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竹种黄杆京竹的栽培管理与应用建议

2018-01-23李冬林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5期
关键词:竹种竹类竹鞭

●李冬林(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153)

●叶子卿 张文豹(南京滨江公园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153)

●孙戴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153)

竹类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历来是人们吟诵、咏歌的对象。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大范围地区能够生长的常绿阔叶树木的种类较少,耐受严寒的更是少之又少。竹类是终年常绿的景观植物,也是北方城市景观和乡村绿化的优选树种。文献研究表明,不同竹类对冬季严寒的耐受程度不同。而黄杆京竹(Mc ClureZ.p.Wang et N.X.Ma)就是一种形态优美、抗寒性强、四季常青、适于在北方种植的优良景观竹种。

黄杆京竹不仅形态优美,更重要的是其幼笋味道鲜美,产量高,集观赏、食用于一身,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作者通过近年的栽培试验,基本摸清了本种的生物学特性,掌握了该竹种的引种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供生产单位参考。

1 形态特性

竿高达9m,直径4~6cm,幼竿被白粉及柔毛;节间长达39cm,竹竿为金黄色;竿环中度隆起,高于箨环。箨鞘背部黄色,常有绿色纵条纹;箨耳淡黄带紫,系由箨片基部向两侧延伸而成,边缘生繸毛;箨舌宽,拱形或截形,紫色,边缘生细短白色纤毛;箨片直立或开展,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小枝具叶2或3;叶片长约12cm,宽约1.4cm,基部收缩成3~4mm长的细柄。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主产浙江安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

2 引种栽培

2.1 竹林地的选择与整地

由于散生竹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可选择丘陵岗地或低山造林,但多风的山口或低洼地不宜造林。适宜的土壤为酸性至中性土壤(pH4.5~7.0)。以土壤深厚(50cm以上)、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和透气性好的土壤最为适宜。

整地应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劳动力合理安排整地的时间和方式。一般应该在移竹前一年的秋、冬季节进行。对山坡地可采取带状或块状整地,全垦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对土壤进行全垦,深度以30~45cm为宜。整地时要清除妨碍竹类生长的石块、树根和塑料等异物,整地深度以30~35cm为宜。整好地后即进行开穴,宜深不宜浅。适宜的开穴规格为长1.0m、宽60cm、深50cm。挖穴时最好心土与表土分开存放。栽植时,先将表土填入穴内,然后将母竹放入穴内,分层填土,压实,上面覆盖一层松土,呈馒头状。

2.2 母竹的选择与挖掘

移竹前应该首先选择合适的竹园。母竹的质量是竹林速生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母竹不仅容易成活,而且容易成林,劣质的母竹不宜选用。母竹要选生长健壮、分枝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鞭根健全及鞭芽饱满的年轻竹株,一般以2~3年生的年轻竹较为合适。母竹的径级不宜太大。

对于散生竹来说,挖掘前首先要判断来鞭和去鞭的走向。竹子最下盘枝的方向往往与竹鞭走向一致,所以鞭根的走向主要根据竹林最下盘枝的方向确定。挖掘时,首先找到竹鞭,然后在母竹来、去鞭的两侧按照一定长度截断。一般按来鞭30~35cm、去鞭40~45cm的长度截取。截断竹鞭后,在竹鞭两侧深挖,挖出母竹。注意挖掘时不要摇动竹竿,以免损伤竿柄和地下茎连接处,影响成活率。母竹挖好后,保留下部4~6盘分枝,削去竹梢,并用草绳捆扎竹鞭,防止水分散失。移竹和运输途中,若条件允许最好带少许宿土,以免幼竹失水,影响成活率。

2.3 母竹的栽植

母竹运到林地后,应立即栽植。最好随起随栽,提高成活率。合适的造林时间以竹子处于休眠期或基本处于休眠阶段为好,最好的季节是早春或冬季,雨季造林前若遇干旱要进行适当灌溉。造林密度掌握在每亩(667平方米/亩,下同)50~75株为宜。

栽植前在定植穴内可进行适当施肥。施肥的种类以有机肥为好,如常见的土杂肥、鸡粪、猪粪或菜饼等均是很好的有机肥,但要注意发酵后使用。土杂肥每亩用量2 500~3 000kg。如施饼肥,每穴施0.5~1kg,并要求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放在底部用新土隔开。栽竹的深度要控制好,以宜浅不宜深为原则,一般以原入土深度再深3~5cm为准。若栽培过深则容易造成积水,不利于鞭根生长。

3 抚育与管理

3.1 松土除草

新建竹园,地表裸露,容易滋生杂草与灌木,因此新建竹园最主要的抚育内容就是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要全面松土除草3次以上。尤其是生长季节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防止杂草与幼竹争水竞肥。松土除草以除早、除小、除净为原则。幼竹发笋期尤其要注意保护,防止牲畜、野兽破坏,及时挖出有病虫害的幼笋,保证健壮竹笋的生长。

3.2 间作套种

对于新造幼竹,为防止恶性杂草入侵,可以采取以耕代抚、间作农作物的方式进行抚育,既可以促进幼竹生长,又可以增加收益。间作农作物以豆类、苜蓿等低矮作物最佳,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间作中药材。间作农作物不宜选择消耗肥力过大的和高秆的作物,如块茎类作物及高秆的玉米、芝麻、高粱等,以免影响幼竹生长,事倍功半。

3.3 护笋养竹

笋就是竹的前身,没有笋就没有竹,因此保护竹笋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产量的关键之一。新造幼竹要挖除病笋,其余竹笋要全部保留,以竹林的经营目的来合理进行幼竹的抚育。若是以挖笋为主要经营目的,留笋数量要稍多些;若是以观赏为目的,则要适当除笋,保留合适的密度,以保证竹林营养空间。

3.4 合理间竹

竹林进入成年以后,地上立竹数量逐渐增加,空间愈加狭小,影响成年竹的正常生长;另外,密度太大,生长纤细,容易遭受雪压,因此,竹林进入成年之后要进行适当疏竹。竹林单位面积的立竹数量主要由经营目的、竹种特性及立地条件等决定。对于观赏竹林而言,一般留存160~200株为宜;对于笋用竹林,一般每亩地留存70~80株为宜。竹林采伐的季节要避开生长季节。

3.5 合理施肥

竹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营养,而竹叶、残留的竹兜、根系分解缓慢,大多数处于不可利用的状态,而且总是失去的多,补充的少,因此,有必要进行林地的营养补充,确保竹林健壮成长。新造幼竹在栽培时,可以在栽培穴内施入迟效的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等,也可以通过兼种绿肥来提高竹林营养。对于1~2年生的成竹,则可以适当地进行追肥,以补充幼竹发笋及竹林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

施肥时一般是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春季主要为新发竹笋补充营养,提高幼笋生长量;秋季施肥主要为母竹补充营养,为来年发笋生长作好准备。常用的肥料有尿素、过磷酸钙、硝铵、碳铵及硫胺等,也可以选用农家有机肥。施用方法可沟施或穴施。开沟时围绕竹根周边开深沟,深25~30cm、宽10cm,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踩实即可。

3.6 病虫害防治

黄杆京竹的病虫害较少,观赏竹林很少染病。常见的病害有竹竿锈病、竹黑粉病、竹丛枝病及枯梢病等;黄杆京竹的主要虫害有竹笋夜蛾、竹笋蝇、竹象虫、竹蝗和竹青虫等。具体防治的时候要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一旦发现要及时进行防治,防止扩大蔓延而影响到整片竹林的安全。除了加强营林措施外,可采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或80%的有效磷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施或浇灌竹地,消灭竹林害虫。

4 应用与建议

黄杆京竹是园林中优良的观赏竹种。竹竿和竹枝全部为硫黄色,色泽鲜艳,深受人们喜爱。经过作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发现该竹种形态优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并能够耐受一定的低温气候条件,在我国长江以北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1 黄杆京竹适于北方城市居住区及街区广场绿化,丰富当地的常绿树种资源。竹林不仅常绿,同时竹子还具有利用地下茎繁殖、生命力极强等特点,具有其他阔叶树种无法比拟的特性。一旦竹林栽培成功,依靠发达的地下茎吸水,耐旱性很强,一般后期管养十分方便。所以,在北方居住区或城市广场种植竹子无需精细化管理,粗放管理即可达到永久享用的优点,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4.2 黄杆京竹是优良的观赏、笋用两用竹种,适于在我国北方城市郊区或乡村绿化应用。在北方,天气严寒常常是制约树种选用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黄杆京竹能够耐受一定的严寒条件,完全可以适应北方恶劣的气候条件。同时,种植本竹可以实现生态、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并获得民众的喜爱。

4.3 适于单位、机关或公园建设游赏性专类园。我国竹类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株型、高低、色彩变异较大。其中不乏有景观优美、色彩鲜艳、适应性强的优良观赏竹种。黄杆京竹就是一种性状特异、极具观赏价值的优良竹种。利用其枝叶常绿、竹竿金黄的特性,高等学校、机关团体或科研单位可以将其用来园区绿化或景观改造,形成竹类专类园区,城市植物园、森林公园和大型居住区也可以布置竹类园区,使其成为一个很好的游赏性专类园,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性教育基地。如南京的仁恒翠竹园、山水华门别墅区、中航樾俯公馆等著名的高端住宅区就是本竹种成功应用的典范。

猜你喜欢

竹种竹类竹鞭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2种主要蚜虫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