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拥抱“电动革命” 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

2018-01-25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动电动汽车革命

□ 本刊评论员

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2018年榜单出炉,国家电网蝉联第二,这是它继2016年一举超越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石油巨头后第三次登上榜眼位置。

世界能源公司老大的位置由石油行业拱手让给电力行业,可以说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最好的注脚。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电力时代正在悄然到来。这场变革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五六年间犹如一阵飓风,令人猝不及防。

2013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迎来大发展。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173万辆,增幅83%,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大国,纷纷制定电动汽车相关规划。短短五年时间,“电动革命”席卷全球。上到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下到居民百姓出行选择,从能源到电力设施,从新材料到新工艺,甚至人工智能、共享经济,这场“电动革命”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实属罕见。

对于传统能源化工公司来说,“电动革命”已是近在咫尺的“灰犀牛”。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55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5%,电动汽车用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左右。如果按3500千瓦时电替代1吨成品油测算,届时将替代成品油1.1亿吨。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除了直接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费,进而影响石油开采、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之外,电动汽车与人工智能结合带来的安全性、经济性,也可能颠覆性改变百年汽车工业。回顾历史,石油工业因汽车而兴。这场从汽车行业开始的“电动革命”,对石油工业来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电动革命”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少碳排放的能源革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革命;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效解决当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及能源安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两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是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导能源,第二次能源革命是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尽管目前化石能源仍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考虑到化石能源资源的紧缺性日益凸显,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枯竭正日益加剧,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是每一个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电动革命”的趋势不可阻挡。对于传统能源公司来说,与其保守地估计、乐观地预测,不如提前布局,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壳牌已经开始加快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步伐,正在北海兴建海上风电场,成为在阿曼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设太阳能电厂财团的成员之一,去年购买了欧洲最大的电动车充电公司和英国主要的电力供应公司,并在德国推进建设约400个加氢站的氢能项目,其目标是成为电力时代的主力军。前不久,BP斥资1.3亿英镑买下英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公司Chargemaster,加快布局电动汽车产业。

面对“电动革命”,中国石化也在积极行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创新型企业、实现动力转换。”在中国石化2018年年中工作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指出,“能源化工”的内涵是“传统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要顺应世界能源变革潮流和产业发展大势,不断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中国石化经过充分研判行业趋势,正在积极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制定应对“电动革命”专项规划,掌握未来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顺势者昌,逆势者衰。传统能源公司只有顺势而为,积极拥抱“电动革命”,加快转型步伐,才能在汹涌而来的清洁能源潮流中逐浪前行,长盛不衰。

猜你喜欢

电动电动汽车革命
电动自行车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电动汽车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中国的出行革命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