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思维导图教学课例(人教版)

2018-01-24詹李梅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610000

地理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导图特征

●詹李梅/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610000)

●庄永红/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610000)

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内容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分区。课标对本节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课标内容解读:对应本节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学生能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辩证思考和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北方地区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大地理分区,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比较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特征和农业的方法;知道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科学观念。笔者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用思维导图(如图1)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有效整理,从而使本节教学流程和需要解决的重难点内容清晰可见。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教学建议清晰明了地展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图1 学科思维导图

二、教学过程

1.调动听觉,拨动视觉,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首先播放描写四大地区景观的歌曲片段,让学生猜测每段音乐描述的是哪个地区。《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上甘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回到拉萨》——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我美丽的雪莲花。《新疆好》——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教师也可以自己唱,更能调动课堂氛围)。接着,播放北方地区景观图片呼应歌曲导入新课。

思路解读:通过音乐、图片,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突出特点有初步认识。

2.男女竞争,轮流展示,“唤醒”已知

教学环节:将班级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组分别派出九位同学,一人一次,轮流在黑板两边分别写出北方地区空白图(如图2)上圈号所代表的山脉、海洋、地形区。在学生书写时配上紧张的音乐,营造竞争氛围(若有平板电脑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平板推送的方式,让学生在平板上完成后提交)。学生完成后,在PPT上一边展示这些地理事物的名称,一边由学生或教师小结,描述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接着,PPT上展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土壤景观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地形区的景观,进而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图2 北方地区空白图

思路解读:北方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区可以通过八年级上期学过的中国地形区、山脉、海洋进行描述,只需回忆其名称,进行归纳。采用男生、女生竞赛的形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唤醒”学生学过的知识。在学生记忆被“唤醒”后,通过归纳让学生学会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方法。土壤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在展示地形区景观图的同时,过渡到土壤的学习,理清北方地区土壤的特征。

3.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思维碰撞

教学环节:根据教师给出的表格(如表1),六位学生一组,每组两位学生负责分析教材第10页活动中一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就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完成表格,对比三座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解决活动的三个问题,归纳出北方地区气候的整体特征和区域内部存在的气候差异。

表1 三城市气温和降水量特点

思路解读: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每位学生都应先有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才会有思维的碰撞。由于每两位学生学习同一个城市,所以思维碰撞的过程刚好也是比较北方地区气候共性和差异性的过程。表格的设计,让三座城市的气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一目了然。所处地形区的加入,也让学生更容易分析出北方地区内部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

4.角色扮演,逻辑推理,破解“真相”

教学环节:学生扮演侦探家的角色,教师将影响自然地理要素、耕地类型、农业类型、农作物、熟制、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如图3)。学生试着用箭头或其它可以表示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形式学习北方地区的农业(实质即为绘制学科思维导图)。春季气温回升带来的蒸发旺盛、降水上雨季还没到来与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春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可由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成因。

图3 北方地区农业分析信息

思路解读:在给出的信息中,农业包含的耕地、熟制都是八年级上期学过的内容,农业类型虽然没学过,但学生能根据耕地类型很好地理解。主要作物没学过,所以在信息中对主要作物的习性给出比较详细的描述。同时给出气温和降水,是希望学生通过构建气温、降水对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的影响,感受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5.思维导图,核理归纳,举一反三

教学环节:学科思维导图(如图1)可以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绘制,结束时让学生再次理顺,也可以在小结时绘制。

思路解读:小结时通过学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自然地理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感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的思想,学会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在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学生地理分析能力以及地理素养。学会学科思维导图后,可以将这种学习方法延伸到中国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三、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六、七、八、九章的第一节标题都为“自然特征与农业”,分别学习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北方地区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地理单元,其中自然特征里包含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农业包含的耕地类型、作物等都在八年级上期中国地理总论中学习过。在教学设计中,为避免“炒冷饭”的枯燥,形式上采用游戏竞争。整堂课地理内容学习中,将着力点放在如何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整理出清晰的逻辑思维:从点开始,由问题串成线,最后形成面。在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学习同时,能理清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生活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能为其它三个地理区域的学习提供方法和思路,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逻辑联系,进而构建整个北方地区的知识体系,完成课堂教学。学科思维导图,除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外,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感受地理学科综合性特点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培育都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张婧婧,孙明霞.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学,2015(20).

[3]顾颂瑶.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广州教学研究网.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导图特征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上厕所为何称“解手”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