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黑色素瘤难根治 术后辅助治疗很重要

2018-01-24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35期
关键词: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生存率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多发生于皮肤的高度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居皮肤恶性肿瘤第

3位(占6.8%~20.0%)。近年发病率以每年3%~8%的比例逐步升高,成为皮肤的首位致死性疾病。

手术切除后,行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来自瑞典哥德堡萨霍琳斯加大学附属医院的Bagge教授等总结了恶性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进展,发表在BJS杂志上。(1)手术切除范围。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当前,大多数指南推荐T1期黑色素瘤的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1 cm,T2~T4期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2~3 cm。针对T2~T4期黑色素瘤患者分别行1 cm或3 cm切缘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切除范围小,生存率低。(2)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能降低黑色素瘤的复发风险。MSLT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后,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淋巴结切除术。前哨淋巴结的状态是黑色素瘤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如提示有转移,则行完整淋巴结切除术(CLND)。CLND能否降低局部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尚存争议。(3)针对转移淋巴结的放疗。ANZMTG、TROG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其能降低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但对总体生存率无影响。肢体隔离灌注化疗(ILP)的疗效正在探索中,但两项随机临床研究表明,ILP对高危黑色素瘤患者无明显生存改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降低了局部复发率。(4)Ⅲ期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进展。对于Ⅲ期黑色素瘤,临床研究聚焦于单用BRAF抑制剂危罗菲尼(BRIM-8 trial)、聯用BRAF抑制剂达拉菲尼及ME抑制剂曲美替尼(COMBI-AD trial)方案。干扰素、CTLA-4 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案尚存在诸多争议,而PD-1抑制剂nivolumab 及pembrolizumab的Ⅳ期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其毒性低,有良好的应用前景。FDA已于2015年11月批准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用于Ⅲ期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5)Ⅳ期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进展。Ⅳ期黑色素瘤的新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如口服小分子BRAF、MEK抑制剂;免疫治疗,静脉内注射针对T细胞检查点的特异性抗体,如CTLA4、PD-1抗体等,提高了总体生存率,有潜在的长期获益。目前作为代替化疗的一线治疗方案,2年总生存率由10%~20%提高至58%。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PD-1抑制剂对BRAF突变的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有令人惊喜的疗效。PD-1抑制剂可作为大多数BRAF野生型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新近批准的Ⅲ期黑色素瘤辅助药物需谨慎,除考虑药物相关毒性外,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生存率
『5年生存率』啥意思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中国迎来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靶向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进展
五招辨痣与瘤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哪些“痣”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