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2018-01-25母天刚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期
关键词:墙板灌浆装配式

母天刚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绥阳产业有限公司 贵州绥阳 563300)

引言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是缩短工程项目施工工期与降低造价成本的重要技术内容。但在施工应用控制过程中,该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即存在:技术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缺乏、标准规范不健全以及可持续性不够等问题。为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明确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这样一来,建筑行业发展就能更进一步的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1 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作为用于克服现浇结构模板与支撑大量设置的缺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解决了浇筑施工胀模、漏浆以及浇筑后养护的强度控制问题,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建设的周期。该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将装配式结构构件预先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毕,并经运至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吊装作业。此过程,不仅减少了混凝土材料的用量,还解决了浇筑施工后期拆模的观感效果不佳问题。然而,实践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使得施工速度快速且质量保障等作用效果没有发挥出来。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如此,工程项目就能以高稳定性与高可持续性状态作用于实践,以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1]。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

经对以往工程应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技术应用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技术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缺乏、标准规范不健全以及可持续性不够。

技术体系不完善是指,当前阶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发现大多集中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上。这种发展情况,就导致其他建筑类型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建设不均衡,即无法支撑整个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所处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

基础研究的缺乏主要体现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中夹心墙板连接件与钢筋竖向连接,两个方面。对于竖向连接的钢筋,其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主要用于机械连接形式,因此,需在接头受力原理、性能指标、施工控制以及质量验收要求的情况下,对钢筋、灌浆套筒与灌浆料进行优化,以提高作用于实践的效果价值。

规范标准不健全问题,是由缺乏同类建筑工程的实践经验所致。故,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以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不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预制装配式结构作用本身的造价成本高于现浇结构,导致一些工程建设人员忽略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长期效果。如此,工程建设人员与科研人员,应从设计角度出发,不断优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效果,以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2]。

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3.1 竖向连接技术优化

在应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进行预制墙板施工时,单一的注浆施工难以保证结构作用的稳定性,即难以控制连接部位溢流出来的注浆料与注浆施工的密实度。为此,施工技术应采用坐浆严密、密实且操作简单的预制墙板,即半坐浆半注浆竖向连接施工结构,来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优化控制。如图1所示,为预制墙板半坐浆半注浆施工示意图。

图1 预制墙板半坐浆半注浆施工示意图

此施工过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墙板的特点进行分仓处理,以使坐浆料能够将墙板周边的封闭效果得到保障。这里的封闭材料,应选择专用的坐浆料,否则,结构很有可能出现收缩裂缝,进而导致漏浆现象的发生。此外,在预留线管的施工部位,应利用专用的坐浆料进行堵塞。当预制墙板完成固定后,就可对灌浆套筒进行注浆处理,以使预制墙板能够通过坐浆料与灌浆料固定在相应的楼板上[3]。

3.2 暗柱钢筋搭接形式控制

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施工来说,暗柱钢筋的箍筋处在预制墙板内。当暗柱筋穿过箍筋进行搭接施工,绑扎作业需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这就降低了暗柱钢筋搭接施工处理的难度。再加上,搭接部位与预制墙板保温层距离较近,使得焊接施工的控制效果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为此,工程建设人员应将暗柱筋搭接形式,由焊接改进为机械连接,即采用直径为1.6cm的钢筋,并以直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优化控制。如此,就能最大限度的消除结构作用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暗柱筋连接施工质量的同时,优化施工控制效果。

3.3 强化板缝施工处理效果

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板间存在0.5~1.0cm的拼缝,因此,为避免现浇层浇筑施工的水泥浆从板缝渗漏出去,应在安装定位叠合板后对拼缝进行封堵处理。当叠合板完成定位后,就可在板缝处进行反吊条形模板的操作,即从板的上部向板缝中灌入干硬性灌浆料。此过程,当灌浆料达到目标强度后,就可拆除条形模板,再经板钢筋绑扎与现浇层混凝土现浇来完成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处理的后期,应采用抗裂砂浆技术进行板下板缝的处理控制。如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板缝的外观与抗裂能力,就将得到有效的保障[4]。

3.4 创新施工质量验收

(1)划分检验批次。将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检验内容划分为:预制构件、安装以及连接。而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现场涉及钢筋帮扎或是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应分别纳入钢筋与混凝土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控制。这里的分项工程是指,能够按照结构缝、楼层与施工路段进行验收批次的划分。

(2)首件验收。为避免预制构件因生产各种因素,而导致生产预制构件不能满足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相关人员应对首个预制构件进行验收,以形成首件验收记录。当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大批量的施工建设。

(3)首段验收。检验安装施工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是保证为大面积施工提供样板引路的重要条件。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即在完成施工段预制构件安装与现浇混凝土后,要对首端进行验收控制,以此来保证后续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即通过控制竖向连接技术、暗柱钢筋搭接形式、板缝施工处理效果以及创新施工质量验收等措施方法,来提高技术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价值。这是推动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缓解当前阶段的住房压力需求。

[1]金五一,邓亮文.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201.

[2]吴芸,王旭峰,陆奇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6,23(Z1):33~35.

[3]杨士珏,李金园,洪人杰.BIM技术在老年公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S2):587~589.

[4]石建光,林树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生产方式[J].厦门科技,2014(01):43~46.

[5]石建光,林树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展望[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01):45~48.

猜你喜欢

墙板灌浆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相变蓄能墙板基本构造的热工分析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浅议装配式建筑轻质墙板的应用现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