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治理视域下广阳特色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以廊坊市S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2018-01-24赵国龙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社区

赵国龙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河北 廊坊 065000)

Topic: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modes of Guangya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Abstract:Community pension is an important topic explored by academics and local governments after entering the society of old age.The article takes the Jinxingdao Community Retirement Service Center in Guangyang District of Langfa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main practices,main experie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munity pension.

Key words:Community governance;Community pension;Community service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城市社区空巢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社区当中高龄失能独居类型老人越来越多,养老日益衍变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大难题和负担。可是由于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前期资金投入大,利润微薄,回报周期长,再加上选址难,因此面对旺盛的养老服务需求,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彻底解决。近年来,廊坊市广阳区委区政府从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原则出发,着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投入和运行机制,不断拓展养老服务供给渠道,探索出来一条依托驻区单位、社区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得以在全省推广。下面仅以S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例加以分析:

一、S社区养老模式的缘起

S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位于廊坊市区东南部,辖管道局七区、金碧伦、光明东里、新明里、平旺里等居民小区。该社区毗邻管道六区、管道运通家园等管道局职工集中居住多个小区。社区居民现有2571户,8227人,辖区60岁以上居民1522人,占居民总数的18.5%。从当时实际情况看,养老服务设施有限,养老床位数量几近于零,距离社区养老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正是基于社区居民的强烈需求,在区有关部门协调下,S养老康护中心仅用7个月就建成运营,项目总面积达1800平米。一层为生活区,设有42张床位,二层为治疗康复区,设有6张观察床位,康复室、理疗室及家庭医生云平台中心,三层为文体活动区,有社区共用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健康教育室、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有效满足了社区老年人急需的生活照料、膳食配送、文体娱乐、康复训练、健康指导、家庭医生等多项贴心服务。由于康护中心收费合理,服务周到,这一民心工程受到社区老年人的交口称赞。

二、S社区养老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了解需求,凝聚共识,协调推进社区养老项目

作为一家驻廊坊大型央企单位,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总共有15个职工小区分布在康乐、华苑、国际花园等9个社区,居民20000多户,6万余人。管道局矿区事业部作为局直属部门,主要负责生活基地的物业管理、公用事业和离退休管理等项业务,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但工作琐碎,人员不足,任务繁重。随着大型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广阳区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机制、合作共赢”原则,从制度、机制上探索创新共建举措,与管道局矿区事业部协作设立高层、中层、基层三级协商共建机构就社区管理与服务展开深入合作。油地双方依托共建协同机制定期开展协商和沟通,达到整合资源,凝心聚力,高效工作的目的。针对社区居民养老问题,油地双方先后举办10余次会商协调会,反复征询各方意见,统筹各方实际需求,以期达到合作共赢目标。经过多次协调,各方一致同意,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整合改造管道系统闲置的房屋等硬件资源,引入优质机构,将养老服务的“广阳模式”与管道局系统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配餐、日间照料、医养融合等服务项目,为居家老人提供一系列规范化、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政府主导,优势互补,扎实推进项目落地生根

在社区养老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实际扮演了导演的角色,既要满足社区居民养老需要,达到执政为民的目的,也要考虑到国企原有社会体制所带来的压力困难和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的谋利现实,否则很容易造成“政府一头热、居民和社会不买账”的现象。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社区治理中各参与主体还未形成互信合作、平等协商的关系前,极易形成这样的尴尬局面。因而,作为导演者的地方政府根据社区参与主体在资源、人才、政策等方面具备的比较优势,协同配合,共同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从社区养老问题来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既是居民、驻区单位的迫切需求、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机遇,也是政府职责所在,更是共建的着力点。因此在项目谋划、建设、运营等各阶段,新开路街道办事处、管道局动力公司、万平医院三方按照“民建公助”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建设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S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硬件资源优势,做好选址用房基础保障工作。管道局七区社区活动中心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动力公司固定资产,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其中二、三层为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一层原本设计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考虑到社区周边已经建成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站,所以建成后一直闲置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而毗邻S社区的几个管道系统社区,由于老年人比较多,养老服务需求强烈,迫切需要建设能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的机构和设施。通过区有关部门协调,在区级共建会上共同议定,将闲置用房移交街道使用和管理,用于S社区办公及开展公益性服务和文体活动,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养老用房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服务优势,持续为社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据调查,老年人需求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家庭就医、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现实是我国目前医养护理机构床位远远不能满足退休职工养老需要,而且入驻医养护理机构的费用也不是一般退休职工能够承担的,因此提供就近养老就医并保证价格适中,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廊坊万平医院创办于2011年,是一家主要针对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提供专业诊疗的医保定点民营医院,其老年康复科为特色科室,而且万平医院已经具有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成熟经验,能够为失能、半失能、慢性病、康复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养老就医方面服务。这样万平医院作为发起人,具体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辐射周边,赢得口碑,赢得社区养老市场。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政策优势,助力专业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专项资金,制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业。在S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广阳区通过油地共建机制协调解决了养老机构用房问题,并依据国家、省、市、区有关政策,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在运营期间按每张床位每年20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另外协调管道局物业处免收运营期前2年的取暖费,每年仅收取资产占用费,大大减轻了养老服务机构前期投入和经济负担。

(三)签署协议,明确职责,为社区养老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为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并为项目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新开路街道办事处、管道局动力公司和万平医院三方分别签署协议,首先由管道局动力公司与新开路街道办事处签订《管道局七区社区活动中心使用、管理职能移交协议》,以“共建共享原则”构建社区资源整合机制。其次,由新开路街道办事处与万平中医医院签订《S社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按照“民建公助”的运营模式,将议定事项以协议条款形式落实,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了各方共建所议定事项的落实。

三、S社区养老模式的应用价值

S社区养老模式集中反映了廊坊市广阳区的社区养老特色,既有政府主导的权威性,又有社区需求的适应性,还有项目落实的有效性,集中体现了政府政策优势、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和医养机构资本技术优势,为中小城市开展社区养老提供了一个典型范本,具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目前,广阳养老模式已在河北全省推广实行。这一模式通过在地方政府、共建单位和养老机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共赢、服务共享”的伙伴关系,通过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既打消了养老服务机构的顾虑,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有效的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打造出一种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互利共赢的共建模式。按照这一共建模式,广阳区先后引入万众和、万平、福源、新奥、朝阳等多家社会资本,建成金星道、康乐、华油北堪东、国际花园等7个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社区医养结合型为老服务中心项目,撬动社会资本2600余万元,新增床位318张,累计提供医疗、护理、托老、康复、健康教育、配送餐等服务3万余人次。依托原有的提供公益性基本养老服务的区级中心,将7家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与1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7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有效整合,打造“互联网+”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持续提供有效满足各层面需求的养老服务特色项目。这一模式成为廊坊市广阳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为进一步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有效整合利用社区共建单位资源,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社区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影像社区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