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专题研讨

2018-01-23

哲学分析 2018年5期
关键词:集体医学机器人

编者按:人工智能问题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从哲学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期所组三篇稿件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作者对人工智能问题的独到见解。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的《维护人类的尊严——人工智能技术观的思考》一文认为,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不能让机器人的功能全面超过人,不能把机器人当作人,更不能让机器人统治人类,为此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以及人机关系加以必要的约束,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观的导向,人工智能技术万能、天然合理、自主、至上的观点是错误的。东华大学张怡教授的《集体智慧——智能化社会条件下人类合作和共享智能的基本形态》一文认为,自从互联网产生以来,人类的个体智能可以虚拟地连接起来,从而具备更有社会属性的类的智能,这就是集体智慧。智能化社会条件下,集体智慧是人类合作和共享智慧的基本形态。华东师范大学朱晶副教授的《复杂性哲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医学》一文从人工智能医学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医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优势和问题。人工智能医学可以利用海量数据,搜集复杂的特征信息,发掘并识别多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机器学习捕获数据中的复杂与非线性关系,克服还原主义的局限,消除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但疾病过程体现出的动态复杂性和过程敏感性,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和突现特征,使得人工智能医学对疾病和治疗状态的预测和长时段的预测难以实现。人工智能利用相关性所做的预测,虽然准确,但因为因果解释的缺失和路径依赖,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上的医学照料,需要医生具身的临床经验和知识辅助判断。治疗的临床情境的重要性与数据化上的困难,也给当前人工智能医学实现从精准预测到有效治疗带来了挑战。

猜你喜欢

集体医学机器人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我为集体献一计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