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危兮机兮

2018-01-25周志霞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依存度炼化工业化

原油对外依存度应该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对此现象应辨正看待,同时也需要从开放的视角来看。

本轮油价下跌之后,国内油气企业普遍压缩勘探开发投资,导致原油产量出现下降。2016年首次跌破2亿吨。这一时期国内炼化事业基于油价下行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发展较快,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新力量炼厂蓬勃兴起以及原油进口权适度放开,并由此带动原油进口增长。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降以及进口增长成为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2017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2018年上半年已突破这一界限。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原油对外依存度应该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主要因为国内原油进口配额还在不断放开。不久前商务部宣布,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可能突破2亿吨,占比超过原油进口贸易量的40%。非国营炼厂近期将继续充当拉动原油进口的新力量。由此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原油产量降至2亿吨以下,非国营企业进口量将超过2亿吨。

对于进口增长导致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现象应辩证看待,采取的措施是既要保也要压。一方面,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受石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驱动。我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其中工业化还处于进程之中,而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和再工业化时期。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是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率目前大致在60%,达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进程之中的事实决定了作为基础工业的石油石化产业还受需求推动,产业规模保持增长在情理之中。因此,只要是产能先进,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原油进口需求应该予以鼓励和提倡。何谓压?主要是压减低端产能,通过去产能给行业发展减负,避免对原油进口的过分依赖。过剩产能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过去建成并运行至今的项目受技术水平和规模限制已不具有竞争力;二是近年由于监管不严导致一些低端产能项目建设上马,加剧炼油产能过剩现象。原油进口权在低油价时期适度放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是好事,但一定要打好这张牌。若造成低端产能形成则是资源浪费,应予以避免和严格控制。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部分企业在获得原油进口权后,首先想到的是上马项目,至于项目运行之后的产品流向、质量保障和销路都是其次。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能任由其发。毕竟较高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意味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会通过贸易传递至国内,影响到本国的能源安全。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从其近年发布的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看,增强本国本地区能源供应能力,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正在成为其能源转型的核心目标之一。

此外也需要从开放的视角看待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增长问题。我国未来的炼油产业发展有可能走“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是进口较大数额的原油,另一方面出口大量的成品油及石化产品。后者相当于出口原油。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昔日或如今的石油进口大国都在不同程度走这条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国内炼化产业大型化、一体化、清洁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未来炼化产品流向国际市场是一定的。特别是亚太人口密集区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对石油石化产品有大量需求,且这些国家很多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贸易具有广阔前景。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出口已有增长迹象就是很好的例子。从这一点看,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很有可能是炼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结果。

猜你喜欢

依存度炼化工业化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将超六成
韩媒担忧对华贸易依存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