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病人药膳临床应用与思考

2018-01-2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药膳山楂血糖

,,,

随着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糖尿病作为在中国发病率高达11.6%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让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糖尿病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相比于中年、青少年等糖尿病病人,老年糖尿病病人多已退休,可以自由安排生活,为了避免给工作中的子女增加负担,他们的健康意识更强,在寻医问药的同时,采取食疗、运动、理疗等更多措施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而药膳作为将中医食疗文化与烹调经验相结合,将中药材与食材相配伍,兼具较高营养价值及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功能的特殊美食,得到了更多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青睐。

在多年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在与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宣教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了一些病人临床应用药膳的趣事,在此讲述一二,供同道商榷,以期病人受益。

1 老年糖尿病病人药膳临床应用

1.1 糖尿病与“粥” 病人,女,67岁,确诊2型糖尿病5年余,门诊就诊时携血糖监测记录本而来,告知医师其每日早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详询该病人早餐饮食习惯,病人诉其平时负责家中的一日三餐,每日早餐无粥不欢,但“此粥非彼粥”,并非内分泌科医师不建议食用对血糖影响较大的粥类,诸如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芝麻糊等,而是病人自创“多功能药膳粥”。面对医师的询问,病人侃侃而谈,该粥以黑米、薏米、红豆、黑豆、黑芝麻、莲子浸泡后加山药,并配少量白米熬煮而成,烹调技术比较繁杂,口感丰满而醇厚,且上述食材多可入药,具有健脾益肾润肺之功,颇受家庭成员之好评。

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由来已久,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已形成独特的粥文化,几乎所有家庭的餐桌上都会有粥,也是家庭主厨们小试药膳的入手之处。然而对于老年糖尿病病人而言,此类药膳粥虽有一定的食疗功用,但其较高的淀粉含量,以及熬煮久后转变成糊精造成的快速吸收,对血糖影响颇大。通过上述病人的血糖监测记录来看,病人每日早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与空腹及午餐前血糖形成明显的波动曲线,而诸多研究证明[1- 3],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易导致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并会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4],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高,因此,血糖控制的同时应避免血糖波动。

建议该病人可将生山药去皮切块约60 g,与牛奶约100 mL搅拌成汁饮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山药中多种有益的酶及抗氧化成分的作用,同时富含的膳食纤维还可改善便秘,抑制肠道糖类的消化吸收,减缓饭后血糖的升高,从而达到“削峰平谷”,减少血糖波动之效;或将山药单蒸作为主食食用,尤其是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山药中蛋白含量偏低,热量相对较高,作为主食可满足其低优质蛋白饮食的要求;此外,可借鉴糖尿病主食药膳馒头的做法[5],将山药研粉与面粉混合均匀,并可将薏米、红豆等浸泡充分后搅入面粉做成主食药膳馒头,既搭配丰富、口感好,又亦食亦药,防病治病;至于黑米、黑豆、黑芝麻等均可入粥之品,浸泡后配合白米做成药膳蒸饭,作为主食限量食用,亦可丰富糖尿病病人的主食种类,并避免食物吸收过快造成血糖大幅波动,对病人大有裨益。

1.2 山楂的妙用 老年糖尿病女性病人在家中多主动或被动地拥有主厨地位,平素药膳理论掌握与实践操作较多,发挥空间较大。相对而言,对药膳应用亦颇有兴趣的老年糖尿病男性病人,在利用药膳方面有时就不怎么循规蹈矩,而是随心所欲。前几日笔者主管了一位62岁男性糖尿病病人,合并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该病人平素颇为关注药膳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此次因血糖控制差入院,经过住院综合治疗后,病人血糖水平平稳下降,达到控制目标,然某日查房突然发现病人空腹血糖达9.9 mmol/L,详询其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病人诉其观青岛某养生节目后,了解到“五味对五脏”,所谓“酸入肝”,自行推敲之后,联系到自身重度脂肪肝的情况,想到酸酸的山楂,遂于脑海中自发形成理论链接,认为多食山楂有助于消除脂肪肝,且听说山楂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因而餐间额外食用了较多山楂。病人每日对自己的饮食、运动及血糖情况均有记录,自己也发现过多的山楂加餐造成了血糖的升高。此病例并非个例,许多同仁在临床工作中都遇到过有糖尿病病人为求降脂,一味大量进食山楂,导致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情况。

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功效,在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血脂调节、糖代谢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因其富含山楂酸、维生素C、黄酮、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常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用于减肥类及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中。现代研究证明,山楂及其有效部位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促进脂质排泄、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影响其分泌因子、改善高脂诱导的内皮功能紊乱,对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血管内皮损伤、阻止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山楂亦有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抗癌作用,以及增强免疫功能和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等[6]。因此,山楂在药膳中地位卓然,民间有颇多历经验证含有山楂的食疗方,不仅用于食积、腹泻、肥胖,亦可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细菌性痢疾等。然而山楂超过20%的含糖量,在其以酸为主的口味中隐藏颇深,故为诸多糖尿病病人所忽视。老年糖尿病病人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若以山楂入药膳,建议辨证施膳,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者,可配荷叶、薏苡仁、鸡内金等水煎代茶饮,合并高血压病者,可配菊花、决明子水煎代茶饮,若喜生食,建议作为水果于两餐间少量加餐,并注意监测血糖。

2 药膳临床研究与思考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病因比较复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欲过度、体虚久病等,均可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病程日久,阴伤气耗,病久入络,血脉瘀滞。老年糖尿病病人多病程较长,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者多见,亦不乏以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证、肝郁脾虚证等为主者,此外,病人消渴日久常病及多个脏腑,并发中风、眩晕、雀目、胸痹、水肿、疮疥痈疽等多种病症,出现尿频、便秘、胃脘胀闷、肢麻冷痛等多种症状。临床上在运用中药汤剂辨证论治之余,充分使用简便廉验的药膳,可以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获得病人更好的依从性,从而使病人的长远获益更大。如刘为民等[7]采用中药膳食辨证施膳,临床上将59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肝郁脾虚、脾虚湿盛、气虚血瘀3型,以药膳辨证施治,结果发现中药膳食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证明中药膳食治疗糖尿病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治疗措施。杨海侠等[8]亦有研究证明,中医辨证施膳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血脂、中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长期效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药膳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烹饪学和营养学知识,通过辨证施膳,并严格按照药膳配方,将中药材与食材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作用的美食。因此,正确运用中医学理论指导,辨证施膳尤为重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亦不容忽视,在制作药膳之前,务必要结合中医师的指导意见,严谨配方,不可随心所欲,以免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同时,我国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药膳种类繁复,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结合病人血糖情况,选择一些不影响血糖或有一定降糖作用的药膳制作方法,如茶饮、蒸饭、膏滋,而更多行之有效的制作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药膳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应用前景广阔,而如何指导病人正确合理使用药膳,有待于中医学、营养学和烹饪学等多学科通力合作,并加强推广与应用,充分发挥药膳的临床价值,使中医药治疗更好地为临床病人服务。

[1] 杨昊,张莉,李艳.血糖波动与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6):581- 583.

[2] 陈王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824- 3825.

[3] 周作荣,董娟,魏先森,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4):373- 374.

[4] 焦秀敏,武晋晓,张星光,等.血糖波动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1):89- 92.

[5] 黄秋云,廖锦芳,徐君.糖尿病药膳主食馒头制作工艺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7):145- 147.

[6] 于蓓蓓,闫雪生,孙丹丹.山楂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5,13(7):745- 748.

[7] 刘为民,徐艳.中药膳食治疗2型糖尿病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93):200.

[8] 杨海侠,荣华,董荣华,等.辨证施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干预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2,33(12):1596- 1598.

猜你喜欢

药膳山楂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荔枝养生药膳
山楂花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山楂复合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