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问题探究

2018-01-24莫星坤

绿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林业生产对策分析问题

莫星坤

摘要: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产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南方地区许多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产的发展对于经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当前需要从林业生产技术以及种苗管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当前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林业生产。

关键词:林业生产;种苗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1-0083-02

1 引言

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破坏的现状较为严重,针对此类情况我国开展了一系列造林活动,这对于林业生产来说,当前需要加强种苗管理,确保种苗成活率,对于林业生产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苗是当前林业生产中基本生产原料,需要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加强种植质量管理,这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前要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以此来推动种苗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当前林业生产技术及种苗管理的重要性概述

目前加强林业生产,需要提高种苗管理技术,实现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创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更好的提升了种苗质量,使得种苗自身种植价值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也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林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得过去落后的生产技术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林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林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提高了林业生产质量。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所以当前加强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需要明确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的重要作用[1],將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 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加强种苗培育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林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及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工作。当前需要大力研究各类生产技术,将其运用到林业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各个地区林业发展。但是目前生产和种苗管理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2]。

3.1 管理技术缺乏,技术人才不足

现阶段林业生产中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此外南方大多地区基层林业生产和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实际管理效率较低,只重视实际种植的数量,对于林业发展质量处于忽视状态。林业部门缺乏实际专业人员,导致一个员工担任多项任务,使得工作效率难以有效提升。此外,大多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低,不能通过专业化技能来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大多林业生产部门还从事种苗管理工作,所以大多林业部门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技术提升过程中,只单方面重视生产经营活动,忽视了种植质量,这对于种苗生产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当前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环境,补充技术人员,完善技术性生产环节各项措施,提高种苗管理质量[3]。

3.2 获取信息资源不足

由于当前林业部门缺乏全面的实践调研活动,使得林业部门实际所掌握的基本信息数据量不足,导致各类政策的拟定与实施不能适应林业实际发展要求。缺乏实际性调查活动,不能够充分掌握林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技术,对于林业生产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缺乏调查活动,使得种苗经营缺乏市场性,导致市场观念意识不足,致使种苗生产和管理方式单一化,不能极大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林业市场的可持续经营[4]。

3.3 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南方大多区域还尚未建立种苗管理部门,由于没有设置实际权威性部门,当出现扰乱市场正常运营秩序的行为时,种苗部门无法突出自身管理职权.最终导致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造成市场发展环境混乱的局面。有部分市场经营者只注重发展自身经济利益,对于种苗质量检测、管理贮藏的认识较低,在没有市场经营权的发展背景下从事种苗经营活动。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综合性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没能有效建立,加上林业生产监督以及管理方式较为落后,长期性大范围分散式经营,导致组织化程度较低,有许多个体经营者随意命名品种,还存在销售劣质种苗和虚假宣传等问题,对市场秩序的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威胁[5]。

3.4 林业种苗质量较低

当前种苗在实际种植管理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种苗品种和树种之间比例结构严重失调,市场中实际所需要的优良品种较少且实际树龄结构不合理。种苗良种化程度较低,缺乏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许多苗木实际生产中未能满足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6]。

4 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发展措施探析

4.1 以林业质量为基础,革新林业生产技术

现阶段要想从根本上革新原有的生产方式,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对原有粗放式生产方式加强科学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将传统生产方式转化为当前集约化管理模式,以此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扩大林业生产范围,引入更多林业专业高技能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小农户经营模式,努力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最大程度提高林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我国生态林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7]。

4.2 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林业产业信息交流

目前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但是当前仍然存在林业生产信息交流不畅通等问题。有许多地区实际生产技术较高,但是不能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将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市场实际供求信息的传递存在问题,使得当前林业市场不能长期稳定经营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阶段林业生产模式需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信息交流传递品平台。比如通过设定网络学习频道,让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全面推广,使相关种植单位及个人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实践。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相关网络平台,将市场运转信息与林业生产信息紧密联系起来,分析实际供需情况,在种苗培育与经营中维护供需平衡,促进林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4.3 加强法律管理,提高林业建设效益

目前与林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促进了生产管理的有序化,当前林业生产需要依托我国《森林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以及相关林业部门专业性人才培养,组织培训管理队伍,服务于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加强林业种子选取到林苗培育阶段的管理,促进各个环节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4.4 加强林苗基地建设,稳定种苗发展基础

当前种苗是基础性产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以及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林苗基地建设实际成本投入较大,通过个体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当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依托自身建设优势,引入更多社会资金来参与融资,最大程度完善种苗基地基础性建设,增强林业生产能力,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充足的壮苗,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以及种苗业的长远发展。

4.5 科学化发展树种和品种

当前需要对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发展各类新型品种,能够最大程度适应当前林业建设过程中的供求關系以及消费趋势,让种苗的市场供应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观赏园区的树种选取需要以乡土化树种为主,根据种植区域实际天气情况以及地质土壤条件来选取适合树种,坚持种植多样化原则,选取乔木、灌木进行搭配。目前乡土树种主要就是产于本地区或是适应种植区域气候等要素的树种。树种从外貌到整体树形结构能够适应种植区域的环境,通过一段时间能够形成自然化的生态林,能够更好的突出地方树种特色。

注重引进优良品种,优良的外来树种自身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通过引种等环节操作来进行树种推广。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优化栽培措施,探究更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根据种植区域实际环境因素做区域化实验,防止品种不合理布置造成物种单一化的现象。通过引进外来优良物种,能够丰富资源多样性,改善单一化种植现象,引导更多优良、珍贵树种的种植,能够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加强生物树种资源的储备。

5 结语

植树造林是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决策,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当前需要加大种苗管理。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需要因地制宜,将科学技术与实际种植区域林业发展情况相结合,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林业的全面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业生产以及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林业质量为基础,革新林业生产技术。借助科技力量,促进林业产业信息交流。强化法律管理,提高林业建设效益。加强林苗基地建设,科学化发展树种和品种,稳定种苗发展基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童蓉,曾鹏宇,汪建权,等.浅析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铜仁市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7):1893~1894.

[2]毛爱国,刘艳,探究林业育苗技术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农家顾问,2015(6):122.

[3]张万萱.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9):封3.

[4]佟丽,林业种苗管理及生产措施[J].现代园艺,2016 (16):31~31.

[5]黄鹏艳,蒋艳荣.林业种苗管理及生产技术探讨[J],科学导报,2016(9):229—229.

[6]张喜华,林业种苗管理生产技术要点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6(28):123.

[7]张学英,吴维国,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7(2):187.

猜你喜欢

林业生产对策分析问题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