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汉画实物档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8-01-24刘璞

山西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阳民俗文化产业

文 / 刘璞

档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社会创造更高质量的经济效益。以石砖为载体、具有地方特色的南阳馆藏汉画实物档案,不仅是南阳地方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南阳汉画馆是中国最大的画像石博物馆,馆藏内容丰富,涉及汉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宏大的汉代文化史画卷,具有巨大的文化经济潜力。开发利用汉画档案资源,推动汉画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汉画实物档案

南阳汉画档案馆建筑以仿汉为基调,古朴神韵。它所储藏的档案以坚韧稳固的石、砖为载体,通过形象生动的画像,展现汉代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南阳馆藏汉画实物档案地方特色鲜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天然资源。

(一)汉画档案馆的仿汉建筑

南阳汉画档案馆采用仿汉和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达到与汉代建筑神形俱似的艺术效果。汉画馆的主体轮廓为双层倒扣“升子型”,屋顶覆盖琉璃瓦,四周重阁飞檐,古朴典雅,体现了博大、粗犷的汉代建筑风格。大厅平面布局设置为“T”字型,厅内又按画像的内容设计11个石刻画像档案分馆(展厅),陈列着不同内容的石刻画像。天文馆(展厅)最具特色,顶为穹窿,色调湛蓝,点缀着四宫二十八宿星座。其它馆(展厅)如生产劳动馆、社会生活馆、舞乐百戏馆等,也各具特色。别出心裁的仿汉建筑提升了石刻汉画档案的文化品味,满足了观者的审美需求,吸引人们参观、游览,研究、开发,昭示着汉画档案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二)汉画档案以石、砖为载体

汉画档案以石、砖为载体,千年不变。档案以石、砖作为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如秦代就已出现的墓志、岩画、碑等。南阳民俗墓葬多用石、砖砌墓,以增强墓室稳固性。因此,石、砖成了墓葬画像的主要载体。“在可以用来雕刻的石头、木料、青铜、黄金等材料中,特别适宜于雕刻的材料是石头”[1]。石砖砌墓是由南阳的地理位置和汉代冶铁业及商贸业的发展决定的。南阳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处中原,三面环山,山里石料丰富,石质坚固,是墓葬画像载体的天然材料。汉代的南阳冶铁产业非常发达,铁制工具成了工匠刻绘画像的得力器具。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故南阳被称为帝都,“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2]。刘秀的开国功臣二十八宿大都出自南阳,汉代的南阳成了皇亲国戚、王侯富商汇聚之地,铸就了独特的南阳帝乡文化。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实行亲亲、尊尊的孝亲伦理制度,尤其注重丧葬礼仪,要求:“框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垄必巨!”以致形成厚葬风俗。繁盛的经济和厚葬的风俗,为墓葬石刻画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出土的石刻画像成为独具特色的石刻档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为研究和发展汉文化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三)汉画档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学者吴宝康曾说:“档案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它通过各种载体形式表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3]石刻汉画档案是汉代各类文化的缩影。

1.礼仪文化。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汉代礼仪最具时代特色。一是孝亲礼仪。汉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重整社伦理秩序,强调以孝治天下,制定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孝亲礼仪,如授王杖、亲亲、尊尊等。王杖是一种顶端雕有鸠鸟的手杖,喻老人饮食像鸠鸟不噎之意。汉统治者规定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予王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4]汉代奉行的孝亲礼仪正是汉代社会关系的真实反映。二是拜谒礼仪。拜谒是接见宾客遵循的礼仪。馆藏汉画“拜渴图”,形象地记载着汉代拜谒礼仪,如唐河汉墓出土的“拜谒图”,一幅是双方执笏对拜,身姿直立。另一幅是双方执芴,一人躬身90度,一人跪拜。拜谒身姿的不同表示各自身份的尊卑,清晰地反映着汉代尊尊的等级礼仪。

2.民俗文化。馆藏汉画档案记载的民俗文化有农耕民俗、节日民俗、宴饮民俗、娱乐民俗、饮食民俗、丧葬民俗等。农耕民俗画像是汉代“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的生动写照。汉画中有不少从事男耕女织劳动者的形象,如南阳刑营汉墓出土的“农耕图”、南阳白滩出土的“牛郎织女”图等,充分反映了汉代小农经济生产生活状况。汉画记载的娱乐民俗有投壶、百戏、还有斗牛、蹴鞠等。信仰民俗表现了汉代人向往生命长存的意愿,如“嫦娥奔月”“虎车升仙”“鹿车升仙”等。这些民俗文化充分显示了汉代南阳经济的繁荣和百姓生活的安逸。

3.历史文化。石刻档案具有凝固历史、延展文明的功能。如唐河县针织厂和南阳汉墓出土的“晏子见齐景公”“二桃杀三士”,唐河针织厂汉墓出土的“范睢受袍”“聂政自屠”“荆轲刺秦王”,南阳官寺汉墓出土的“赵氏孤儿”,南阳英庄汉墓出土的“西门豹治邺”等,这些历史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记载了历史人物所从事的活动,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佐证,为汉画实物档案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素材。

二、馆藏汉画实物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汉画实物档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挖掘汉画档案文化的经济潜力,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很有必要。

(一)汉画档案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汉画实物档案文化资源丰富,美韵十足。如“后羿射日”的阳刚美、“嫦娥奔月”的阴柔美,“荆轲刺秦王”的壮美等,都能给受众带来精神享受。马克思说:“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求再生产出来。”[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会日趋增加。将汉画档案作为文化产业来开发,挖掘汉画档案凝聚的精神价值,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们精神消费的需要。其次,可以增加经济效益。王旭东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构成部分,经济是文化的组成要素,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6]发展汉画文化产业,对汉画档案馆自身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很必要。汉画档案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要扩大规模,开设多个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展馆,还要创新生产文化产品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若一味地依赖政府拨款,对汉画档案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发汉画档案文化并形成产业,可以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汉画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汉画档案馆利用汉画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不少措施,如提升汉画馆开放频率、创新汉画文化产品等。

首先,汉画档案的管理者与时代接轨,更新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向旅游者、研究者开放,开放频率不断提升。开放频率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大,就更能推动汉画文化产业的形成。

其次,将汉画打造成汉画品牌,将会产生资本聚集和消费导向效应,对汉画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原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强调:“要努力把档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尽量或善于采用新兴的、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文化形式,把档案转化为影响更加广泛的、大众或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以便让它‘传得开’;不管采用传统或新兴的文化形式,都要努力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以便让它‘立得住’‘留得下’。”[7]近几年,汉画馆不惜人力,创造性地打造了不少受民众欢迎的汉画产品,如金箔汉画、汉画文化衫、邮票、明信片、传拓汉画精品等。汉画精品为汉画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领航作用。

但汉画档案文化的经济效益还不够理想,一是汉画档案文化产品零碎不系统,没有形成产业链;二是旅游者的精神需求考虑不到位;三是汉画文化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没有注重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四是汉画产业群还未形成。这些因素影响了汉画档案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三、汉画档案文化产业形成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汉画档案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形成汉画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一)与玉雕企业联手,持续发展汉画玉产品产业

“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通过嫁接融合来提升特色经济的内涵”[8]。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南阳物华天宝,地方文化发展非常繁荣,除了石刻汉画档案文化,还有独山美玉、玉雕厂、玉雕名师等。南阳汉画馆北临市郊的独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载有:“南阳有玉山,山山出碧玉。”这里说的就是独山。独山玉堪称一绝,硬度适中,质地细密,光洁温润,色彩丰富,被誉为“南阳翡翠”,是玉雕的天然资源,也是汉画产业的天然资源。将汉画档案文化融入玉雕产品,不但为玉石的雕琢提供了素材,增加了文化内涵,也为汉画产业的形成拓宽了渠道,使汉画档案文化形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与旅游公司联手,持续发展汉画档案文化旅游业

旅游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方式,是文化消费的热点。汉画承载着汉代文化神韵,能极大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汉画馆作为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已经列入河南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9]。但游客仅光顾汉画馆会觉得单调乏味,难以尽兴。汉画馆需要创新,才能激发游客的兴致。一是可结合南阳地方考古文化,打造汉墓汉画景点,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二是结合紧邻的武侯祠,形成卧龙岗历史文化游览区,让旅游者了解南阳历史文化;三是结合张仲景遗址医圣祠、张衡故里,形成汉代文化、汉代名人游览区,让旅游者感受南阳汉代文化底蕴。

(三)与影视动画业联手,持续发展汉画影视产业

影视动画是最受现代人欢迎的娱乐形式,更是人们向往的精神活动。汉画档案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如“荆轲刺秦王”“蔺相如完璧归赵”“鸿门宴”等,故事人物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与影视动画业联手,以汉画故事为素材,制作影视故事作品,是发展汉画影视动画产业的有效渠道。

总之,具有极大魅力和影响力的南阳馆藏汉画实物档案文化,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开发利用汉画实物档案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这一文化产业,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南阳民俗文化产业
民俗中的“牛”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民俗节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漫画民俗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