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0例效果观察

2018-01-20颜世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口

颜世彬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肿瘤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一般急,患者的病情常常比较重,多是由结石的嵌顿、胆囊管的梗阻等因素而导致,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多是实施手术治疗[1-2]。本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6~70岁,中位年龄为(44.34±1.89)岁,患者的病程为18 h~8 d,平均病程为(3.85±0.21)d;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7~69岁,中位年龄为(44.23±1.97)岁,患者的病程为19 h~9 d,平均病程为(3.88±0.24)d。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疾病情况等资料差异性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的部位选取患者的右肋缘下的切口或者直腹肌,胆囊的切除方法为逆行的或者顺行的。对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将气管置入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体内,使患者保持脚低头高的姿势,术中,多使用三孔法或者四孔法,之后将腹腔镜置入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体内,对患者的腹腔给予仔细的探查,明确患者的病情,待对患者的胆囊周围的粘连进行分离的时候,可以使用撕拉的方法或者电凝的方法,当完成分离之后,充分暴露出患者的胆囊,注意避免患者的胆总管受到其胆囊结石的影响,当患者的胆囊的张力过大时,一般不可以对其进行夹持,需对其进行一定的减压处理,当发现并且确定患者的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之后,给予夹闭处理,并将患者的胆囊切除,完成对患者的胆囊切除之后,由于多数患者常会发生出血,应对患者给予一定的电凝处理进行止血等。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纳入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当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中,有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症状,有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症状,实验组中,无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症状,有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症状,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例数与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几年来,我国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严重危害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创伤比较小,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等,而且,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更高,患者的手术耗时常常短,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并且积极保护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胃肠功能等[4-5]。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分别为(40.21±12.04)min、(29.65±10.24)mL、(18.32±7.21)h、(5.05±1.0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71.24±15.98)min、(77.35±14.57)mL、(38.67±9.25)h、(9.06±2.32)d,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可见,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耗时,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康复。

表1 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指标效果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的差异明显

组别 手术耗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恢复排气时间(h) 住院天数(d)对照组(n=30) 71.24±15.98 77.35±14.57 38.67±9.25 9.06±2.32实验组(n=30) 40.21±12.04* 29.65±10.24* 18.32±7.21* 5.05±1.01*

而且,本研究中的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有4例发生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组间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而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看出,患者术后不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 俞海波,陈海川,肖竣,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对比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7):573-575.

[2] 陆深泉,冯春善,黄英武,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16-518.

[3] 刘超,张磊.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评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678-1681.

[4] 吕永祥,吴雄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32-33.

[5] 于浩,黄弘,许东,等.PTGD联合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5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2):962-964.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切口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