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类物”法认知教学

2018-01-25王仁飞

北方音乐 2018年18期
关键词:气息风筝歌唱

王仁飞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一、师生互识、建立关系

(一)老师①

老师:今为教师的尊称。古为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也可用作对僧侣的尊称。

本文仅指声乐传承者——教师。声乐讲授者既有学校专业教师,也有校外社会艺术团体的演员,甚有社会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讲师等。他们的层次不同,讲授声乐的老师学历层次大致分几个层次:接受过专业学习的国内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类人才,另外也有部分民间艺人等;专业化程度不同,教师的专业化分高等院校、中学、小学、艺术院团和培训机构等;专业化差异,由于声乐分多种唱法,所以讲授声乐的老师有专业美声、民族、流行和原生态等;年龄段差异,讲授的老师有德高望重的歌唱艺术家、中青年教师和演员、在校学生等;性别差异,由于男女性别和声线有区别,部分声乐专业老师在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注重专业化而主修单一唱法偏个人性别部分的作品,致使其在后期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驾驭异性型作品,因部分老师学习声乐是在国外导致对国语作品的把握不够等。

(二)学生②

学生: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

本文指学习音乐的学生,特指声乐类学生。学习声乐的学生主要分专业和非专业两类群体,专业群体包括在校艺术生和艺术特长生及学习声乐的演员等;非专业群体包括学校的艺术业余选修者和社会上业余音乐爱好者等。

师生互识,彼此建立互信关系,进入教学阶段。

二、歌唱基础知识讲授

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由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歌唱的姿势。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两臂自然垂落;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面部,眼神要自然;嘴应当张得开,放得松等。

歌唱的呼吸。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够。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有控制地输送气息。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三、“类物”法教学

教师所接触的学生群体为初学者或者业余声乐爱好者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老师所要传达的意思。那么如何在不用或者少用这些专业术语的情况下又能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老师的意思呐,亦或可以用“类物”法用物象化的认知教学将其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其长期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专业学生身上也收效很好。以下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以示说明:

“放风筝”式的演唱。把腹部比作风筝收放线的部位,气息就是风筝线,声音就是风筝。当你唱很高的声音时就要吸很深的气,重心要更稳腰部的力量要更有控制力,否则声音就会上不去或者断声,这就好比风筝飞的很高时你就要适当的放线以防止风筝线断掉,唱的声音低时就像风筝飞的低需要把风筝线收短一样。这样子去引导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三分之二水瓶”式吸气。气息是支撑歌唱的基础,不管说话还是唱歌都需要气息支撑,平时的说话由于大多都是音调不高、距离不远的交流,所以用的气息不是太多,而且也可以随时换气,没有特殊要求。但是,歌唱就与之不同了,因为歌唱的歌词都是按句划分开的,不能随意的换气停顿,而且也有音高声调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气息量做支撑,否则词句很容易被唱断或把自己憋得难受。由于我们平时没有这方面的可以训练,所以初学者还是不太容易掌握的,对此把吸气的过程用类似于往矿泉水瓶里灌水的例子来给学生进行引导教学,矿泉水瓶比作我们的肚子(肺),瓶口比作我们的嗓子,水就比作气。把瓶子(比作肺部)分成三等层,当把水灌满第一(最下面一层)层时,就好比肺部吸入了三分之一的气息,这个时候的气息量对于支撑我们演唱一般或者声调不高的初级歌曲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这些气吸量去演唱中高级歌曲时就不够用了,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吸入更多的气息量。吸入多少为好呐,笔者认为就像是往水瓶灌满三分之二量水为宜,就是肺部吸入三分之二量的气就可以了,这些气息量对于我们演唱中高级的歌曲一般是没问题的甚或是用不了的对于演唱技巧高的歌者来说。平时会发现许多演唱者憋得脸红脖子粗的,这就是气息量不够,但是词句还没唱完不能停,所以只能强撑。也不是说气息的越多越好三分之二量为宜,根据歌者个人能力,用不完的气息可以呼出来,但是如果不够用就比较尴尬了,要求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气息的练习。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运用生活当中易于学生理解的引例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受到的启发总结。

四、总结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声乐教育者会经常遇到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初学者和非专业的学生要结合学生理论不足和专业技巧不强的特点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技巧结合生活当中物象化的例子引导教学,更有利于声乐演唱者的入门学习。在长期的声乐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专业术语不能进行准却确地理解和导师的实时示范引导,可能会遇到疑惑,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用这种“类物”法认知教学,会容易地解决学生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并且也可以在课堂下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进行思考纠正,既加深了练习者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和自信心,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有效进行,效果很好。

注释:

①引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列传第十四,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

②引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指借指向人家学习某种知识或经验、技能等的人。

猜你喜欢

气息风筝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自然的气息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春的气息”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歌唱十月
学做风筝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