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赣疆青年

2018-01-22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7期
关键词:驼队新丝路米拉

原本堆满库房近2吨的红枣,不到一周就销售一空,米拉迪力·麦麦提阿伍拉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看到家乡的特产如此受欢迎,他觉得再累也值了。

米拉迪力是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和150多名大学生创业者联合成立“新丝路创客驼队”。他被誉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赣疆青年”,并获得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拍完微电影卖切糕

米拉迪力1993年出生在新疆和田策勒县,高中考取了浙江金华的“内地高中班”。独自踏上异乡求学路,他来不及滋生离家的伤感,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他惊讶于家乡和这里的巨大差距。为了适应内地的生活,他尽可能地多结交朋友,主动向身边的师生学习。当他给朋友讲述家乡时,大家对神秘的新疆着实好奇。那时候他就想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

高中毕业后,米拉迪力考取了江西科技学院,来到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南昌工学院进行一年的预科班学习。很快,米拉迪力就和来自天南地北各个少数民族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大家成立了“南工民族俱乐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社会更多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恐砍人事件发生后,米拉迪力发现自己走到街上,坐在公交车上,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躲着他。米拉迪力很痛苦,一小撮新疆分裂分子让社会对新疆和新疆人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他早就有一个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他要拍一部微电影,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新疆。

为了把自己和其他民族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生活展现给更多的人看,米拉迪力决定以民族大团结为题材自编自导微电影。他来回四处奔波几个月后,找到了52个民族的同学参演。从编写剧本到电影拍摄,他和团队成员逐步摸索,经过100多个日夜,一部名为《做梦都想》的微电影成功杀青。2014年6月3日,在学校举行的首映式上,800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作为导演的米拉迪力上台讲话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电影上线一个星期,点击量就超过500万次。

拍电影的日子里,米拉迪力家中寄来的切糕成为大家争抢的美味。电影杀青后,米拉迪力就和3个小伙伴准备卖切糕,要把新疆最好的特产展现给大家。

米拉迪力返回家乡和田,和食品厂签合同、打样、办证、做检验,而在内地的同学们开始设计包装,做营销方案。几个月后,“木拉迪切糕”问世。第一批货100多箱切糕很快送到南昌。货到的那天晚上,他们没敢睡,天刚亮,就冲向南昌的“洪城大市场”推销切糕,还带着“木拉迪切糕”参加了中国亚欧博览会。第一个月,他们卖切糕挣了15万元,半年挣了50多万元。

“新丝路创客驼队”,新疆现代故事的讲述者

后来4个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南昌阿布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新疆特产。然而,生意并不好做,他们开始关注并研究竞争对手,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都有新疆籍大学生在售卖新疆特产。米拉迪力想,如果把这些人联合起来,而不是当成竞争对手,那会是一个很强大的团队。

2015年3月,米拉迪力发起创建了“新丝路创客驼队”,希望把全国销售新疆特产的大学生聚合起来,资源共享,一起发展。开始,还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加入“驼队”?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当年5月,米拉迪力借助社交网络和“新丝路创客驼队”团队的力量,48个小时就帮杭州站成员的30吨滞销伽师瓜销售一空。很快,加入的创业者越來越多。经过半年多的发展,他们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等47个分站,拥有100多家公司和店铺,不少人已注册成立了公司。

长春站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买买提明·麦图迪通过努力,生意越做越大,替父亲还清了生前欠下的20万元债务。他联合长春6所高校销售清真食品,在联盟高校内做到10分钟配送到货,同城也只要两个小时,为家乡107户乡亲拓展了销售渠道。

湖北站的业务也扩展到当地5所大学。作为阿达西(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当家”,湖北站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陈金磊采用全新的私人定制模式销售新疆特产,半年销售额就突破200万元。

米拉迪力他们已开发出如戒烟葡萄干、瘦身巴旦木等“脑洞大开”的产品,并在2017年3月推向市场,“驼队”也因此获得了第8项发明专利。米拉迪力说:“我们不是新疆特色产品的搬运工,而是新疆特色产品的创新生产者、新疆现代故事的讲述者。”他们正在开发的APP是“新丝路创客驼队”的市场销售核心,将来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每一粒葡萄干、红枣、无花果从生长初期到拿在手中的全过程,包括主人是谁,长在哪颗树上,以及背后的动人故事都能在网络上一一呈现。

“新丝路创客驼队”是一群蕴藏着无限创造活力的大学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凭借有创新性、有故事和人情味的产品,打造新疆特产品牌,为家乡传播正能量,在互联网上续写丝绸之路古老商客驼队的传奇。

在米拉迪力的创业路上,让公众去了解新疆的初心从未改变,他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让大家记录在新疆生活的点滴。2016年暑假,米拉迪力发起的“中国好网民·百名大学生说新疆”的微博话题,得到了全疆近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并登上微博社会话题榜榜单23名、点击率超过1000万。他们把一幕幕展现新疆人民生活、人文、历史、社会等正能量话题的照片呈现于社交网络,通过不同的镜头把大美新疆诠释得淋漓尽致。

米拉迪力曾经在“全国高校新疆文化周”上设计了一个快闪活动:联合30所高校的新疆籍大学生,同一天同一个时间发布同样的微信内容,微信头像设计成“疆爱进行到底”,9张照片是新疆最有特色的风景和人文图片。没想到效果惊人,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统计了一个数据:快闪活动仅仅一个小时,参与人数超过了20万。很多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新疆籍留学生都参与进来,米拉迪力说,这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强烈愿望,要宣传新疆,告诉社会一个真实的新疆,不希望对新疆有误解。

“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连接起全国的新疆创客

这次文化周活动,让米拉迪力认识到,新疆最好的特产是全国各地的新疆籍大学生。于是,由新疆网信办牵头,在江西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米拉迪力倡议成立了“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吸纳了“新丝路创客驼队”、“新疆新丝路众创空间”、“喀什创客空间”等255家新疆团队,江西科技学院众创空间等20家江西院校创客团队,北京车库咖啡等5家内地创客空间及30家孵化基地共计310家首批入驻。

2016年1月,启动仪式在江西科技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疆创客代表齐聚校园。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上海、武汉、长春等地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成长故事。青年闽商黄昌辉依靠网络的力量,带动新疆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希望将新疆巴州尉犁县达西村打造成西部“淘宝第一村”;年轻的90后花纹设计师阿不都西提·阿不德列依木将艾德莱斯绸花纹重组并注入时尚元素,让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在新疆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于炯的带领下,新疆大学生实训基地已入驻大学生工作室30多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有18家……

米拉迪力尝试做的这一切努力在慢慢改变新疆,也在改变他的家乡。米拉迪力的家乡地区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当地的农户们不懂营销,面临农副产品积压的农户们一筹莫展。米拉迪力联合“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在网上发布了关于新疆和田大枣的十年众筹计划,为合作农户赠送了价值5万多元的选枣机,帮助农户提高收入,而投资者将连续10年每年收到一斤一级红枣的回报。众筹计划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取得了成功,不仅帮助家乡人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新疆人的勤劳、善良和诚信。如今的米拉迪力,也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公益目标:要在毕业之前扶助100个孩子上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驼队新丝路米拉
新丝路
米拉的豁口
米拉雪山
亮相古都:“中晟时尚之夜”欢迎晚宴在西安举行
泾阳茯茶重走丝绸之路
连南踏上“新丝路”
此时
把赞美送给米拉
如何走进《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