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国川治疗风湿病经验

2018-01-23梁国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秦艽痹证风湿病

梁国川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江西 抚州331800

风湿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程长,症状复杂,变化多端,常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风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风寒湿热型

风湿病多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肌肉、关节,使气血瘀阻而发病。《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载:“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痹证有风、寒、湿、热之差异,治疗也应根据证型分别采用祛风、散寒、清热、除湿之法,结合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病案1:患者,女,43岁,2016年6月15日就诊。主诉:6月8日搬住新房,因通风较差,地墙潮湿,天气炎热,用自来水洗澡,夜卧湿地逐渐引起周身沉困,手足不灵活,头重,特来找余诊治。查体: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头重,四肢关节酸胀,周身有沉重感,舌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风湿(湿偏重);治疗拟祛风除湿散寒。拟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 g,独活10 g,细辛5 g,炒苍术10 g,白术10 g,炒陈皮8 g,秦艽12 g,炒白芍15 g,桂枝10 g,茯苓15 g,炒薏苡仁30 g,生半夏8 g,8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6月17日二诊:患者周身沉重、关节酸痛好转,但精神较差,纳呆,舌苔薄白腻,脉濡。上方去细辛、秦艽,加白豆蔻10 g,炒厚朴8 g,神曲10 g,续服8剂,每日1剂。服药后,全身不适症状消除,恢复正常,病获痊愈。

按语:患者平素身体结实,因长夏季节,久卧湿地,风湿浸淫,外流注经络,内湿困脾胃,以致周身沉困,关节酸痛,头重,纳差,以羌活、独活、细辛、秦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半夏、苍术、白术、茯苓、陈皮、白豆蔻、薏苡仁健脾祛湿,白芍、桂枝调和营卫。诸药合用,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服药后,诸症改善而痊愈。

2 痰瘀痹阻型

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气血运行不畅,津凝为痰,痰浊蕴结,痰瘀之邪深经入骨,久则血凝气滞,经络痹阻不通,出现疼痛,关节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细涩。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案2:患者,女,56岁,因“双手指关节肿痛近1年”于2015年10月25日就诊。主诉: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呈梭状,在县医院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X片显示手指关节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变。曾多次服用布洛芬、吡罗昔康片及激素药,未见明显好转,找余诊治。查体:患者两手指关节轻度肿大,酸痛,有畸形,手指僵硬,活动不利,舌苔薄白腻,脉濡细。辨证属风寒湿邪蕴结,深入筋骨,流注关节,经络受阻。治疗以祛风寒湿痹,搜风通络,益气活血。拟黄己乌桂汤加减:黄芪30 g,桂枝10 g,寻骨风10 g,细辛5 g,制川乌10 g(先煎),制草乌10 g(先煎),僵蚕10 g,胆南星8 g,芥子8 g,全蝎6 g,大蜈蚣1条,地龙10 g,防己8 g,秦艽15 g,陈皮8 g,赤芍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1月10日二诊:上方服用16剂,患者自觉疼痛症状减轻,但手指关节肿大、畸形如故。效不更方,续以上方20剂。12月2日三诊:手指肿大、疼痛有好转,以上方去全蝎、秦艽、防己,加仙茅10 g,淫羊藿10 g,连服20剂。12月23日四诊:手指关节活动好转,关节肿大畸形明显改善。苔薄,脉濡,以上方去蜈蚣、胆南星,加骨碎补,续服20剂。2016年1月14日五诊:患者除手指遗留轻度畸形外,疼痛、肿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恢复。嘱其天气寒冷时,用温水洗刷,加强手指关节功能锻炼,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着痹”“骨痹”“筋痹”范畴。《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病因病机是外受风寒湿邪侵袭,久而致肝肾精血虚弱,致经络痹阻,气血凝滞,留连久着,病邪深入筋骨,导致肝肾受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筋骨失养,形成小指关节肿胀呈梭状,屈伸不利。治疗以黄芪、当归调理气血;秦艽、寻骨风、防己、川乌、草乌、细辛、桂枝祛风湿,温通经络;胆南星、芥子化痰;更以蜈蚣、全蝎、地龙搜风通络;川乌、草乌祛寒湿之痹痛,必须久煎;加仙茅、淫羊藿、骨碎补、何首乌补肝肾;但蜈蚣、全蝎有毒,不宜久用。因痹证顽固,治疗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自如。

3 气血肾督亏虚型

痹证的发生主要因人体正气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痹证日久,气血损伤,脏腑亏虚,此乃正虚邪恋,因此临床治疗以益气固卫,和营养血,补益肾督。本证型多见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病案3:患者,男,45岁,2015年在广州打工,腰痛连及右下肢酸痛麻木,不能行走。广州某医院CT检查提示:第3、4腰椎及第4、5腰椎椎间盘突出较严重,建议手术治疗。因拒绝手术,于10月25日找余诊治。主诉:在外地打工,长时间弯腰,过度疲劳,引起腰酸痛,连及右下肢麻木,步履不便。查体:腰部疼痛至右下肢放射性酸胀麻木,轻度跛行。因劳倦所伤,外邪深入筋骨,气血阻滞,引起腰腿酸痛,舌质暗红,苔薄,脉和缓、紧。辨证:肾督亏虚,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治疗以补肾壮腰,益气活血,通络除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50 g,当归10 g,白芍15 g,桂枝10 g,狗脊15 g,桑寄生15 g,续断片10 g,独活10 g,徐长卿10 g,伸筋草10 g,川牛膝10 g,地龙10 g,蜈蚣1条,醋乳香10 g,制没药10 g,五加皮1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11月5日二诊: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减轻,仍有腰酸,行走有轻度跛脚。上方去制乳香、制没药,加仙茅10 g,淫羊藿10 g,杜仲10 g,续服10剂。患者腰酸,右下肢麻木等症状消失,行走如常,嘱其不要过度疲劳,注意体位,返回广州工作,至今未复发。

按语:腰椎间盘突出证属中医“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中医认为,元阳不足,气血亏虚,导致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劳动过度,长时间弯腰体位,致瘀血内阻筋骨,气血运行失调,外感风寒湿邪,邪阻经络,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不通则痛”。西医认为,本病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松弛膨出或破裂,从而压迫周围组织,使局部神经根水肿,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今用中药黄芪、当归、白芍、桂枝补气血,和营卫;独活、桑寄生、牛膝、徐长卿、制乳香、制没药祛风湿,活血止痛;续断、狗脊、杜仲、仙茅、淫羊藿壮腰脊,温补肾阳;地龙、蜈蚣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调补肾督、祛风除痹、温经通络之效。

4 结语

风湿病的病因复杂,症状变化多端,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辨证准确。案例1属风湿浸淫,湿邪重着濡滞。因初病邪实,以祛邪为主,重用祛风除湿,佐以燥湿健脾。案例2风湿痹症久而不愈,痰瘀交阻,正虚邪恋,以及案例3,劳倦所伤,则需重视扶正,标本兼顾,治疗时应重视益气血,和营卫,补肝肾,温肾阳。有痰瘀者,则行瘀祛痰,佐以祛风湿,温经通络。病情顽固者,一定要加虫类药,搜风通络,虫类药善于走窜,能引药直达病属。风湿病久痹不愈,必须坚持治疗,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当,用药精准,定能达到预期疗效。

猜你喜欢

秦艽痹证风湿病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青海正品小秦艽与代用品管花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乌头对寒、热痹证大鼠痛觉敏感干预作用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风湿痛喝秦艽粥
秦艽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