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皮动物幼兽常见疾病的诊治

2018-01-23陈新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兽医局河北唐山0636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病毛皮红细胞

●陈新(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兽医局 河北 唐山 063600)

毛皮动物养殖产仔多、成活率高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幼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最高,降低幼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提高养殖效益,现将毛皮动物幼兽常见疾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脐炎

1.1 发病原因

脐炎多因仔兽出生后断脐消毒不严、护理不当、产床污染或仔兽互相吸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

1.2 症状

脐炎一般表现局部症状,脐带残断脱落,断脐处有少量湿润、鲜红色分泌物,病程稍长的形成糜烂脐炎,常继发全身症状,严重时,导致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1.3 治疗

症状轻者按外科方法处理,剪断脐带残端,彻底洗净,涂上龙胆紫或碘酊,用青霉素在脐孔四周皮下封闭。已形成脓肿的,需切开排脓;有全身症状的,要配合进行全身治疗。

2 红爪病

幼兽的红爪病主要是母兽怀孕后期体内缺乏VC所引起的。

2.1 临床症状

出生1周内的幼兽易发生红爪病。发病初期较轻微,以后逐渐严重。最初发现脚掌有轻度充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脚掌水肿,四肢水肿,关节变粗,趾关节及趾垫皮肤高度紧张、潮红,尾部亦水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前、后肢及尾部末端形成溃疡和龟裂。

患病仔兽发出尖锐的叫声,到处乱爬,头向后仰,似打哈欠,吸吮乳头困难,易使母兽患乳房炎。

2.2 预防

妊娠后期将VC溶液混饲料中喂服,每天1次。产后5天内每天仔细检查仔兽,发现患病要及时治疗。

2.3 治疗

投给3%~5%的VC溶液,每只每次1mL,每天2次,用滴管滴入口腔,直到水肿消失为止。

3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在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较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病幼龄动物多发,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秋季多发,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不到位的养殖场容易暴发流行。

3.1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10天,患病幼兽被毛杂乱,尖叫不安,腹部多数有胀气症状,肛门常带有污浊的粪便,幼兽粪便中常见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颜色多样,有绿色、黄绿色、淡黄色或褐色等,有时可见粪便中有气泡和黏液。剖检胃肠道主要为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壁变薄,黏膜脱离,肠管内常有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

3.2 治疗

改善饲养管理,排除不良饲料,使母兽和仔兽能吃到新鲜、易消化、营养全价的饲料,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大肠杆菌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可做药敏试验来选择高敏感药物或几种抗菌素联合使用,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感染与外界寄生虫、吸血昆虫及蚊蝇等传播有关,近年来发现有7日龄幼兽发病,可能是垂直传播的缘故。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一般呈隐性经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在血液中大量繁殖破坏红细胞。

4.1 症状

临床上表现可视黏膜苍白、黄染,高热,食欲减退,被毛杂乱,逐渐消瘦,呼吸困难,部分幼兽有呕吐、腹泻现象。剖检可见血液稀薄,血凝不良,肝脏肿胀、黄染。该病在夏、秋季节发病率高,除独立发生外,细菌感染时也容易继发附红细胞体病。

4.2 治疗

全群用 10%的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按每千克体重0.5g拌料饲喂,连喂5天。用VB6、VC等辅助治疗。

毛皮动物幼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防重于治,注意饲养环境对幼兽机体的影响,保证温度舒适,定期投喂多种维生素,及时清扫粪便,按时驱虫免疫,发现病兽马上隔离治疗,做到以上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毛皮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体病毛皮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