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肾虚血瘀”论原发性痛经病机

2018-01-23温利丹马建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经行肾气肾虚

温利丹,马建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142)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月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常痛引腰骶,或者行经末期经净后短期内小腹坠痛隐痛,影响日常生活者。需经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亦谓之功能性痛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由于调查方法不同,其发病率为20%~90%[1],成为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9%,原发性痛经者占53.2%,痛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2]。因而诊治原发性痛经对改善女性个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机进行新探讨,提出其病机主要为“肾虚血瘀”。治疗以“补肾活血”为主要治则,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论其病机如下。

1 肾虚为发病之根本

1.1 肾气不足,冲任失调

原发性痛经起于初潮后,起初即痛经或行径1~2年后出现痛经,按照《内经》中女性生长发育特点,此期正是肾气盛、天癸至的时期,若此期出现痛经,应考虑肾气与天癸的功能。肾主藏精为冲任之本,天癸之源。

《女科经纶》曰:“月水全赖肾水施化。”傅青主亦云:“经水出诸肾。”只有肾气充实,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宫经血才能按时满溢。《妇人良方大全》云:“肾气全盛,冲任流通。”肾气不充,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则胞宫经行失畅。清·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肾为水火之宅,内寓元阴元阳,肾之阴阳能调节全身各脏腑阴阳的协调平衡,使机体无寒热之偏。若肾之阴阳失调,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寒则血脉凝滞,热则血黏稠瘀,致经行不畅,可见本病的病机本虚而标实,究其本源多责之于肾虚。《圣济总录·室女月水来腹痛》有:“室女月水来腹痛者,以天癸乍至,荣卫未和,心神不宁,间为寒气所客,其血与气两不流利,致令月水结搏于脐腹间,疠刺疼痛。”这一论述阐明行经初期,天癸初至,心肾之间尚未达到正常的调济水平,寒凝胞宫、胞络,致使气血不畅发为腹痛。究其根本原因是青春期女性肾气不足,冲任气血调和能力较弱,对于经期及经行前后的急骤变化不能疏通调达,致使发生痛经。《傅青主女科》曾云:“妇人有少腹病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3]”以上论述均强调“肾为其本”的首要意义。

1.2 脾肾阳虚,气血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生理功能全赖脾阳维持,而脾阳根于肾阳,肾虚则命门火衰,不能上暖脾土,必致脾阳不振。另外肾水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加重脾阳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得以运化,气血生化乏源,精亏血少,冲任及血海空虚,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再者气血不足,经血不盈,脉道涩滞乃至瘀血,气虚血瘀,“不通则痛”,导致痛经的发生。正如《读医随笔》所云:“凡人气血犹源泉也,盛而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宋·齐仲甫《女科百问》说:“血气盛,阴阳和,则形体适本。或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营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

现代医学认为,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和病理主要与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子宫收缩异常等有关[4]。子宫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的增加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前列腺素F2a(PGF2a)增高,而前列腺素E2(PGE2)下降时疼痛加剧。研究发现PGF2a可刺激子宫收缩,而PGE2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当PGF2a异常升高时子宫过度收缩,引起子宫血流不足,子宫肌肉组织缺血,刺激子宫的自主神经疼痛纤维而发生痛经。这与痛经“不荣则痛”的中医理论是相符合的[5]。

2 血瘀为病机关键

原发性痛经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导致肾虚肝郁,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水湿不得以运化,湿聚体内,从寒则化为寒湿,从热则化为湿热,无论寒湿或湿热与气血相搏结,导致气血瘀滞,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瘀血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治疗当以“通”为主。

2.1 气滞血瘀

青春期女性天癸始至而未盛,肾精亦未完全充实,母病及子,肾水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疏泄失畅。冲任血海既需要肾气的濡润又依赖于肝血的调节,肝血调节失职则血瘀滞胞宫,“不通则痛”。正如《傅青主女科》有“盖肾水一虚,则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土木相争,则气必逆,故尔作疼”[3]。对于经水未来腹先痛的病因,《傅青主女科》云:“经欲行而肝不应, 则抑拂其气而疼生。”傅青主认为肝气郁滞,气郁而火不化乎,肝属木,喜调达恶抑郁,“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满不能内藏,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肝郁至极而化火,经行不畅而痛生,经色紫黑为水火两战之象。故傅青主认为治疗经前腹痛不仅要大泄肝火去其标,更要补肝血舒肝气,方选宣郁通经汤。方中既有补血养肝之品,如白芍、当归,又有活血解郁止痛之药,如郁金、香附、栀子等[6]。《张氏医通·卷十妇人门上·经候》云:“经行之际……若郁怒则气逆, 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遇经行则痛而重。”同样强调肝郁气滞、血行瘀滞在痛经发病中的病机。

2.2 湿瘀互结

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阳虚之体容易内生寒湿。加上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胞脉空虚,容易招致外邪入侵。若经期或行经前后久居阴湿之地,贪凉饮冷或感寒淋雨,外寒之邪侵入人体,无论外寒还是内寒伤于下焦,客于胞宫,以致寒凝经血,血行失畅,不通则痛。如《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一调经门》:“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蓄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这一段阐明了感受寒凉后大小络脉出现一种收缩痉挛状态,是以发生痛经[7]。

若阳盛体质,湿从热化,湿热之邪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胞宫,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子宫、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致使经行腹痛。《医林改错》中有“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阳盛体质者,肝郁日久容易化火,邪热内盛,热伏冲任,灼伤津血,瘀血阻滞,热瘀互结,阻滞脉络气血,是以发生痛经[8]。

综上所述,无论寒湿还是湿热,寒、湿、热之邪均可与血搏结,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而发为痛经。

3 典型病案

李某,女,23岁,2015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3年。患者于2012年因经期受凉淋雨出现经行腹痛,随后每于月经第1~2天腹痛剧烈,痛引腰骶部或外阴,疼痛呈刺痛,得热疼痛减轻。平素手足不温,食用寒凉食物容易腹泻,月经周期35~40 d,经期2~3 d,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经前乳房发胀,经后缓解。目前月经第1天腹痛再次发作,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曾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可暂时缓解,远期疗效不佳。未婚未孕,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经行腹痛。患者经行初期,肾气尚未充实,肾精不足,故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少。患者不宜食用寒凉之品,属脾胃虚寒之体,容易内生寒湿,加上经期受凉,外寒与内寒交结,寒气客于胞宫,经血运行不畅,故辨证属肾精亏虚、寒凝血瘀,治宜补肾活血、温经止痛。患者正值经期腹痛,以艾附暖宫汤为主方加减:艾叶6 g,香附15 g,吴茱萸3 g,肉桂6 g,丹参15 g,川芎10 g,益母草15 g,白芍15 g,川断15 g,醋延胡索15 g,炒白术15 g,共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方中艾叶、香附暖宫温经散寒,吴茱萸、肉桂温经散寒。由于患者脾胃虚弱,当归容易致泻故改用丹参,且“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连同川芎、白芍、续断、醋延胡索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炒白术健脾止泻,全方共奏暖宫调经、活血止痛之效。

二诊:上方服用后腹痛明显缓解,溏便转为正常。此时月经干净后,正值卵泡发育早期,治疗以滋阴补肾填精为主,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熟地1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茯苓15 g,丹参15 g,怀牛膝15 g,桑寄生15 g,白芍15 g,白术15 g,党参15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全方以补肾养阴为主,佐以养血调经、健脾益气之品,如丹参、白芍、白术、党参。

三诊:出现少量白带,色白质稀,标志着进入卵泡发育后期,在滋阴补肾基础上佐以助阳活血之品,达到重阴必阳,阴阳顺利转化,顺利促排卵。在上方基础上加川断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紫石英15 g以补肾助阳,五灵脂10 g、川芎10 g、山楂15 g、红花5 g以理气活血促排卵。再连服7剂,未出现排卵期腹痛等不适。

四诊:进入月经前期即黄体期,治疗以补肾助阳为主,佐以疏肝理气促进经血顺利排出,以右归丸+宣郁通经汤为基础方加减:熟地10 g,丹参15 g,赤白芍各15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茯苓15 g,党参15 g,川断15 g,菟丝子15 g,鹿角片10 g,巴戟天15 g,香附15 g,郁金15 g,柴胡6 g,7剂水煎服,每日2次。

五诊:月经来潮给予艾附暖宫汤口服,痛经明显缓解,如是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半年痛经未再发作,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均恢复正常。

4 结论

肾虚是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基础,是形成血瘀的前提条件,而冲任气血壅滞是造成原发性痛经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肾虚血瘀”是引起原发性痛经的病机,临证遣方当以补肾调周为本,从血瘀论治。采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舒肝活血、温经散寒、清热祛瘀等中医治则,临床辨证治疗多可取得良好收效。

猜你喜欢

经行肾气肾虚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经行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赶走”肾虚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透视“肾虚综合征”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金匮肾气片处方分析
经期为何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