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 期 资 讯

2018-01-25

中国饲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养殖

要 闻

农业部全面部署2018年全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2月11日,农业部召开全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17年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强调,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会议、农业部安全生产会议、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工作部署,扎实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指出,2017年,农业部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加强安全演练,强化督查检查,促进责任落实,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渔业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34.7%和45%,确保了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会议强调,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自然灾害挑战和复杂的海上周边形势。当前,渔业基层基础建设滞后,渔业安全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渔船船况差、船员素质不高等现象仍然困扰着渔业生产安全。2018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二是继续扎实推进“平安渔业”创建;三是依托渔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四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工作;五是做好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六是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和风险保障能力;七是进一步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兽 药

突出兽医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四个安全”

2017年,各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产管”结合、标本兼治,强化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控,突出抓好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和生猪屠宰质量安全管理,拿出监管硬措施,打出治理组合拳,为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下一步,各级兽医部门将按照农业部确立的“农业质量年”总体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在兽药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打好“产好药、少用药、用好药”三张牌,在生猪屠宰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抓好屠宰行业资格清理、标准化创建、专项整治三个重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高效实施。

黑龙江省对三种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日前,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制定《2018年黑龙江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省2018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今年,黑龙江省将落实动物疫病基础性防疫措施,做到应免尽免。免疫病种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鲁氏菌病。规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

《方案》规定,对所有鸡、水禽(鸭、鹅)、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进行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所有猪、牛、羊、骆驼、鹿进行0型口蹄疫免疫;对除种畜外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规模奶牛养殖场实施以检疫净化为主的防控措施,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净化场标准。《方案》要求,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强制免疫主体,应按规定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对规模养殖的动物,应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的动物,应采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程序化免疫。

饲 料

饲料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强化

2017年,工业饲料产量超过2亿t,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产值超过8000亿元,饲料安全监管持续强化,为保障畜产品安全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据农业部组织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监测显示,2017年抽检商品饲料样品11000批次,商品饲料质量卫生合格率9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商品饲料中“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更加严格。农业部修订发布《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统筹保生态和保供给平衡,全面下调饲料添加剂使用最高限量,与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标准接轨,铜锌等限量指标还严于欧美发达国家。

为了适应养殖业绿色发展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大幅下调饲料中铜锌限量值,倒逼养殖场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水平,在满足养殖需求基础上有效降低铜锌排放量。预计执行新的限量规定后,我国养殖业每年可减排铜元素0.8万t、锌元素1.65万t,分别减量50%和34%以上。

2017年全球饲料产量10.7亿t

近日,据奥特奇发布“2018年全球饲料调查报告”,全球饲料产量连续2年超过10亿t,2017年饲料总产量达到10.7亿t。2017年增长强劲,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7%。市值达4300亿美元的饲料产业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13%,相当于平均每年增长2.49%。根据报告,这一涨幅是由肉类、牛奶和蛋类的高消费量带动的。

这次调查报告是七年来最全面的,覆盖144个国家和3万多家饲料厂。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仍然是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占全部动物饲料的三分之一,主要增长来自猪、肉鸡和奶牛行业,主要增长在欧洲和亚太地区。

青海湟源饲草产业成增收新路径

2017年以来,青海湟源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投资6480.9万元实施扶贫饲草产业园项目,园区种植、加工、青贮等技术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种植饲草5万亩,带动农户9967户36800人(其中贫困户890户3286人),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开辟了贫困户稳定可持续增收的新路径。

湟源县成功抓住创建“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机遇,按照“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的思路,巩固扩大国家级粮改饲及草牧业试点成果,将“企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和跨行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主要路径,建立入股折股、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旅游业造血式扶贫优势,以彰显人文特色、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投资1391.85万元实施4个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预计每年游客可达到15万人次,带动157户、381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年均增收9000元。

畜 牧

黑龙江: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75%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部署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畜牧强省和绿色有机食品大省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表明,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原则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将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为引领。力争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今后,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完成十项重点任务:发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引领作用、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分类推广重点技术模式、完成禁养区治理工作、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哈尔滨7类区域划为畜禽养殖禁养区

日前,从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了解到,《哈尔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印发。根据方案,哈尔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类型共计7类,包括饮用水源地禁养区、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国家公园禁养区、城镇居民区禁养区、重点河流禁养区及其他确需划定的禁养区,禁养区总面积为4294.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比率为8.09%。

饮用水源地禁养区包括哈尔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13处;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共有16处,包括呼兰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松峰山自然保护区、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等地;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共有6处,包括哈尔滨伏尔加庄园、太阳岛、岔林河漂流景区等地;国家公园禁养区共有12处,包括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方正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城镇居民区禁养区为下辖9区9县(市)所划定城镇居民禁养区的范围;重点河流禁养区,包括松花江、阿什河、呼兰河、拉林河、蜚克图河、何家沟、马家沟等;其他确需划定的禁养区有1处,为南岗区哈南工业新城。

全市禁养区内养殖场共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生猪(出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出栏)100头以上;蛋鸡(存栏)存栏量1万羽;肉鸡(出栏)5万羽。

天津宁河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

天津宁河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1.65万亩,涉及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单品60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0个,累计达330个以上,其中天津市著名商标8个。组织推动品牌溯源和品控体系建设,成功申报七里海河蟹养殖物联网系统建设项目1个。加强“家乐在线”电商销售平台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已有十余家企业通过自建网站、第三方平台和微信、微博等方式开展网络销售。

甘肃省将建立多部门共促农产品出口工作机制

2月7日,2018年甘肃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明确,2018年,检验检疫工作要积极推动建立多部门共推农业开放、共促农产品出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扩大开放的合力,力争培育1~2个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产业。

会议提出,要围绕甘肃“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规划,健全完善兰州机场、铁路口岸检疫查验设施,继续在兰州铁路口岸建设“关检合作示范区”,扎实做好敦煌机场口岸验收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支持武威申报铁路口岸,加快推动嘉峪关空港、天水陆港建设和兰州无水港建设。全面落实渝、桂、黔、陇四省关检合作机制,持续扩大南向通道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切合甘肃实际的国际货运班列监管体系,保障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南向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营。加快推动特殊监管区建设,确保武威进境木材集中监管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通过验收,支持武威进境木材集中监管区创建“国检试验区”。继续加大辖区出口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推荐注册力度,助推甘肃省特色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

海南省去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7个

近日,从海南省农业厅获悉,去年海南省新认证“三品一标”197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57个,绿色产品21个,有机产品8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数量远超往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和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发展‘三品一标’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民生的需要,也是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介绍,2017年,海南省农业厅先后两次下发通知,督促各市县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并在海口、文昌、五指山等市县组织开展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提升品牌创建的意识和水平。

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的同时,海南省还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产品证后监管,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通过规范标志使用和生产主体内部管理水平等举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公信力。

福建生猪养殖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2017年福建省对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反馈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去年共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2.33万家,削减生猪544.5万头,约占2017年出栏总量的33.5%,已全面完成生猪养殖场关闭拆除和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工作,生猪养殖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

据介绍,福建省关闭拆除的主要对象是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和可养区内未限时完成改造或改造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养殖场。同时,福建省对可养区内未达标排放的养殖场逐一实施标准化改造,截至2017年底累计实施完成标准化改造9082家,目前所有生猪养殖场均实现了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新疆三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迎“国考”

国家质检总局肉类指定口岸考核组分别对乌鲁木齐铁路口岸、塔克什肯口岸和老爷庙口岸三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行了文件审核、现场评审验收。考核组对口岸管理水平、设施设备等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待三个口岸完成整改后即可通过“国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

届时,乌鲁木齐市民有望在“家门口”品尝到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运输过来的进口肉,不用再等待从内地转关过来,相比以前将更加便宜实惠。

据了解,新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可进口中欧返程班列起点欧洲国家的冷冻牛羊肉和冷冻猪肉,白俄罗斯的冷冻牛肉,哈萨克斯坦的冷冻羊肉和蒙古国冷冻马肉和熟制牛羊肉。

河北隆化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

日前,河北隆化县冀康商贸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由中能昊龙集团旗下的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占地面积95亩,总投资5.2亿元,通过集肉牛的繁育、屠宰、加工、销售综合为一体的运营模式,打造环京津最大的牛肉综合加工产业园。

项目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试生产,生产线采用国际及国内一线品牌,生产完全满足欧盟国家GMP需求。项目正式投产后第一年度屠宰加工肉牛3万头,以后逐年递增,最终达到年屠宰量10万头的规模,预计年交易额8亿元,实现年利税1.2亿元,直接或间接解决本地2700人的就业问题。

隆化县养牛历史悠久,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和河北省肉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近年来,该县积极打造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7.7万头,其中存栏27.5万头,百头以上规模牛场520个。

加快推进雏鹰百万口生猪一体化项目

2018年,雏鹰集团察右后旗百万口生猪养殖项目在继续推进养殖项目的基础上,计划新开工2个子项目。其中,雏鹰集团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总占地200亩,计划总投资21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有机肥生产车间、无害化处理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综合办公用房等;雏鹰集团年屠宰100万口生猪屠宰场项目总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冷藏车间、熟食加工车间等。目前,以上2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

科 技

海南志勤畜牧技术研究院成立

近日,“海南志勤畜牧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三亚市高新区雪古丽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举行。未来,海南志勤畜牧技术研究院将通过畜牧业科技发展为三亚现代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海南志勤畜牧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专门从事热带草食家畜相关技术研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的研究院,设有牛羊遗传育种研究中心、动物胚胎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中心、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动物疫病防治研究中心、动物环境与健康养殖研究中心、智慧牧场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技研究中心和技术服务与培训研究中心等。全院共有26位从事畜牧行业研究的专家和教授,将为促进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 他

防控H7N9流感疫情南昌严禁占道活禽交易

近日,从江西省南昌市有关部门获悉,南昌将坚决取缔占道活禽交易市场,严厉打击流动摊点私自宰杀活禽、违法经营和交易的现象。

为积极做好H7N9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南昌市城管委要求市城管支队、各县区执法局进一步加强活禽占道经营管理工作。

该市要求各县区城管执法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对农贸市场周边和自发形成的占道市场、临时设摊经营区域(疏导点)的巡查,疏导点内禁止售卖、宰杀活禽,坚决取缔占道活禽交易市场,严厉打击流动摊点私自宰杀活禽、违法经营和交易的现象。

另外,南昌市城管支队也将加强对各县区和街道开展占道经营整治特别是占道活禽交易整治情况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及时督促整改。

对督查发现占道活禽交易管理不到位、整治不力的,南昌市城管委将进行考核问责;对违法违规导致疫情扩散的,将报请相关部门从严追究责任。

猜你喜欢

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合方鲫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不懂消毒,莫谈养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