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外伤性脾脏实质

姜 薇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放射科,辽宁 鞍山 114100)

脾脏组织质地较脆,在腹部外伤中较易受到损伤引起脾脏断裂、出血或者脾脏包膜下血肿等,因其血运丰富,常伴有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脾破裂占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20%~40%[1]。CT做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不仅对患者没有损伤,而且能迅速准确的明确脾脏的损伤位置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经CT检查的疑似脾破裂患者61例,探讨其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CT检查的疑似脾破裂患者共61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8例;年龄9~71岁,平均(42.3±8.6)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9例,高空坠落伤15例,外物打击伤11例,刀刺伤4例,挤压伤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美国GE128层螺旋CT检查,常规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5 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盆底部。可疑患者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碘佛醇100 mL经高压注射器以3 mL/S静脉推注,推注25 s后行动脉期扫描,推注70 s后行静脉器扫描。考虑有其他器官损伤的同时行损伤部位扫描。患者收入院后进一步行手术或者腹部穿刺检查确诊并验证CT扫描结果。

2 结 果

2.1 CT扫描结果:经普通CT扫描确诊患者47例,其中2例CT表现典型患者死亡,45例患者入院后经手术或者腹部穿刺确诊;7例可疑患者及5例阴性患者行增强CT扫描确诊10例,入院后经手术或腹部穿刺1例确诊为脾破裂,1例确诊无脾破裂。2例普通扫描可疑患者死于严重颅脑损伤,未经进一步确诊。

2.2 CT扫描表现

2.2.1 普通扫描表现:通过普通CT扫描,确诊脾破裂患者47例。根据脾损伤分型又将其分成完全性脾破裂、中央型脾破裂和脾包膜下破裂三种。本组中完全性脾破裂12例,普通CT表现为脾脏外形不规则的增大,脾实质内可见条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的轮廓模糊的不均匀密度减低影,CT值>30 Hu,脾脏、左肾和左结肠旁沟周围可见不均匀密度影,部分患者脾实质内可见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中央型脾破裂11例,普通CT表现为脾实质内见局限性圆形或者卵圆形的低密度、稍高密度或者混杂密度影,脾脏呈边界不清的增大;脾薄膜下破裂21例,表现为脾包膜下见弧形或者新月形的高密度或者混杂密度影;混合型破裂3例。

普通扫描可疑患者7例,2例CT表现为脾脏轮廓模糊,外侧缘不锐利,余未见明显异常;5例CT表现为脾脏轮廓模糊,左结肠旁沟见积液影,左肾筋膜增厚,余未见明显异常。

2.2.2 增强CT扫描表现:中央型脾破裂患者3例,增强后正常脾脏呈现不均匀强化,破裂口及血肿区无强化,表现为相对低密度,增强后病灶显示更加清晰;脾包膜下破裂7例,增强后脾实质强化明显,而弧形或者新月形的血肿区不强化,脾实质和血肿的密度差异增大。

3 讨 论

脾脏是腹部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和储存血液的重要功能,血运极其丰富,但脾脏本身组织较脆,是腹部损伤时最容易受伤的器官[2]。由于脾破裂的患者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严重者可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多无法配合检查,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腹部穿刺检查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例较高,并且无法准确计算出血量,难以指导下一步治疗措施的选择。彩超虽然能预估出血量,而且无损伤、简单、快捷,但受腹部积气及患者体位的影响,使诊断正确率下降[3]。C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脾破裂检查方法,它不仅简单快捷、无损伤,而且不受腹部脂肪、肠道气体及腹部辅料等因素干扰,诊断准确率高。本组61例患者中,2例CT可疑患者因死亡未能证实是否存在脾破裂,只有1例患者经临床确诊无脾脏损伤。

脾脏损伤出血后,新鲜血肿的密度稍高于或者等于脾脏的密度,但血肿的密度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逐渐溶解,同时由于呼吸运动及肠蠕动的影响,血肿中血红蛋白减少、水容量增加,血肿密度会逐渐降低,陈旧性血肿变为低于脾实质密度区,CT平扫既可识别[4]。增强CT扫描能更加精确的显示脾脏的损伤程度,是普通CT检查重要的补充手段。众多文献指出增强CT扫描能清晰显示平扫时与脾实质密度相等的撕裂口和血肿,进一步提高脾破裂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对于普通CT怀疑或者条件允许的CT确诊患者都应行增强CT扫描[5]。本组中普通CT扫描有7例可疑患者及5例阴性患者行增强CT扫描后确诊10例。

脾脏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一旦脾切除后血浆中IgM效价下降,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使机体感染性增加,因此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平稳的患者,主张采取保守、保脾的治疗方法[6]。CT普通和增强扫描能更加准确的评估脾破裂的损伤部位及程度,而且在后续的治疗中通过复查CT能准确的观察到出血量的变化,评估二次出血的概率,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本组中有16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CT扫描对脾破裂的诊断快速、安全、准确,能更加确切的判断脾脏损伤部位,评估脾脏损伤程度及出血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查依据。

[1] 黄智,林成业,刘璋,等.探讨外伤性脾破裂CT平扫征象[J].罕少疾病志,2015,22(5):24-27.

[2] Matsuda Y,Sakamoto K,Nishino E,et al.Pancreatectomy and splenectomy for a splenic aneurysm associated with segmental arterial mediolysis[J].World J Gastrointestinal Surg,2015,11(5):1116.

[3] 杜升军,刘彦宁,高亚洲,等.多层螺旋CT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6):854-856.

[4] 顾伟光,高雪峰,杨井,等.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9):2653-2655.

[5] 明建中,刘涛,相呈县,等.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2):247-252.

[6] 刘泽良,朱建方,何伟.外伤性脾破裂147例治疗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2):140-142.

猜你喜欢

外伤性脾脏实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胃癌根治术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