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磬音—长沙湘江滨水景观设计

2018-01-24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滨水湘江长沙

□肖 静 大连工业大学

一、选题来源

长沙市的环境在经济与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居住环境在不断地改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渐解决。这也是“磬音——长沙湘江滨水景观设计”这一课题提出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生态动植物园在长沙市的数量不多,分布较少,而滨水的设计会给长沙解决绿化景观分布少的问题,恢复和整顿湘江周边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城市居民活动场地,营造一个舒适、绿色的滨水景观。该方案通过实地考察及场地分析,借鉴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作品,力求此项目能够成为省内滨水作品的典范[1]。

二、区位分析及现状分析

(一)区位分析

本设计方案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路。其区域发展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位置及交通条件

长沙市位于中南部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段,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

2.区域社会经济条件

长沙市经济发展迅速,是中部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名列,是中国中部经济区的主流。

3.区域历史文化

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约有2400年建城史,马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区域自然环境

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过韶山而进入长沙城,经三汊矶又转向西北,至乔口而出望城区,再过岳阳入洞庭,流经长沙市境约25公里。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二)现状分析

据调查和实地考察对湘江滨水现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道路状况

在项目中分布着隧道、高速公路以及地铁和桥梁,其中有南二环高速公路、南湖路隧道以及湘江中路。道路分布比较混乱,交通拥挤,需要对道路进行整顿。

2.水文状况

湘江水质污染严重。在湘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及生活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加大,使得湘江面临水质变差,水流量减少的状况[2]。

3.植被状况

湖南是鱼米之乡,自然资源面临着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人为的破坏,需要我们去修复大地的自然风貌。

4.场地状况

该地段有高差变化,以城市景观为背景,大量的地形需要绿化和开垦,地形复杂。

5.人流状况

离市中心远,人流量不是很多。适合城市人群游玩、散步以及运动和观景。

三、滨水景观设计过程

(一)设计定位

长沙湘江风光带项目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建于1995年,它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

湘江中路该地段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即滨水景观和街头公园。由于地形和高差的变化,在滨水部分设计了高桥,连接两个部分的主干道。场地设计中的滨水部分有雕塑广场、水上乐园、竞技场、漫步区、亲水平台区、休息区、娱乐区;公园部分有文化广场及观景区、特色种植和儿童娱乐区以及老年活动区。

(二)设计与构思

1.主题

湘江滨水景观设计的主题来源于湖南省的人文历史文化。仅在湖南省就有闻名全国的湘剧、越剧、花鼓戏以及长沙弹词等,历史上的湖南乐府盛行,其中浏阳古乐颇负盛名,有“用乐古礼在浏阳”之称,浏阳古乐器涉及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类,如编钟、特磬、编磬、洞箫、龙笛、琴、瑟、笙、竽、敔、应鼓等,数量庞大。“磬音——长沙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设计主题十分符合当地的文化底蕴。

2.构思

平面构图来源于对场地的分析以及功能要求和施工要求,为服务大众而设计。“磬音”这一设计主题在平面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在整个滨水空间里,“音乐质感,律动之美”是设计创作的原动力,自古有“余音绕梁”,所以平面道路的分布采用柔和的曲线表现,体现音乐的韵律美。其平面节点如绿篱、桥梁、雕塑等都是按照古乐器的现状演变而进行设计,甚至九曲回肠的休息凉亭都与音乐有密切的关联。

(三)设计理念与原则

“磬音——长沙湘江滨水景观”课题设计理念与原则如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道路混乱无章的问题,重新规划道路和场地的合理应用,恢复湘江自然风貌。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强调景观空间的人性化和环境的流动性。(2)加强防洪治水,种植本省的本土植物,保持生态的多样性。(3)设置合理功能场所,为居民提供一个舒缓压力和赏心悦目的滨水景观风光带,让居民回归自然,重拾绿色。满足对生态需求的同时,将本土的人文思想融入设计之中,在群众需求与美学原则中找到设计的平衡点。(4)采用中西结合的设计方式,在现代感中点缀具有古韵的景观设施。

(四)功能布局

依据湘江滨水功能的定位和用地现状,将整个绿地区域划分为滨水和街头公园两个部分,设计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布局。

滨水部分共分为以下八个功能区:雕塑广场、水上乐园、竞技场、漫步区、休息区、娱乐区、亲水区及码头区,集娱乐、运动、休憩以及观赏功能于一身。每个功能区内又包含若干节点空间,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使用者的需求。

街头公园部分合计一下六个功能区:文化广场、特色种植区、观景区、儿童娱乐区、老年人活动区以及休闲娱乐区。其文化广场设置了新中式凉亭以及音乐喷泉,其功能体现主题思维。

(五)规划详解

1.人文景观的营造

以中国古典音乐为背景,营造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滨水景观,体现了传统文化赋予的园林景观设计理想。在长沙楚湘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有秘密喷泉、古典气息的时代雕塑广场、古香古色的木栈道、迂回曲折的游廊、斗拱结构的休憩亭等别具一格的景观。而园林内各种独特新颖的各类小品和构筑物,都是由乐器造型进行精心构造,恰当地体现“磬音”这一主题之下的文化底蕴。

2.滨水景观的营造

湘江滨水景观主要以水上设计为主,以水为载体,展示一种自然地回归,体现舒适、朴素、典雅、恬静的空间氛围。在规划时,滨水部分通过道路分布进行系统的功能分区,各个区域营造不同氛围,例如,有文化主题空间氛围,希望营造一种历史沉淀的厚重感,通过古朴与现代结合的设计引起人们无限遐想。滨水区是无机性城市形态中具有感知生命和自然的空间,应保持自然、清洁的水体,体现空间的通透性,亲水性,如窗洞的景墙、自然式的游廊、开放式的亲水区,做到“可亲”“可近”“可触”,体现驳岸湿地景观的独特魅力。

3.滨水景观的植物配置

在充分考虑种植种类、色彩及植物四季的变化的前提下,将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竹类及草本植物、地皮植物有机的组合,创造开放性空间,让人感受到尺度的变化并通过孤植、丛植、列植、群植等多种手法,丰富造景技巧,通过对不同景色营造出多种景观。

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群落为基本的绿化单位,把乔、灌、草、水生植物合理配置成一个长期共存的复杂立体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和规律创造统一、调和、对比、均衡的艺术效果。达到春夏秋冬“季季有景看、时时有花赏”。

4.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包括座椅、灯具、健身器材、娱乐器材、导向牌、公共卫生间、景观小品等方面的设计。基础设施设计必须在突出主题的基础上与主题相衬托,相互点缀。在园中设计了照明与导向两用功能的灯具,在竞技场设计有特色造型的体育馆以及赛车和滑板场地。座椅大部分采用纯天然的木质藤椅,体现生态自然的原则。公共卫生间采用新中式的建筑结构,设计还包括特色的音乐喷泉,以及体现曲线音乐美的雕塑和景观桥梁、拉索景观小品。

结 语

“磬音——湘江滨水景观设计”的课题设计,将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并能充分感受到大地景观恢复工作是每一位景观规划设计师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但是更多的是人类保护自然的先决意识,使得地球不再受到伤害。滨水驳岸得到合理的设计,不但要加强防洪设计、水上植物配置以及水质改善等工作,而且要合理解决在高速经济发展下产生的种种环境隐患。为大众提供一个开放、绿色、共享、共生的生态滨水景观。

[1] 成玉宁.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滨水湘江长沙
长沙之旅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我眼中的长沙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