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析

2018-01-19潘星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潘星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开始被我国中小学英语老师所熟知。从当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具体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与英语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四维教学设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看得懂固然很重要,但是说得出和听得明白其实更为重要,这也是在过去以及当下英语阅读教学中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育仍然困宥于传统教学圈子里,与时代严重脱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学生和教师都面临考试的压力,所以教学目的还是以应付考试为主,在课程安排上也就更趋向于设置应试类课程。第二,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仍然以学习生词、熟记语法为主体,局限于“阅”,不重视“读”,也就是只要求学生能看得懂文本即可,不会再做深层次的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词汇和文本的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掌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第三,语法、词汇知识过于零碎,每次讲的都不相同,学生学了就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不到东西。第四,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主题没有及时更新,过于陈旧,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第五,英语阅读材料局限于课本,知识层面过浅,长此以往,学生阅读面变得狭窄。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一词于1997年由经合组织首先提出。欧盟于

2005年也提出了欧洲对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架构,并建立起相应的核心素养模型。“核心素养”成为世界教育行业的一大热词。因此,新时代下我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和语言表達能力,学会运用英语与人沟通;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即向学生渗透教材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让学生从中学到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知识,并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有效运用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本文将以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的阅读课文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为例子,以英语阅读教学为着手点,试图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设计一套契合浙江英语教学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案,旨在为英语阅读教育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质”的改革提出一些想法,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二、课堂设计与思考

(一)Warming-up

课前采用的warming up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名字相同但是方法有异,传统方法无非是让学生读写本单元单词,然后再简单阅读课文。但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质”为出发点,首先会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你即将去旅行,你最想去的旅行地点是哪里(Where),为什么你会去那里(Why),如果去到那里你会做些什么(What)。

设计意图:在讲课之前抛出这一系列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和潜在的创新意识,还能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对于课堂气氛也大有帮助。 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再选取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英语表达出他们的设想,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设想之后,可以简单地问一些问题,比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nefits of travel ?(你认为旅行有什么好处?)Which kind of transportation do you prefer to use?(你喜欢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学生在这些问题上一般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所以在warming up中询问一些与课题有关又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又能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想象,这也是“核心素养”中要求的学习能力。

(二)Pre-reading with some questions

Pre-reading也叫预读,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就是让学生通篇把课文看一遍,但仅仅只是局限在阅,而不是在读,这是传统模式的局限之处。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核心素养”要求下,传统的办法必然是行不通的,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就是Pre-reading with some questions。

Pre-reading with some questions应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让学生跟读课文录音两遍,这样能够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的行文脉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进而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以unit 3 travel journal为例,首先是跟读课文录音,第一遍是按原速阅读,让学生小声地跟读录音,并要求他们咬字尽量清晰明朗,不可含混过关。第二遍是有节奏、有停顿地阅读,让学生能够把握课文录音的标准发言,并模仿发音,并且学生通过两遍对课文的阅读,也可以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行文脉络,对于Wang Kun和Wang Wei两人的湄公河骑行之旅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有了大致了解。

Pre-reading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比如①Who takes part in the journal?②Whats their dream?③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river?④What can you se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⑤Is it a difficult journal to cycle along the Mekong river?Why?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应该从简单到难,不因为问而问,而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回答。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应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不论句式多么简单(但实际上越简单越好),可以参考原文但是不要照抄原文。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事实上是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观察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跟读课文录音,可以让他们接触到纯正的英文发音和reading的节奏,在阅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则是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Group work

Group work 即团队合作,传统教学在进行group work环节时,一般步骤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然后讨论问题,最后派代表回答问题。但事实上这种模式并不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其量只是接受问题,回答问题,然而这个环节我们已经在pre-reading进行过了,所以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并由他们自己设计对话和情景,并自行分工。

以unit 3 travel journal為例,课文中一共出现四个人物即Wang Kun,Wang Wei,Da Wei and Yu Hang,故事背景即the Mekong river。首先让我们的学生自行组成四人小组,并让他们分配最适合自身特点的角色,设计一个大约三分钟的对话,最后上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体现“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因为在他们从组建队伍到完成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够培养他们如何挑选队员,如何解决团队内部的人员分配分工问题,如何设计对话最为合理等等,这些都能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并且在无形中就自觉建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品质有很大作用。

(四)Reading training

Reading training即阅读训练,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简单,即教师带读,然后学生分段展示。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注意不是简单地阅读,而是有感情、有节奏地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标准的英文发音带来的阅读享受,提升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而教师挑出课文中比较容易读错的句子,让学生反复练习,不留漏洞。最后可以挑选几位同学阅读几个片段,检验reading training的效果。

设计意图:从Journey down the Mekong的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就应该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既要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想象空间,也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养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总而言之,设计以上英语阅读课程,就是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到四维教学模式。

三、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建议

(一)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培养应该作为第一项。培养核心素养需要以课文、课堂为载体,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第一位,这是基础,如果没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老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气氛,引导学生阅读,教导学生高效阅读,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督促学生进行多元阅读,拓展视野。教师除了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开展课外活动,例如,为学生创建班内英语角,开办英文读书会,以及组织英剧美剧配音表演等活动,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让学生能够享受阅读。

(二)文化品格培养

首先,阅读教学要利用好课程标准的教材。其次,除了标准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文章和资料,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对于阅读材料,可以把高考资料作为一个重要参考点。其次,集体订购一些英文杂志或者报纸,要多阅读国外的原版文章,需要注意的是要选取与高中生英语水平相符、难度相当或者略难的国外刊物上的好文章,这样他们才能既读得懂又能学到东西。最后,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大众主题的美剧英剧,在课余时间给学生观看,通过看剧了解西方的日常生活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一篇文章、一部剧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并研究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并学会包容。学生应通过对语篇结构的把握以及对语言特点的揣摩,真正了解作者的态度以及所想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指导学生学会赏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三)思维品质培养

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做到会提问,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老师会提问,二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提问。阅读完一篇文章,要知道在哪里提问、如何提问,要能够引发学生由浅到深的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时,既要强调批判性思维,也要强调接受性思维,要全面地看,不能一开始就用批判性的视角来审视对方的观点。

(四)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很多学生看不懂文章,单词不认识,就无法培养文化品格,无法培养思想品质,学习能力也无从谈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初一或者高一开始,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化零为整,模块消化。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突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就必须由“知识本位”转变为“核心素养”本位,就必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成为综合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易仁荣.英语阅读中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J].中学英语园地,2016.

[2]孙大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J].英语学习,201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思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应用文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