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依存与发展

2018-01-24孙毓

科技视界 2017年31期
关键词:发展

孙毓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图书馆的接纳使用也非常迅速,这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带给读者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未来发展中,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如何发展,如何依存。

【关键词】阅读区别;资源不同;服务不同;依存;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便携式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非常青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移动图书馆的接纳使用也非常迅速。这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由于移动图书馆的特性,往往为读者提供的资源更加广泛,服务方式更为灵活。但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图书馆带来的不是冲击而是新的发展转机。

1 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角色定义

1.1 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译为Mobile Library一词,是指通过智能手机、iPad、Kindle、支持WI-FI网络等移动终端设备以移动网络接入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灵活地访问图书馆资源,进行检索、阅读、下载,是一种自助式的服务方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延伸。

1.2 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提供纸质图书借阅、期刊报纸的阅览。除了提供纸质资源外,还要帮助读者查找图书、完成借阅手续,举办一些文化讲座,相关培训等一些辅助活动。在图书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承担着对图书的编目整理、收藏修复、信息传递等职能,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保存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特性

2.1 使用区别

移动图书馆是新兴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以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让读者利用网络数据进行资料查询、在线阅读、资源获取,所用的资源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内容,包括有声视听内容,资源更为丰富。

传统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图书馆的阅读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读者可以感受纸质文献的文化气息,对于一些旧书珍本,传统图书馆收藏较为全面,但是藏书的数量受物理条件限制。

2.2 区别读者的阅读习惯

对于大学生、现代年轻人可能更青睐于移动图书馆,便携的操作界面,在线资源的随时浏览、下载,可以利用午休、睡前、课间时间进行“碎片式”阅读,也方便灵活工作的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安排时间,对于资源的利用也更高,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也更灵活。而对于一些读者,他们更喜欢看阅纸质图书,电子产品的字体,篇幅排版受屏幕限制,视体感觉也是不同的,除了中老年读者因视力问题不喜欢使用电子版文字外,他们并不感受到阅读的方便。

3 在馆藏资源利用优势不同

3.1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利用不同

传统图书馆中的纸质图书中特别是画册、大型图纸等不受屏幕大小的限制,查阅或是临摹更为方便,而且对于细节方面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阅,无需放大或是局部观察。对于一些电子屏幕中字体大小,屏幕亮度等问题长时间阅读容易造成眼部疲劳。多数老年读者并不适应电子文本,他们更喜欢随心翻阅。而对于年轻人,他们集中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而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可以让他们在任何地点,闲暇时进行阅读,或是工作时查阅相关资料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更方便、更能够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帮助。或是调节紧张的氛围,让他们阅读一些新闻、趣文、有声视频等放松一下心情,移动图书馆的这一特征恰恰能够满足现代读者的这一需求,所以特别受欢迎。

3.2 服务方式不同

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及时资讯,对读者进行的是“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包括在线咨询、借阅提醒、个人信息查询、资源下载、馆内及时资讯等。传统图书馆可能在馆内进行读者服务、借阅指导等,及时快捷远不如移动图书馆。

3.3 阅读方式不同

移动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属于“速食”性阅读,分为快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另一种就是快速浏览看一些新闻、笑话、小说。这类阅读都是片断式阅读,并不能达到“品读”的境界。传统图书馆由于是纸质资源,可以让读者细细品味文章的内涵,可以就某一段回味反复阅读,前后情节联系推敲。或是就研究课题(学科)多本书联合研读背诵。让读者更有深度的阅读,真正将书本知识变成我的知识。

4 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互依存

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二者表面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是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不同的效应,服务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传统图书馆让读者在优雅的馆舍里读书,感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馆内人性化的管理以及科学的馆藏布局是让读者体会图书馆服务的直观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读书,感受墨本清香,中华文化的沉淀是現今快节奏都市难得的文化圣地。传统图书馆更会举办新书讲座、文化讲堂、品鉴名人字画(下转第22页)(上接第38页)等多种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业务生活。而最重要的,许多珍善本、名人手稿、档案、绘画、照片等不可完全转化成电子版本,只有经过图书馆的修整保存才能将文化遗产传承子孙,其社会职能以及文化职能不可或缺。

移动图书馆使用的人群,年青人相对较多,他们使用的智能手机的持有率特别高。随着未来的发展,网上的资源也会更加合理化,专业的划分更加科学也更加与传统图书馆相接近,电子图书的收录,也会尽最大可能地将一些古善本,孤本还原,扫描,以电子版本的形势保存,也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有机会看阅,所以说移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极为广阔,而使用的读者群也会向各个年龄阶层扩散,信息的利用也是极大提高,共享性也更强,真正成为提高全民阅读的重要渠道,前景极为乐观。

移动图书馆很大程度上服务宗旨是与传统图书馆一致,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源,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发展后的一种表现形势。弥补了时间、空间、个性化服务的不足。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是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衍生与发展,今后也必将共存,而以多层交叠的服务理念促使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宋扬.数字图书馆实现了阮氏五定律在传统图书馆的突破[J].职大学报.2010(02).

[2]张劲芳.建设网络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6).

[3]李卫红.移动阅读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3).

[4]乌恩,王识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创新[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04).

[5]张劲芳.建设网络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 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6).

[6]黄晓斌,夏明春.资源整合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