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妇概述

2018-01-20杨柳李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孕产妇高龄胎盘

杨柳 李妍

(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沈阳 110014)

2013年全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并在2015年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实施的这段时间里,我国高龄孕产妇的比例更是不断上升,危重孕产妇比例明显增加。如何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儿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龄孕妇的概念

1958年国际妇产科联合协会以年龄≥35岁的孕妇称高龄孕妇,目前各国已普遍将年龄≥35岁的妊娠列为高龄妊娠。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受高等教育及社会地位的提高,晚婚、晚育的妇女有所增加。

2 高龄孕妇所占比例

2011年我国孕产妇分娩年龄构成中,高龄孕产妇占所有总孕产妇的10.1%,其中 35~39岁的高龄孕妇占8.3%,≥40岁者占1.8%。2013年底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4年高龄孕产妇占分娩产妇的12.2%。2015 年底“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实施,2016年上半年,高龄孕产妇人数比例达到19.9%,目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妇女竟有60%以上为>35岁,而>40岁者更有一半以上。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人数将继续快速增长。

3 高龄孕妇自身特点

高龄孕妇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有一些社会地位、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但这些条件并不能降低随着生育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3.1 不孕症与流产率明显增高卵巢因素是生育力决定因素,即卵泡数量的减少和卵子质量的下降。卵母细胞数目自胎儿期达到顶峰,育龄期原始卵泡以1000个/月的速度快速减少,37岁以后明显加快,至更年期剩余原始卵泡数量已<1000个。30岁妇女每个月经周期妊娠率为20%,38岁降至13.2%,而>42岁妇女妊娠率低至6.6%。卵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异常,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形成非整倍体胚胎,继而发生种植失败和自然流产。

卵巢以外生殖器官的老化及疾病是生育力下降的次要因素,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以及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都将明显增加。这些因素将导致生殖道解剖的异常及宫腔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胚胎着床,增加流产率以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2 妊娠合并慢性疾病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患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风险增加,妊娠后生理的改变如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胰岛素抵抗等,对孕前老化器官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导致器官超负荷运转,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这些与年龄相关的产科合并症即使在孕前检查证实健康孕妇中仍然高发且凶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孕产妇死亡率在年龄>35岁以后明显增加,而>40岁孕产妇风险更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胎盘早剥和手术产并发症。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2016年上半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30.6%,大部分原因将归咎于高龄再生育所带来的产科并发症。

3.3 瘢痕子宫再生育的困境独生子女政策后近二十年,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居世界首位。前次剖宫产造成的子宫瘢痕可能导致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首次剖宫产出现术后粘连、损伤盆腹腔脏器、切口憩室甚至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其病情极其凶险,危及产妇生命。

3.4 围产儿结局不良卵子质量下降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形成非整倍体胚胎,除发生自然流产外,存活胚胎发生出生缺陷,如21-三体综合征在35岁妇女中上升到1/350,在49岁女性中发生率高达1/25。由于子宫胎盘血管硬化、胎盘功能的下降以及因各种并发症被迫提早结束分娩导致医源性早产,围产期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猜你喜欢

孕产妇高龄胎盘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