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其带一个“好班”还不如带一个“差班”

2018-01-19尹林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可小芳班级

尹林

背景

十年前,我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连续四次接手新的高二和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前后总共带了四个“差班”,其中还包括一个全校人数最多的大班(74人)。每当接管新的一个班级,一切工作又从零开始,事无巨细,建章立制,防微杜渐,样样得抓。那时候每当安排垫底的“差班”,学校领导就特别惦记我,一定会提前找我谈话,自然少不了一番夸奖,说我是一员福将、善于打反败为胜的仗、工作细致有耐心、点子多,还说平常看着人多、关键时刻能放到关键岗位且能站住脚的却不多等等,接下来就有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等着我。我想做领导有领导的难处,与其撂挑子、硬扛,还不如愉快地接受。再说既然给了机会、给了平台,何不一搏,干嘛要“松手”把机会让给别人,不就是接了所谓的“差班”吗?你不接总得有人接吧?几分钟的心理斗争后,就开始未雨绸缪了,心想只要心中有爱,爱班级、爱学生,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工作起来就会有激情、有热情,就会变压力为动力,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结果新的一学期尚未到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却提前被落实到位。回想起来,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的确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终生难忘,挥之不去。那是我三十年教学生涯中阅历最丰富、成长最迅速、事业成就感最强的一段时光,为我后来担任年级组和教务处全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再创辉煌、再立新功做了铺垫,让我终生受益。

主题

接管一个“差班”,意味着比“好班”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所谓“差班”,其实就是“问题”班级,“问题”班级自然“问题”学生特别多,“问题”学生多,自然杂事多,班风差,“问题”学生往往还是班级的反面带头人,他们心眼多,“情商”高,你得要每天和他们“斗智斗勇”,你琢磨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琢磨你,只要你抓住了典型、抓住了把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不了多久,就会潜移默化地感化他们,“征服”他们,改造他们的“三观”。要做到这些,关键要看你怎样抓典型、树典型,寻找突破口。

事例描述(故事太多,只举两个)

事例一 诚信教育滋养心灵

2002年9月,我担任高二文科班班主任,这是一个74人的大班,接手这个班才一个多月,对班级基本情况还没摸透,对全班学生了解不深,有一天早自习隔壁班级一位女同学带来了我班小芳同学的病假条,病假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患了重感冒,需要请假3天的事由。那时候她家里没电话,无法跟家长电话核实,我当时就追问递假条的同学:“你和小芳的家相距很远,她的假条怎么可能由你来传递?”对方回答是上学路上碰到小芳奶奶后带给的。我想深秋季节,早晨天已凉了,学生六点多就上学,老人一般不会早早起床参加户外活动。我心里琢磨着这里面肯定另有隐情,一定要抓住把柄“对症下药”。她既然得了重感冒,肯定会去医院治疗,何不趁着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顺路去医院看看。有了这个想法,中午下班后就先去医院门诊了解情况,一问得知根本没有叫小芳的患者来看病,这时候我知道小芳撒谎了。第二天小芳按时到校上课但没上课间操,我问:“你不是患重感冒了?怎么病没好就来了?”她说:“请假多害怕耽误功课。”我又问:“找医生看了没有?”“看了。”“在哪看的?”“县医院门诊。”“开药了还是打点滴了?”“打点滴了。”“昨天我去医院问了医生,点滴条上怎么没有你的名字?”“我用了我爷爷的名字。”“你爷爷不跟你同姓啊?”“同姓。”医生说:“昨天看病的患者中没有和你同姓的,这你怎么解释?”这时她不吱声了。问家长的联系方式也不告诉,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当天下午我把她父母请到了学校,从中了解到了四个没有掌握的基本情况:一是没感冒,请假一整天上网吧了;二是父母在外县,家庭监管不到位;三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就是留守“儿童”;四是父母每月给200多元零花钱,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看来问题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上。我虽然跟家长交流了意见,并随时保持着沟通,但是效果不明显,小芳仍然说话不诚实。半个月后又旷课一天,问原因,吞吞吐吐,干脆去家访,她说家里这会儿没人,爷爷奶奶一大早去了清真寺,还没回家。但我还是去了,结果爷爷奶奶都在,谎言再次被戳穿。经过多次撒谎后,我把重点放在诚信教育上,从侧面了解情况,得知她以前经常在上学途中直接去网吧上网,而这些情况家里人从来不知道,以前的班主任只知道她请假次数多,但不知道啥原因。我特别关注她,而她并不“领情”,之后还多次撒谎,但被一一戳穿。经过一学期的耐心教育,我发现她喜欢被表扬,于是就多鼓励、多表扬,和她敞开心扉做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她感化过来了,成绩明显提升,做人也诚实了,还懂得帮助别人,自信满满。如今大学毕业后早已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经常来信汇报工作业绩,令人欣慰。可见我当初的细心、耐心挽救了“网迷”。

事例二 爱心教育润物无声

面对一个七十多人的大班,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加上之前两届文科班成绩在全省垫底,把学校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绝不轻易认输。上任伊始,主题班会、家访、高考誓师动员会、竞选班干部、安排值周班长、明确班干部职责、召集班干部会议、住校生会议、调整座位、合理搭配、“一帮一”结对子、写周记、表决心、排查掌握吸烟、携带管制刀具等违纪行为、制定奖励制度(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生、赞助优等生、个别谈心、心理障碍疏导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感觉用制度管人比人管人效率高多了。这里发生在来自高原牧区同德县的住校生小可身上的转化故事很经典。小可的父母以捡废品换来的微薄收入供养两个儿子上学。可是小可抽烟、喝酒、打架、迟到、欠钱不还、夜不归宿、上课耍小动作,毛病很多,任课老师天天告状。外县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都有家长陪读,而小可的家长是指望不上的,小可高中三年的教育成长全权交给了班主任,家长鞭长莫及。我心想外县的孩子们也怪可怜的,于是乎关爱之心油然而生。有一天早自习上课好几分钟了,环视教室,小可位置空着没人。我直奔宿舍查看,他刚起床洗脸,当场“逮住”,一顿批评教育,然后让他回教室复习。我去小卖部买了饼干,倒了茶水,给他送到教室里,全班同学的目光顿时聚焦到他那里。第二天早晨我又从大街上买了热乎乎的油饼,把他叫到教室门外,我说:“还热着呢,趁热赶紧吃,吃了去安心上课听讲,别捣乱,别迟到。”他说:“早饭吃过了。”我说:“吃了也得吃或者中午吃。”后来还得知他花钱没计划,父母寄过来的生活费前半个月就花光了,后半个月就没着落,从那以后他的生活费一直由我来保管。师生互动,交友谈心,问寒问暖,当成朋友。我用各种方式关爱他,帮助他。一学期过去了,“浪子”终于回头了,他的思想态度转变在班里影响很大,直接带动了班里一大批同学追求进步,孜孜以求,努力拼搏。结果那一届学生很争气,全班上线,上线率达到100%,本科率、上线率全面飙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在当时的高考录取条件下是破了历史纪录。如今那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奔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挥洒着青春与智慧,小可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柴达木某地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差班”不差,我付出了,我成功了,我自豪,我骄傲!

方法策略

高中学生的潜能是可开发、可塑造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主体在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最具体的执行者。身为班主任,守护教育的良心,心中有爱,心灵伟大,怀着敬畏之心,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前人未做的事情,一定会获得成就感。数十年过去了,学生不一定记住任课老师,但一定会记住班主任。你的一份爱心、耐心、细心、诚信、交心、操心、信心、留心、热心、用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你良好的师德师风,一定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标。

分析思考

回想当初,我什么样的班级都敢接,如今我毫不后悔当初的明智选择。接管“差班”,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它催促着我不断砥砺奋进、挑战自我。担任年级主任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只不过是对原有经验的某种“升华”,年级组各项制度创新之所以在学校层面全面推广,归功于过去经验的不断积累。我把我的成功经验不断传授给年轻班主任,我提醒他们说:一开始接了好的班级,终归没好处,因为学生省心,所以你也省心,这样你的大脑就会“生锈”,你的育人水平原地踏步、不会提高,将来带了“差班”,很可能管理不好。如果你一开始带了“差班”,往后再带“好班”,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如今跟我搭档的那些年轻班主任听了我的忠告正快速成长为学校的顶梁柱。

教育理念

关爱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学生,关爱山区孩子,关爱贫困家庭。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小可小芳班级
Half-metallicity induced by out-of-plane electric field o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班级“四小怪”
李小可作品欣赏
Constructing refined null model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igned networks∗
推理:红颜大草莓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求婚
安慰
Tea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