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培养要依靠体验领悟

2018-01-24刘丽

学前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纸杯领悟小班

侯老师:

您好!

从来信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个能静下心来观察幼儿并认真思考问题的老师。在信中,您谈到了教研活动中的困惑,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分析两名当事幼儿各自的心理,探讨“分享”这种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

对两名当事幼儿心理的解读

首先我们要为可可点赞,他虽然只有小班年龄,却已经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先后运用直接索要、交换、再次索要、直接拿取、讲道理……等多种办法试图从欢欢处获取红色纸杯,虽然不幸的是所有过程均以失败告终,但我们看到了他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种种策略,也看到了他解决问题的努力。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我们看到可可的社会化水平发展不错,他已经学到了多种与人打交道的方法,而且很有变通性——当一种方法失败了,他又锲而不舍地尝试用另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可可既拥有人际交往的方法,也拥有人际交往的学习品质(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

其次,我们再看欢欢。可可千方百计地想获取欢欢手中的红色纸杯,可欢欢却不为所动,始终没有做出分享的行为。“参与”幼儿分享的不外乎有幼儿双方(请求方和分享方)、分享物这三个元素。那么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也可以从这三个元素中间去找寻。

1.分享物。幼儿已经能够区分出他所拥有的不同物品的不同价值。如果分享方十分喜爱、需要这个物品,他则很难割舍,做出分享的行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一个幼小的孩子不喜欢一个玩具时,他很容易做出分享的行为。欢欢也许也喜欢红颜色,所以不愿意分享。我们知道,大部分孩子是喜欢红颜色的。可可曾经试图用绿色的纸杯换取欢欢手中红色的纸杯,没有成功,也许可以佐证这个猜测。

2.请求方。分享方对于请求方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幼儿更容易把东西分享给他喜欢的小朋友。相反,他不喜欢谁就不愿意把东西分享给对方。也许欢欢不喜欢可可,如果换做别的小朋友,她也许就让出了。

3.分享方。幼儿能否做出分享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他的个性特征、经历、受教育经验等等。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绪性越强。也许他这会儿就是不愿意分享,但此一时彼一时,这不代表他在另外的时间也不愿意分享。

小班幼儿不愿分享是正常的表现

在分析了欢欢的心理和行为后,我们就不能给她扣上缺乏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帽子。小班年龄的孩子,不会分享是正常的年龄特征。有研究(张金荣和高丹,2011)表明,4岁左右是幼儿分享行为发生转折的时期,分享行为显著增多,到大班后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但是,既然这个案例中谈到了分享的主题,那么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幼儿分享发展的特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实在很小的幼儿身上,就可以观察到分享的行为。比如,2岁的幼儿就会互赠玩具。然而,总体说来,让幼小的儿童(4岁以下)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试着从4岁以下幼儿的心理特点去解释。

1.儿童天生的自我中心性。正如皮亚杰所揭示出的,自我中心性是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其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在智慧立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心,由此,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需要、感受、立场等。由于比较强的自我中心性,幼儿非常珍视自己的物品,他们的物权意识很强,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愿分享和不思分享。

2.社会认知能力缺乏。幼儿的一切行为取决于他的认知,其社会行为则取决于其社会认知。年龄幼小的孩子还认识不到,两个人在同一个时刻需求同一物品是合理的,分享通常具有互惠性质。另外,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心理理论及移情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前面谈到,4岁是幼儿分享行为发生转折的时期,这其实是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这时他们才可能对他人的情绪、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理解,才可能意识到同伴没有拿到红杯子会伤心难过,才会愿意分享。而且此阶段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应得到发展,这样,在幼儿产生分享意识后,才能帮助幼儿抵制住诱惑,真正做出分享行为。

3.社会交往能力不强。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年龄较大的幼儿慢慢掌握了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具体到分享,大一点的幼儿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分享。他们会使用轮流、交换、谈条件、共同享用等策略。相反,3岁幼儿受智力、语言发展的制约,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不强,尤其是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他们不知道怎么用口头语言与对方协商、谈判、交涉,进而达到双赢的状态。在这些能力都不具备的条件下,那么守住自己的拥有物则是最安全的,这大概就是年幼儿童不愿分享的原因,是案例中欢欢的真实写照。

小班分享教育为什么成效不显著

其实我们从可可的话语中已经看出了幼儿园进行的分享教育:“我们不是好朋友吗?得分享!不能自己玩!是幼儿园的玩具,得分享!”但为什么这种教育对欢欢的作用不大呢?或者说对许多幼儿作用不大呢?

如前所述,这一方面是由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则受培养方法和途径的影响。

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已总结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多种培养方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行为练习法、价值澄清法等等。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强调体验领悟策略。体验领悟强调的是幼儿自己的实践——体验——领悟。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也可以为幼儿灌输正确的认识,还可以训练幼儿我们希望的行为,但幼儿经过体验和自己领悟得出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才有可能内化,进而真正支配他们的行为。要幼儿把正确的认识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变为正确的行为,还要靠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去体验和领悟。比如,对于亲社会行为——合作、分享、助人、同情等,简单地告诉幼儿要有亲社会行为是不够的,或者简单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榜样也是不够的。亲社会行为的习得要比普通行为习惯的养成困难得多,这是由幼儿强烈的“自我中心性”特点所决定的。亲社会行为的习得恰恰需要“去自我中心化”,而“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往往需要伴随着幼儿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当教师问幼儿“两人争抢一个玩具时应该怎么办”时,大多数幼儿都会回答:“互相谦让。”可当实际发生争抢时,幼儿很难做到谦让,而且常会说“他不谦让我”,这就是幼儿的“自我中心性”,也是分享教育不能立刻见效的原因。

分享培养要依靠体验领悟

观察是服务于教育的。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现有状况,依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下一步教育制定方案(目标与措施等),为幼儿的发展搭建桥梁。

虽然我们非常理解小班幼儿不愿分享的心理,但是我们坚持教育要引领幼儿发展的观点。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始终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社会领域目标第二条就是:“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当然,《纲要》中的目标指幼儿末期要达到的结果。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性很强的阶段,希望他们一下子做出分享的行为,无疑是异想天开。因此,《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中对小班交往方面提出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是“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知道同伴的名字,并创造条件,使其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

体验领悟策略针对和利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当教师要求幼儿分享时,他起初不愿意分享,这时给幼儿讲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可当他看到并喜欢小伙伴的玩具时,因为这时幼儿有了想玩别人玩具而得不到的那种焦虑体验,教师此时适时介入、点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此时的引导,会使幼儿明白分享的互惠特点及意义。在实践中经过体验,幼儿明白了分享的意义,才会出现分享的行为,这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体验领悟策略不同于行为练习法。行为练习法的重点在于形成和巩固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如整理图书、排队盥洗的行为练习。体验领悟策略的重点则在于通过幼儿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增强其社会认知,使其明白一些社会性行为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增强其行为自觉性的目的。幼儿一切正确的行为都来自于他正确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则来自于他们的亲身实践。因此可以说,幼儿一切社会性行为的真正习得都要依靠体验领悟策略,亲社会行为的获得尤其如此,如,轮流、分享、合作等行为。

体验领悟策略还比较适用于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的个别问题。如,有的幼儿在“物品用完以后放回原处”的习惯养成上比较困难,教师三番五次要求,幼儿“我自岿然不动”,这令许多教师大伤脑筋。教师不妨利用体验领悟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观察,抓住幼儿由于别人没有把玩具放回原处而致使他找不到想要的玩具的时机及时介入进来,给他讲这条常规的互惠性质及公益价值,由于情境和体验的介入,幼儿很容易在认识上提高一个层次,行为上自然会有所改进。

在使用体验领悟策略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教师要了解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把幼儿的个别问题装在心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第二,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有时不能从自己的各种经验中领悟些什么,这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和点拨,并辅之以其他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侯老师,问题说到这里,不知对你有无启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祝你工作顺利!

猜你喜欢

纸杯领悟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多么痛的领悟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纸杯提气球
纸杯的艺术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