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途径

2018-01-19张晓霞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途径

张晓霞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不仅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的社会支持体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更有利于中学生积极人格素质的形成,相关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学;健康;教育;途径

在物质水平不断被提升的背景下,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目光放在学生健康的教育上,但是受各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心理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心理教育效果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对学生的心理缺陷以及弱点上,也就是说,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能够被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2.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不足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主要功能是消除心理障碍,中间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积极教育的体现,而不是在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后再对其进行解决。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个体咨询和其他辅助教育方法,教师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局限于预防危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够呈现为主动状态,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中国的高中已经认识到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但他们并不关注现实。大多数学校在课程中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绩也不会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潜力和主动性,使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感受。

二、积极心理学的要点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末,最先兴起的国家是美国,发起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Seligman M。他在研究的过程中,把美德和良性作为研究对象,倡导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要注重积极态度的体现,此外其还对许多其他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素质以及积极力量都是可以被激发的,积极心理学将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取负面心理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为: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以及治疗心理行为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自己和环境中实现最佳的心理功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个性或个性更完美。在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其目标与个人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并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决策系统。该系统既有自我潜在的内部冲突,也有自我提升能力的潜力。

三、优化教育内容和措施

我国教育部已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描述,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意识。此外,对学生教授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健康的主要知识,则侧重于学习、人际交往、教育以及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常识。

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如何让学生学习和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对幸福感进行主观体验,通过幸福感的创造,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积极乐观人格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人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精神健康不仅是疾病的不存在,也是个体的最佳适应和全面发展,注意内在潜力和平民性。心理健康评估的进行能够对人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更多的反映,这也从侧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了凸显。积极心理学认为,具备健康心理的学生要具有以下的特征: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自信心,能够保持适度的个性张扬,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积极的情绪体驗,愉快开朗的、积极的情绪,如乐观、满意等;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目标及其优点和缺点的积极评价。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心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个体性格的不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学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爆笑心理学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