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产业结构变迁对内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发

2018-01-22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空心化增加值产业结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00871)

一、香港经济发展60年来的五个重要阶段

根据香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转口型贸易”经济转向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型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发展迅猛。制造业、消费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比例为:24:22:10:15,其中,制造业规模最大。

第二阶段是1967-1975年左右,由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香港制造业的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原来单纯的“外贸加工”转向“自主制造”。前述四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为:27:21:7:17。

第三阶段是1976-1985年,前五年增长速度超过11%,后5年增速有所下降,达5%左右。前述四大行业增加值结构为:22:23:8:16。

第四阶段为1986-1998年金融危机时,前五年增长速度超7%,后8年增长速度不到4%。数据显示,1994年时,港人均GDP达2万美元,令香港迈入国际发达城市行列。前述四个行业增加值比重为:6:25:9:25。

第五阶段也即1997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到2018年,得益于紧邻内地的优势以及WTO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上含纽约、伦敦在内的三大最重要的金融服务贸易中心之一。2000年前述行业增加值比重为6:26:10:24。

2001年受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以及境内外地缘冲突不断的影响,香港经济增长受到打击,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负增长,近10年来增长维持在2%—3%的水平。

二、香港产业结构变迁的逻辑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0多年前,依托独特区位优势以及 “自由港”政策,香港航运业崛起,成为世界各国与亚洲经济联系的贸易往来窗口。不过,只是承担转口运输功能的结构也暴露出香港经济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不强。

第一阶段,美苏争霸导致世界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内地廉价的生产要素和自身积累的航运优势,港加工业迅速发展提升了制造业竞争优势。

第二阶段,战后德国、日本和台湾的制造业也纷纷崛起,香港面临的国际竞争对手增加,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令到低附加值制造业难以为继。

第三阶段,香港顺势将传统加工业转移到珠三角,利用当地成本优势以及香港崛起为亚洲第一大航运港的服务优势,香港发展起了国际运输服务贸易业的跨区域合作优势。

第四阶段,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竞争格局进入以创新科技为角力场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休戚与共”的进程。而香港对此未做长期布局,其除了金融贸易及中介服务业以外就是零售消费行业,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大型科企的缺失显露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贫乏。

三、香港产业“逆变迁”对内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发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香港没有捕捉到世界发达区域产业调整的信号,一味沉浸在原有产业优势的良好感觉中,在美、德、日纷纷借助新兴科技助力本国制造业、打造国际品牌之际,香港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 “逆变迁”。

产业“逆变迁”,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跟上产业转移的方向,错失将先进技术引入到产业变革中,在原有优势产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无新的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接续上,从而导致GDP增速下滑、区域竞争力不进反退的现象。

香港产业出现“逆变迁”,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洞察并跟进各国产业发展向“制造业回归”的新的趋势。

香港当前单一的产业结构损害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的地位,造成其在科技领域竞争力乏善可陈、人才流失严重、地价畸高的局面。幸运的是,香港政府已意识到该问题。当下,香港正借助各种力量改善产业结构。

首先,产业变迁有自身规律。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变化,产业转移先是从一产转向二产,然后再转向三产。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占到GDP 70%以上就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然而,这一规律并不完全正确,它只看到了经济体进入发达阶段后的结果,而忽略了产业链分工中,一产和二产的作用,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一产、二产作支撑、单纯为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的发展是基础不牢的,最终会出现 “制造业空心化”。

第二,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发达地区务必要清醒认知“制造业≠低端产业”,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与否恰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体现。国内珠三角、长三角某些发达城市曾一度提出“腾笼换鸟”计划。但除深圳之外,多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增速放缓局面。

第三,需要关注的是,近两年来,我国工业增速回落,尤其是工业投资增速回落,从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的对比来看,制造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最新数据显示,内地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是负增长6.1%。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中制造业直接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显示大家不愿意在国内投资制造业了,而是走向了国外,这或进一步加剧国内制造业空心化。

最后,需要警醒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仍欠发达,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地成本较低,发展制造业一方面可解决当地就业,另方面能促进当地税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空心化增加值产业结构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乡村振兴视野下贫困山区村庄空心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