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华侨农场史》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8-01-23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侨办侨联华侨

晓 雾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北京 100007)

2018年3月1日,由中国侨联与国务院侨办联合推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负责组织协调编纂,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海南、江西、吉林七省区侨联及84个华侨农场参与编写的《中国华侨农场史》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出席并讲话。

乔卫副主席在讲话中着重指出,《中国华侨农场史》全面反映了党和国家关心、帮助归难侨的历史;全面记录了广大归难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改革史与成就史;全面体现了做实做细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时代要求;全面秉承了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自觉坚守学术规范。他指出,长期以来,从中侨委(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前身)到国侨办和相关省区市侨办一直担负着华侨农场领导职责,在华侨农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深刻体现了侨务部门服务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切实为侨服务的宗旨意识。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作为本书的主要编纂者,本着客观还原历史全貌、自觉坚守学术高度的态度,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使《中国华侨农场史》的编纂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他强调,华侨农场改革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部分农场和归侨侨眷仍然面临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下一步,侨联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与侨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继续做好侨界脱贫攻坚工作,开启华侨农场的发展新征程!

《中国华侨农场史》撰写设想源起于2012年底,2014年全面启动,经过近4年的努力,这部获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汇集众多力量编纂而成的史书终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华侨农场史》由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全国人大华侨委副主任董中原任总主编,全书共298万字3000余幅图片,分八卷七本。《主卷》宏观分析了华侨农场的缘起与建立、体制改变与国家的扶持、生产经营与社会结构、体制改革与转型、现状与发展前景、作用与贡献。《广东卷》《福建卷》《广西卷》《云南海南江西吉林卷》四卷是分省的个案研究,记载了84个华侨农场的发展历史。《政策法规文件卷·地方文献资料卷》则将零散和逐步消失的资料集中起来,及时抢救了大量宝贵资料,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图片资料卷》则收集了大量华侨农场的历史图片。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项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华侨农场历史与现状的重要成果。

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魏长宝总编辑、国务院侨办国内司许友滋副司长致辞,本书执行主编侨研所理论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介绍了编纂情况,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暨南大学教授张应龙、北京理工大学刘国福教授,以及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原筹备办主任巫乐华,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会长谢小建,国侨办国内司原副司长宁活义,国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副校长赵健作了发言。会上还播放了全国“和谐发展华侨农场”示范单位福建省赤港华侨农场宣传片并举行赠书仪式。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主持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还有中国侨联及各地侨联、侨办干部,部分华侨农场代表、专家学者近50人。

猜你喜欢

国侨办侨联华侨
我的华侨老师
海归李钢:“红杉人”民族魂“侨联”中国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许又声任国侨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