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如何为“三农”服务

2018-01-24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三农期刊

王 倩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 300192)

农业科技期刊是宣传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论断强调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农业期刊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所长,以报道最新最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科研成果为己任,真正做到农业期刊为“三农”服务。

1 农业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中文期刊共8 704种,其中农业科技期刊623种,占中文期刊总数的7.15%。其中,农业科技期刊按照学科共分为10类,包括农业综合、农业大学学报、农艺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保护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草原学、水产学等。农业学术类期刊的服务对象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服务农民的主要是农业科普类期刊。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部分农业学术类期刊也能做到直接服务农民,但主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传递工作仍需要通过农业科研、推广人员来完成。

据调查,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偏低,发行量较大的为5 000~8 000份,一般为1 000~2 000份,还有的发行量仅几百份。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期刊数字化的实现,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都实现了网络出版,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纸质刊物多用来赠阅和交换,订阅用户少之又少,难以实现经营收益。二是有一类农业科技期刊页码较多且逐年增长,稿源多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科研人员评职称所需发表的论文等,主要依靠收取版面费来获取经济效益,同质化严重,服务对象是作者而非读者。还有一类农业科技期刊,故意迎合市场,唯利是图,收取大量广告费,刊登的文章质量不高,毫无学术水准可言。由此可见,当前的农业科技期刊从整体上来看,很多刊物并未真正做到为“三农”服务,而是为“作者服务”、“为效益服务”。

2 农业科技期刊为“三农”服务的建议

2.1 融合新媒体,多渠道传播

2014年8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常用的新媒体技术包括APP、微博、微信公众平台、RSS订阅、IPAD移动阅读平台、博客、播客等。其中,微信在社交类移动应用中月均活跃数排名第一。根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可知,截止2016年12月底,微信有8.89亿月活跃用户,用户黏性逐年上升,新兴的微信公众平台达到1 000万个。一些农业科技期刊也相继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大部分期刊社没有精心维护其公众号,推送效率较低,甚至部分公众号处于休眠状态。

新媒体是新生事物,对于众多农业科技期刊而言,如何将新媒体与农业科技期刊较好地融合任重而道远。因此,农业期刊应整合期刊资源,将新媒体融入期刊的发展,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弥补传统农业科技期刊的不足,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建立起与作者、读者紧密联系的桥梁,通过推送、互动来展示期刊自身特色,提高办刊水平,使农业科技期刊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农业科技期刊社应整合人力资源,培养具有新媒体使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培养现有的编辑来学习新媒体的传播和运营工作,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新媒体的开发和运营工作,必要时可将部分新媒体运营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以提高新媒体的运营效率。

2.2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特色栏目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创新知识的载体,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报道农业最新科研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三农”建设工作。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工作人员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对刊物的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以《天津农业科学》为例,在保留原有传统栏目的同时,可适当增加美丽乡村建设、农业资源环境治理、农村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农产品质量等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栏目。其次,编辑要与农业科研人员保持紧密联系,主动跟踪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充分掌握研究动态,利用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相关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加大国家、省部级基金等项目的约稿力度,及时报道重大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农业科技创新、区域农业发展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2.3 提高编辑水平,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农业科技期刊要做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除了要有高水平的作者提供优质稿件外,还要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编辑是一项高水平、高层次的工作,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基础,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编辑知识,如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用法,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流程,期刊编排的标准与规范以外,还要掌握扎实的农业知识,了解最前沿的农业领域科研成果,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对新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习和提高运营新媒体的能力,与作者、读者紧密互动,快速、准确地传播农业科研成果,为服务“三农”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三农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