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病虫害防治(1)

2018-01-23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1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1期
关键词:灌根颗粒剂多菌灵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瓜蒌病虫害防治(1)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1 病害

1.1 炭疽病

1.1.1 症状 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锤形斑点,渐变为黑色圆形斑,有时有晕圈和同心轮纹,干燥时,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正面生粉红色粘稠物或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茎蔓和叶片受害,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变黑色长圆形病斑,稍凹陷。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呈褐色圆形凹陷斑,凹陷处常龟裂;潮湿时,生粉红色黏稠物。幼果受害,畸形或腐烂,严重时落花、落果、烂藤、烂果,以初夏和秋季严重。

1.1.2 病原 有性态为(Glomerella cingulata Var.Orbicularis Jenkins,W.et Combs.),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自然条件下少见。无性态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et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异名为[C.lagenarium(Pass.)Ell.et Halst]。

1.1.3 防治 选无病种根和种子,播种前用50%的多菌灵200倍液浸种4~5小时,清洗后在清水中浸泡44~46小时,然后播种。块根繁殖断面用草木灰蘸一下,然后种植;或用50%的多菌灵200倍液喷洒,晾干后种植。棚内及周围不种植其他瓜类作物,并及时防治害虫。盛花期至长果期是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应重点用药防治。从出花期就开始喷药,每隔约7天喷1次,轮流用药,连用3~5次。选用25%的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25%的保鲜克1 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的百菌清800倍液、80%的大生1000倍液、10%的世高(敌萎丹)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4天喷1次。药剂防治注意轮换使用。

1.2 蔓枯病

1.2.1 症状 为害瓜蔓。发病初期节部产生油浸状褪色裂纹,并分泌胶脂。病情严重时,蔓上裂纹部位出现爆裂,主蔓基部裂开口还会流出灰、红色胶状液体,俗称“爆血管”;侧蔓裂开后,产生白色油状物。部分植株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长;重者全株死亡,蔓干燥后赤褐色。

1.2.2 病原 瓜类蔓枯病(Didymellsbroniae)、西瓜壳二孢(Ascochyta citrullium Smith),见于安徽、浙江等地,属半知菌亚门。主要发生在6~8月份,种植过密,施肥不足,管理初放发病较重。平均气温18~25℃、相对湿度85%以上时易发病,高温加重病害。

1.2.3 防治 选耐热抗病品种,并在无病田块上种植。主要用药时期在入梅后的6月底、7月初和入秋后8月上、中旬。发病初期用药灌根或全田喷雾,隔3~4天后再用1次,以后视病情而定。土壤消毒用高锰酸钾400倍液,用量400千克/亩。种子消毒用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萌芽期用25%的丙环唑乳油全田喷施(包括棚架)。于雨后气温约20℃的晴天进行,铲除越冬菌源。药剂可用80%的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的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40%的杜邦福星乳油800倍液、5%的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也可用75%的百菌清(达科宁)800倍液。藤蔓上有明显的蔓枯病病斑(如流脓胶)时,则用10%的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倍液,用毛笔涂茎。注意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1.3 枯萎病

1.3.1 症状 枯萎病是一类幼苗期从根部侵染维管束内的全株病害,染病植株多从开花结果期,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开始陆续出现症状。

1.3.2 病原 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p.cucumerinumOwen,属子囊菌门镰刀菌属。

1.3.3 防治 用抗枯宁喷洒、灌根或浸种。喷洒抗枯宁750~1 000倍液,苗期至生育中期喷2~4次;灌根时用同样浓度,于苗期和成株期各灌1次;浸种时用750倍液以浸没种子为宜,浸种8~10小时捞出,晒干后播种。苗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的世高水分分散颗粒剂1200~1500倍液淋根,每株约300mL,防治1~2次;或者在幼苗各伸蔓期每株用250mL高锰酸钾溶液灌根,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药剂须在播种前处理或苗期施药才会有一定效果,若田间已发病,用药效果较差。

1.4 白粉病(白毛病)

1.4.1 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至秋季霉层上产生散生小黑点,是设施瓜蒌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苗期常造成瓜蒌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生育期造成挂果畸形。

1.4.2 病原 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etChen)和瓜单囊壳[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属子囊菌门白粉菌目。

1.4.3 防治用50%的可湿性硫磺粉、石硫合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的三唑酮(百里通)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的氟硅唑(福星)乳油4 000倍液、50%的醚菌酯(翠贝)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50%的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雾防治。生产实践,做到药剂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1.5 霜霉病

1.5.1 症状 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生,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1.5.2 病原 古巴假霜霉菌 [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etCurt.)Rostov.],属假菌界卵菌门霜霉。

1.5.3 防治 用喷洒保护性药剂预防,烟雾剂以45%的百菌清烟雾剂效果较好。

1.6 病毒病(花叶病、“笼头病”)

1.6.1 症状 老叶叶色黄绿相同,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皱缩变硬而脆,呈花斑状;新叶狭长,皱缩扭曲。侧枝生长无力,呈倒挂,植株生长严重抑制,节间缩短,出现“笼头”;花器不育,难于坐果。主要是通过蚜虫、飞虱、蓟马、螨、跳甲等传播。

1.6.2 防治 种子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约40分钟。苗期开始,每20天喷施1次3%的植物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连喷2~3次。及时消灭蚜虫及其他媒介昆虫。4月下旬和10月下旬是蚜虫迁飞时期,采用灌根或喷雾法。灌根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g,兑水5kg,每株滴根100~200mL。喷雾用 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7500倍液,后期用0.36%的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喷雾时要全面均匀地喷叶背。整枝前,用1%的肥皂水和 0.03%的稀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洒防治;台风过后,用4%的嘧肽霉素+圣农素+盐+醋,或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的植病灵1000倍液、2%的菌克独克水剂26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喷1次,连用2~3次。

(待续)

猜你喜欢

灌根颗粒剂多菌灵
关于颗粒剂登记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4种杀虫剂灌根对设施甜瓜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6种杀菌剂灌根防治马铃薯炭疽病药效试验研究
加工过程对柑橘罐头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