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的应用

2018-01-19莫春梅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莫春梅

摘 要:通过采用创设精彩导入、提出问题串、比喻引导、巧用对比法、强化变式训练、构建概念图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这节教学内容中的概念深入理解,既全面又系统地认识和掌握生物学概念,提升高三复习课的高效性。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出现的概念非常多,有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和基本概念等,平均每节课的教学中都要涉及几个重要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是我们教学中常抓不懈的事情。高三复习课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重复知识点,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概念,应该是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零散的概念系统化,构建知识体系来加深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染色体变异”复习课为例,简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有效教学。

一、创设精彩导入,引出概念

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核心概念,其他概念都是围绕着这个概念来构建的。对于一节课这么多概念,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直奔主题罗列出概念、讲解概念,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概念,而且容易遗忘。所以我认为复习课的导入也是可以很精彩的。例如,播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绿色盲以及21三体综合征等视频,让学生辨別不同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引出概念。播放猫叫综合征的视频,引导学生指出发病的原因,并播放动画展示各种结构变异,更直观地认识染色体结构变异。导入时播放各种相关的精彩视频及动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埋没在繁杂的知识点中,改变复习课沉闷的课堂氛围,还能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简单化。

二、提出问题串、比喻引导,突破核心概念

染色体组概念比较复杂和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实质,怎样突破核心概念才是关键。例如请学生利用磁性贴片教具在黑板上摆出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另一学生摆出雄性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然后提出有关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的问题串:(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果蝇两种精子各有哪几条染色体?(3)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4)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最后通过学生相互讨论、解答问题,教师总结出染色体组概念。通过此方式来突破核心概念,不仅改变概念教学中学生容易死记硬背的状况,还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更形象化,从而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用扑克牌的类比法,即某一种花色的A-K为一个染色体组;粉笔类比法,即红、黄、蓝、白等不同颜色的一组粉笔为一个染色体组;双手类比法,即左手上的五个手指为一个染色体组。(如图1)利用这些类似的比喻,使学生对概念难点的理解茅塞顿开,提高了理解概念的效率。

三、巧用对比法,区分相近概念

对于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教学往往局限于定义的认知,对于概念的内涵没有联系核心概念来引出,只是作为事实来强调背诵。其实多倍体和单倍体是对染色体组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法,将两个相近的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对比,使易混淆的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例如列表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定义、实例、发育起点、染色体组的数目和植株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它们的方法(如图2):关键是要确定个体发育的起点,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称作单倍体。通过概念间的横向比较,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让学生更准确深入地区分相近概念。

四、强化变式训练,迁移概念

学生是否掌握概念,检验标志是能否将概念灵活应用,能否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复习课中创设核心概念应用的问题情境,适当地进行变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对于染色体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变式训练:让学生根据染色体简图,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分裂图,基因型为ABCD、Aaaa、AaaBBb的细胞图来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指出每个细胞内含有多少组染色体组?每组有多少条染色体?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染色体组数的判断规律。(如图3)通过辨别图形,加深了核心概念内涵的深入理解,检验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对于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设计判断题来强化变式训练,例如: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都叫多倍体(F),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F)。通过强化变式训练,不仅有利于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还能更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五、构建概念图,系统整合概念

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学生能将所掌握的概念纳入系统中,则所学的知识就能融会贯通。在复习课中,利用构建概念图的方法能将本节课零散的概念进行有机整合,增加概念间的联系性,以建立更为牢固的概念系统,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所有概念之后,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根据教师给出的关键词语,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出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图,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共同修改、完善成科学的概念图。(如图4)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对学生的课后测评发现,大部分学生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对相关的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合理进行知识迁移,用概念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总之,我们在高三复习课中一定要注重概念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讲评模式,按照学生的学来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穿插互动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

参考文献:

孟凡龙.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8,43(2):25-27.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