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表征数学的抽象意义
——《倒数的认识》教学后的思考

2018-01-25彭应奎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乘积倒数

彭应奎

教学《倒数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8页)后,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错误:

(2)小红和小亮谁说得对?(题目见教材第29页):

学生C:为什么不可以呢?小数和分数是可以互化的,我们把0.75化成分数后就是分子和分母上下对调了。

……

学生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看来,学生们对于倒数的“倒”字印象非常深刻。为什么学生一定要强调分子分母互相对调的形式,而不是从倒数的本质特征“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来进行判断呢?

细细想来,这可能与教材的编排以及老师的教法有很大的关系。教材这样举例说明:因为×=1,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与互为倒数。接着教材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再次举例的倒数是,在找倒数的过程中,只要把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再加上那天教学时用的PPT封面图片是“两只猴子,一正一倒,配合着与这两个数”,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就是一个“倒”字。因此,学生们对于“倒数”的理解就是: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分子和分母对调就可以,所以学生们根深蒂固地认为5的倒数是5。分子和分母对调,这样形式上的、简洁的方法就深深地刻入到学生的脑海里。对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也还是从分子和分母对调上去理解的——因为1无论怎么倒,都是1,把0倒回来的时候,发现0不能做除数……

这样教学,对学生正确认识倒数的本质特征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倒数”这个名字给学生认知带来的负迁移,如何在教学中顺利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倒数的本质特征——“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呢?

其实,教材上是有这句话的。不过,学生的注意力被具体的例子给吸引了。所以上课时,教师要注意淡化倒数的形式特征,强化倒数的本质——“两个数的乘积为1”。同时,让学生多举不同类型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的例子——分数的;小数的;整数的。比如 0.25×4=1;5×0.2=1等。然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选择性地把各种类型的例子进行板书,让学生认识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b=1,则a、b互为倒数。这样教学,学生对倒数的理解就能抓住本质特征,就不会有倒数就是分子分母对调这种错觉出现。

《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在概念课教学中,我们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概念形成之初,就让概念的本质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是仅仅记住表面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经过数次的“犯错”、教师不断地“纠错”过程后才真正认识倒数的本质。否则,学生永远无法真正触及倒数的本质。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有时候我们利用部分有趣的生活现象来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但是,当有趣的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表征数学的抽象意义,反而对学生的数学认知造成一定的干扰时,教师应给予抛弃,多利用纯数学的变式训练,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本质,以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从生活形式的数学认识提升到数学本质的认识。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乘积倒数
乘积最大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惊喜倒数日历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金融领域应用分析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盯住诗的本质特征
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其运用——以化学教学为例
“无限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的乘积不等于零”的一则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