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1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8-01-25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淀粉大豆月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1月份,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大部气温显著下降,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6℃,黄淮、江淮、江汉、华北、东北大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出现暴雪。1月份,全国玉米购销仍旧活跃,市场收购进度较前期有所减缓,但仍高于上年同期。截至1月31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639万 t,同比增加 302万t。

1月份,由于当前市场价格累计涨幅已超过250元/t,处于玉米市场化改革以来的高位,心态对价格的影响较为敏感,供需结构和市场心态共同决定了价格走势。自1月9日开始,中储粮网连续组织储备轮换玉米竞价销售,削弱了市场部分存粮主体的看涨心理,挺价心理减弱,出货意愿增强。但因为投放数量有限,难以影响市场供需格局,玉米价格仍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较上月有所缩小。1月底,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平均收购价为1715元/t,1月份累计上涨43元/t,小于12月份115元/t的涨幅。在期货市场上,DCE c1805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形走势。中储粮网玉米竞价销售之前,玉米期价呈现大幅上涨行情,最高点达到1861元/t,较12月底上涨45元/t。之后中储粮网组织玉米竞价销售,削弱市场看涨预期,玉米期价连续走低。1月底,DCE c1805合约报收1788元/t,较上旬高点下跌73元/t。由于中储粮连续投放,部分贸易商开始出货。临近春节,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仍存在补库需求,市场价格难以下降,预计春节前东北玉米价格将基本保持平稳。

1月份华北玉米价格延续12月下旬上涨趋势,连续大幅走高。一是由于华北地区玉米上市后,天气持续晴好,玉米水分下降较快,部分企业反映现在已适合大量存储。二是临近春节,企业为保证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均积极备货。三是由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南方销区部分企业转而采购华北玉米,并且市场看涨心态较为浓厚,贸易商也积极存粮,由此推动华北玉米价格持续走高。1月底,华北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1840元/t,1月份累计上涨90元/t。部分企业库存基本能够满足春节期间的生产需要,临近春节市场购销渐趋平淡,价格将难有大幅波动,预计春节前华北玉米价格以稳为主。

1月份华北地区淀粉价格呈现先升后降走势。1月上旬,受华北玉米价格走高支撑,企业利润压缩,挺价淀粉价格意愿强烈,并且淀粉下游企业有备货需求,推动淀粉价格上涨。1月15日,华北地区淀粉平均出厂价为2460元/t,较1月初上涨100元/t。1月下旬淀粉生产企业开工率仍保持在78%的较高水平。同时淀粉价格上涨之后,企业反映下游企业签单意愿减弱,并且备货周期基本结束,淀粉价格开始逐步走低。1月底华北地区淀粉平均出厂价为2420元/t,较中旬高点下跌40元/t。2月份淀粉下游企业基本完成备货,需求减少,但受玉米成本支撑,预计淀粉价格将保持稳定。

1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2017/18年度美国玉米收获面积为3346.9万公顷,较12月份预测值减少16.8万公顷,低于上年度的3510.6万公顷;预计产量为37096万t,较12月预测值增加67.4万t,低于上年度的38477.8万t。预计2017/1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04456万t,低于上年度的107599万t。预计2017/18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106130万t,高于上年度的103513万t。预计2017/18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20657万t,低于上年度的22875万t。全球玉米供应庞大,1月份CBOT玉米3月合约收盘价在346~355美分/蒲式耳之间震荡,创近7年的新低。

2017年12月我国进口玉米45万t,11月为2.2万t,上年同期为14万t。2017年共进口玉米282万t,同比减少11%。1月底,美国2号黄玉米近月船期到港价测算为1530元/t,与12月底基本持平,比当日广东港口国产玉米价格低400元/t。

二、小麦市场

1月份,北方大部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和重庆多处于分蘖期,云南大部进入拔节期。全国冬小麦整体长势较好,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18%和79%。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华北大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降雪天气。总体来看,此次降水降温过程有利于冬小麦主产区土壤补墒,缓解部分麦田表墒不足,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但也造成局部地区播种时间较晚的弱苗轻微受冻。

1月8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显示,自2018年1月16日起,调整部分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其中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三等)拍卖底价由2460元/t调整至2410元/t。该调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拍卖底价下调后面粉企业采购政策性粮食的价格更加低廉,降低了用粮企业的购粮成本。我国小麦市场“麦强面弱”形势长期存在,面粉加工企业购粮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微薄。小麦销售价格的下调有利于面粉加工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面粉企业利润空间。二是配合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60元/t至2300元/t的政策顺利实施,切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库存”的要求,加快消化主产区小麦库存,为以后的粮食收购腾出足够的仓容。三是拍卖底价下调使得市场对于普通小麦价格的预期发生变化,市场各主体普遍看跌后市。

受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下调影响,面粉企业加大对政策性小麦的采购量,对市场粮源的采购需求减少。加之贸易商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售粮较前期更加积极,小麦价格呈下跌态势。2月2日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普麦进厂价格为2600元/t,山东济南地区普麦进厂价格为2610元/t,河南郑州地区普麦进厂价格为2580元/t,安徽宿州制粉企业普麦进厂价为2590元/t,均较上月同期下跌20~60元/t。

拍卖底价下调后,面粉企业参与政策性小麦拍卖的积极性有显著提升。1月23日,国家投放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储备小麦206.37万t,成交量为59.66万t,较底价调整前的1月2日当期增加38万t,单期成交量为2017年4月11日以来最高水平。

1月份,受小麦价格走低影响,制粉成本下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面粉企业为加快面粉销售进度,小幅下调面粉价格。然而小麦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制粉成本较高,制约面粉价格跌幅。2月2日,华北地区面粉出厂均价为3165元/t,较12月底下跌15元/t。当前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50元/t左右,河南郑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50元/t左右,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80元/t左右,均与12月底持平或小幅下跌20~30元/t。随着春节的临近,面粉销售量呈增长态势,全国制粉企业平均开工率有小幅上升。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2月2日全国受调查制粉企业平均开机率为57%,与1月初增加4个百分点。

1月份,主产区麸皮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南方饲料企业为保证假期生产,在春节前集中备货,需求情况较好推动麸皮价格上涨。但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调整配方,改用米糠、大豆皮等替代麸皮,抑制麸皮价格涨幅。监测显示,2月2日华北地区麸皮出厂均价为1592元/t,较1月初上涨50元/t。1月份,由于小麦价格小幅回落,企业制粉成本下降推动理论制粉加工利润有所回升。监测显示,2月2日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3.2元/t,山东济南地区为-16.8元/t,河南郑州地区为17.6元/t,三地平均为1元/t,较1月初上涨23元/t。

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我国共进口小麦18.1万t,环比增加16.17%,同比减少18.98%,。其中,从美国进口0.26万t,上年同期为5.78万t;从澳大利亚进口4.65万t,上年同期为26.08万t;从加拿大进口8.85万t,上年同期为0.74万t。12月我国还从俄罗斯进口5125t小麦。2017年全年累计进口小麦429.65万t,较上年的337.43万t增加27.33%。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189.95万t,同比增加38.75%;从美国进口155.52万t,同比增加80.33%;从哈萨克斯坦进口30.09万t,同比增加5.95%;从加拿大进口52.29万t,同比减少39.11%。我国进口的小麦多为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而2017年我国部分主产省种植结构调整,河南、河北、山东等主产省优质小麦产量增加,预计后期优质小麦价格将低于上年。虽然黑海地区小麦产量增加,但2017年美国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全球小麦仍是减产,预计2017/18年度国际小麦价格将会上涨,预计小麦进口同比减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月份预计,我国2017/18年度小麦进口量为350万t,较上年度减少75万t,减幅为18%。

三、大豆市场

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309.9万t,同比增加156.9万t。其中黑龙江省收购大豆249.4万t,同比增加128.7万t,占收购总量的80.5%。尽管收购量远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产量大幅增加,且上市初期临储大豆拍卖和轮换增加了市场供应。监测显示,目前农户手中剩余大豆约占总产量的50%,去年同期约45%,因总产量增加,余豆总量明显多于去年。1月中旬中储粮重新入市收购,尽管收购价格较之前下调200元/t以上,但在市收购也给价格带来支撑。进口方面,2017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55万t,高于前一个月的868万t。估计1、2月份进口量分别为800万t和600万t,2017/18年度预计大豆进口9600万t,再创历史记录。

国内需求方面,2017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340万t,较上年增长0.8%,远低于豆粕消费增幅。主要因杂粕供应减少,豆粕替代需求增加。2018年由于杂粕供应增加,配方调整也到极值难以拉动豆粕消费增长,预计豆粕增幅将放缓。2017年12月份农业部监测的400个县生猪存栏环比下滑2.1%,同比减少6.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6.4%。春节前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预计1月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扩大。1月份估计大豆压榨量为800万t,低于前一月的820万t,但仍处于高位。2月2日油厂豆粕库存88万t,与上月底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高26万t,春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预计未来一个月豆粕库存仍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17/18年度我国豆粕饲用消费量同比增5.1%。春节前油脂备货需求增加,且豆油与菜油、棕榈油价格相比更具优势,豆油需求明显好转,豆油库存继续回落。2月2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152万t,较上月同期下滑9万t,随着春节前备货需求结束,库存继续下降空间有限。预计2017/18年度我国豆油消费1600万t,同比增加100万t。

国际市场方面,截至1月18日,2017/18 年度美豆累计出口销售4324万t,较上年同期4984万t偏慢660万t,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的4514万t偏慢190万t。美国农业部在1月份供需报告中下调美豆出口预估0.65亿蒲至21.60亿蒲。由于产量大幅下调0.33亿蒲至43.92亿蒲,使得库存上调0.25亿蒲至4.70亿蒲,年度供应压力依然较大。目前巴西大豆产区天气状况良好,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达1.1亿t。截至1月26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已经收割了13.5%的大豆,超过去年同期的12.4%,已收获的大豆单产表现良好,部分区域大豆单产甚至超过去年。未来两个月巴西大豆将陆续收获上市,美国大豆出口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1月以来阿根廷大豆产区降雨偏少,干燥的天气影响大豆播种工作以及大豆初期生长,市场普遍预期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将双双下调。美国农业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600万t,较之前预告下调100万t。美国大豆价格因担忧阿根廷产区降雨不足而持续上涨,但当前全球大豆库存位于创纪录的9857万t,美豆出口需求疲软,预计后期美豆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难以为继,仍将以区间震荡运行为主。

国内外价格方面,2月2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580~3620元/t,油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360~3400元/t,均与上月持平。中储粮再度入市收购,给国产大豆价格带来支撑,预计大豆现货价格震荡调整为主。2月2日3月船期美国大豆对我国CNF报价426美元/t,折合完税成本约3280元/t,较上月同期降80元/t。

四、市场展望

(一)玉米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粮食产量公告数据,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54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32万公顷,减幅3.6%;玉米产量为21589万t,较上月预期持平,比上年下降366万t,降幅1.7%。预计2017/18年度我国进口玉米250万t,较上月预期持平,比上年度增加3.7万 t,增幅 1.5%。

2月份预计,2017/18年度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4400万t,比上年度增加2244万t,增幅10%。其中2017/18年度饲料消费预计为14600万t,比上年度增加1220万t,增幅9.1%。2017/18年度工业消费预计为7800万t,比上年度增加1000万t,增幅14.7%。当前淀粉价格处于2009年以来低位,国内淀粉出口大幅增加,传统淀粉需求明显增加,如淀粉糖厂、食品、造纸行业等;同时还衍生出淀粉在新领域的应用,比如塑料制品厂、建筑行业等。酒精及燃料乙醇行业也呈扩张趋势,都将增加玉米工业需求。玉米产量下降,消费需求增加,2017/18年度玉米市场结余量近7年首次转负,当年供需缺口为2561万t,比上年度减少2607万t。

(二)小麦市场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98.7万公顷,较2016年减少19.9万公顷;2017年全国小麦单位产量为5.41t/公顷,较2016年增加83公斤/公顷;2017年全国小麦产量12977万t,较2016年增加92万t。

由于今年新季小麦上市前面粉企业小麦库存量偏少,同时今年新季小麦质量较好、上市较早,新季小麦投入面粉生产领域的数量较多,投入使用的时间也较往年提前。加之11月食药监总局禁止在小麦粉中添加淀粉,预计全国小麦食用消费量小幅增加;由于全国小麦平均价格大幅高于玉米价格,预计2017/18年度仍将保持较大价差,小麦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均较上年度下降。2月份预计,2017/18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1220万t,较上年度减少51万t,减幅0.45%。其中,食用消费为9300万t,较上年度增加50万t,增幅0.5%;饲料消费为750万t,较上年度减少50万t,减幅6.3%;工业消费为700万t,较上年度减少50万 t,减幅 6.7%。

由于全球小麦供应宽松,国际小麦价格呈下跌态势,而国内小麦市场粮源供应偏紧,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小麦价差收窄,小麦进口量较去年减少。2月份预计,2017/18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为350万t,比上年度减少75万t。预计2017/18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2106.8万t,较上年度增加68.1万t,增幅3.3%。

(三)大豆市场2017/18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1055万t,其中国产大豆产量预计1455万t,大豆进口量预计9600万t。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为9560万t,较上年度增加390万t和4.3%,其中包含180万t国产大豆及9380万t进口大豆;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预计为1445万t,较上年增加45万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预计为24万t。

2017/18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为7512万t,较上年度增加305万t,其中豆粕产量预计为7509万t。该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7230万t,较上年度增加350万t,年度国内总消费量预计为7395万t,较上年度增加355万t。该年度豆粕出口量预计为150万t,年度国内豆粕供需缺口预计为33万t。

2017/18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772万t,较上年度增加45万t。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1722万t,豆油进口量预计为50万t。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为1600万t,工业及其他消费量预计为160万t,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预计为2万t。

猜你喜欢

淀粉大豆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蛋白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对于淀粉化学性质改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