APP下载

体育建筑与商业功能的结合及转换-设计高效的体育建筑

2018-01-25刘亦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育馆体育场馆场馆

刘亦舟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1 前言

古老的罗马斗兽场,已初具现代体育建筑的雏形,但它的功能是单一的。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功能复合的运动设施,例如德累斯顿的拱形长廊,不仅设置了泳池,上部还设置的展廊。到了今天,体育运动不仅只是人们闲暇时的娱乐和锻炼,还展示着人们追求美好、健康、不断超越极限的崇高愿望,体育建筑从天然简易的室外场所到恒温无风环境稳定的室内场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实现大跨度大空间越来越容易。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赛时风光无限,而赛后高昂的运营费用导致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

2 体育建筑的商业功能配置

2.1 商业功能的意义

城市体育建筑,在举行赛事或者群众健身活动时聚集大量人流,往往巨大的瞬时人流会给该地区的交通和公共配套设施带来不小的压力,场馆附属部分商业功能一方面能缓解观众的购物压力;另一方面在赛后平时可以为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收益,减少运营成本。美国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Staples Center)设计时设置了很多附属空间,如球队博物馆、资料室、大型超市、专卖店、餐饮娱乐中心等。

2.2 商业功能的内容

体育建筑中的商业功能可以多样化,其中包含体育相关零售、餐饮服务、技能培训等。其中体育相关零售主要跟据场馆性质进行配置,比如:羽毛球馆可适当配置出售羽毛球拍的用具;餐饮服务主活动人群及观众;技能培训主要以赛后场馆的再利用为主,比如篮球培训,亦可设置跆拳道、武术、舞蹈等培训内容。

主体育场空间的多功能使用也是其赛后利用的主要策略。以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为例,其赛后利用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活动兼容多功能使用。赛后举办的活动有文艺演出类、体育比赛类、社会活动类、游艺类和展览类等。文艺演出活动有群星演唱会、个人演唱会、音乐会和大型视听实景秀等

3 体育建筑场馆功能的转换

3.1 综述

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是多功能化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体育场馆的平时利用问题和综合效益问题,对体育建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提供良好的比赛条件是首要任务。

3.2 设计

功能的综合化主要指在现代体育建筑内以一种主体功能模块为主,通过其他模块的有机组合,实现功能的复合化,从而发挥有效的聚集效应。具体方式包括,空间转换、功能转换和经营模式转换三个方面。对于大型体育场馆来说,如果在前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赛后的空间转换问题,那么必然会使体育场馆在赛后经营上变的十分困难。

(1)看台布局。跟据场馆规模不同布置坐席,考虑赛后的功能应用而固定看台。例如悉尼奥运会主游泳中心,将固定看台平行于场地长轴布置,两端采用活动看台,布置灵活的同时赛后可以灵活应用。

(2)空间关联。场馆与附属空间或者其他大空间结合,空间的关联实现了一馆多用的目的,弥补了后期运营的损失,降低运营成本。例如:美国乔治亚会议中心,由五个串联在一起的大型展览空间结合在一起,在奥运会期间作为击剑、柔道、摔跤、举重、手球和乒乓球等赛事的场馆,成为美国利用率最高的“城市多功能大厅”。

(3)场地转换。场地的变换跟据不同的赛事对于场地的不同而做出灵活应变的手段。场地的变换通常要与坐席的变化相配合,在体育工艺、视线设计、场馆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例如:巴黎贝西体育馆通过改变场地地面和看台坐席,可实现美式橄榄球、摩托车、自行车等31项体育赛事的场地变换。日本札幌穹顶体育场设计了可整体移动的场地,种有草皮的足球场地在气垫和台车的推动下被移动,从而实现足球、棒球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活动场地间的灵活转换。以最常见的体育馆为例,跟据球场的空间尺寸,在赛后可调整为以下几个功能:十个羽毛球场、一个手球场、两个网球场、两到三个篮球场、十二个乒乓球场及大型体操健美操场地,如图1所示。

图1 多功能体育馆场地示意图

(4)多功能复合。多种功能的复合是强调不同空间的有机组合,可分可合,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彼此联通、转换、共同使用、又可以相互分离,独立运行的空间组合。多功能符合既有利于形成共生效应,协调互补,又有利于大空间的通用或部分附属建筑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场馆的使用率。

功能复合可分为几种内容,其中包含篮球练习、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体操等功能综合利用。另外通过搭建临时坐席及舞台,可调整为观演类功能,将热身场部分作为舞台部分,主球场布置临时坐席,以适应不同的演出及比赛功能,充分利用场馆空间。第二,在一层沿建筑外轮廓部分设置商业功能,以满足观众及体育馆人员的需求,如图2所示。

4 体育建筑场地的多功能应用

大型体育场馆座位极具表现力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应该是城市环境的点睛之笔,不仅要遵循环境的特点展开设计,更应该重视自身环境的创造。创造人性化的外部空间的同时,挖掘更大的使用空间。例如:德国柏林的综合体育中心,将赛车馆与游泳馆全部下沉处理,除比厅部分为金属板,其余均为种植屋面,为城市贡献大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另外,巴黎贝西体育馆也是同样的方式。另一方面,场馆的室外场地与公园结合,例如悉尼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让大地景观与屋顶景观有机联系,起到了城市公园的作用,成为小区域的城市亮点。

图2 体育馆多功能平面示意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体育馆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应该从不同角度集合总结各种理念来进行设计,达到优化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更大的收益的目的。

[1]赵大壮.多元与多向-国外体育建筑发展启示录[J].世界建筑,2014(12):34~56.

[2]韩昊轩.浅析体育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原则[J].商场现代化,2015(16):654.

猜你喜欢

体育馆体育场馆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