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疗效研究

2018-01-21李秀红苏金磊马红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2期
关键词:灌流肾功能血液

李秀红 苏金磊 马红玲

(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心内科,新疆 哈密 839000)

慢性肾功能衰竭于临床较为常见,且多按照血液透析的方案进行治疗。而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可以发现,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更会促使其生活质量持续下滑[1]。目前,将血流灌注与血液透析相联合的方案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已于临床得到推广。本文就对其具体疗效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66例(均为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所接诊病例)。按照随机选择的方式,于组内抽选33例,单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为对照组,余下33例患者则需要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从患者组成上可知,对照组由男性20例,女性13例构成,年龄44~77岁,中值(56.34±2.09)岁。而观察组则由男性18例,女性15例构成,年龄42~78岁,中值(53.82±1.99)岁。综合对以上数据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于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方面按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进行3次治疗,选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透析中将血流量控制在220 mL/min左右,单次透析治疗约4 h。而观察组则本次研究期间,则需要额外结合血流灌注进行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单次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流量控制情况均需要与对照组保持一致。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3周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2-3]:综合观察本组患者恢复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若在治疗后,癫痫、抽搐以及抑郁等症状均消失,且C反应蛋白水平处于正常状态,则评定为显效。若治疗后,各方面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评估为有效;若治疗后,各方面症状均未得到缓解,且存在有更加严重的情况,则评估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期间,两组患者所涉及到各方面数据都按照SPSS19.0进行处理,结合百分数对计数数据实施表示,按照卡方加以测定,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结合统计可以发现,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3.93%(31/33),其中20例表现为显效,11例表现为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2.73%(24/33),具体涉及到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9例,(P<0.05,χ2=16.177)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慢性肾功能衰竭于临床的病发率也存在有明显涨幅。针对该类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属于目前处理该症的主要治疗方案。而通过观察实际治疗情况可以发现,在该治疗方案下,虽能对患者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善,而观察可知,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甚至记忆力降低等并发症,促使其综合治疗效率偏低。

在血液透析治疗下,可针对患者血液中小分子物质进行清除,而对于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则相对较低,也正是基于该方面因素,使得该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在血液灌流治疗下,则能充分对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实现对大分子物质的有效清理,起到对各类并发症预防的效果。同时,早在邓新[4]报道中已经指出,按照血液透析与血流灌注相联合的方式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能实现对该部分患者代谢平衡的有效改善,促使其代谢水平恢复正常,更可以达到对炎性反应抑制的效果,帮助受损神经系统得到恢复。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就采用上述两种方案联合治疗的方式对3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进行治疗,经由统计可以发现,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下,能实现对临床对于该部分患者治疗效率的有效保障,促使其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进而达到促使其尽快恢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灌流肾功能血液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内科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临床透析及感染护理预防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