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2018-01-19张瑞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设计课堂教学课堂

张瑞娟

课堂提问有多种形式,我们常见的有直问和曲问、宽问和窄问、单问和重问及明问和暗问等。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进行思考、交流和总结的有效手段。

虽然在新课标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会学习,他的主体性就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主要阵地,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走向成功!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效果,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激发思考,提问要“趣”。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置的合理有效的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如在教授《春》这一课时,课前先把有关春天景象的短片,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然后提问,片中看到的季节美吗?大家知道是会么季节吗?美在哪?学生被片中美景所吸引,纷纷回答,接着又问,如果让你把美景描写下来,你会怎么写?学生有点为难,初一学生对于景物描写还是有点难以着手的,这时,引入课文:大家来看看,我们的散文大家朱自清是如何写的,大家来学习学习!学生兴趣来了,纷纷找开书本,投入到学习中了。

二、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要“准”。

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都应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展开的,教师应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开展开有效提问,在进一步的教学中验证学生对重难的掌握,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如教学《白杨礼赞》时,针对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作者为什么要礼赞呢?很多同学马上会找出它的不平凡,再针对这一点,进一步提问,作者礼赞中是因为它本身的不平凡吗?这样,能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引到本课的重点: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理解它的象征意义。这个题目的设计就体现出了它应有的效果。

三、要做到因材施问,照顾各层次学生,提问要“有序”。

我们现在的课堂中,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问题。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各个层次的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现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从整篇课文出发,根据学生实际,设置有步骤、有计划的系统性问题,不要把难题一下就抛出来,可以先易后难,有层次、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思考回答,都有收效。如我教学《济南的冬天》時,设计以下问题:(1)济南的冬天好吗?(2)好在哪?(3)济南冬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景物来描绘济南冬天的特点的呢?(5)如何来描写的?(6)从对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是怀着一种怎么样的感情?这些问题的设计是从简单到难,一步步深入的,这样就可以对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前面的简单题目(1)(2)(3)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学生结合课本,能找出答案,能了解本文作者写景的主要特点;下面(4)(5)(6)几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先叫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对于回答中有所缺漏的部分,再请较好的同学进行补充,优等生主要留着解除危机时用,对于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一个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得到了解决。通过分层回答,基础一般的学生能了解文章写作内容,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基础中等的学生在了解写作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本文写景的方法,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基础很好的同学则会学习文中写作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要以多样化提问,来激活课堂,提问要“活”。

课堂提问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填空式、选择式、比较式、扩展式和连环式等。不管哪一种提问方式,它都有明确的目的,紧扣文章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提问能结合文章内容,引起学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水平能力的提升,就是有效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过以下几种提问方式,来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1)填空式,对于一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填空式提问,如《安恩和奶牛》、《童年的朋友》、《卖白菜》这几篇文章都是描写人物的,我们可以设计填空式问题:安恩是一位_______的人;祖母是一位________的祖母;文中的母亲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空格处的内容也是文中人物的特点,通过语段阅读,学生归纳出人物特点,问题也就能回答了,教学目标也就能完成了,问题设置体现了它的效果。

(2)比较式,对于文中有些重点字词的运用,我们可以采用比较式提问来理解。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去咸亨酒店喝酒,在文中第四小节,当别人说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只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的动作“排”字显示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既表现了孔乙己是个规矩人,对酒店分文不少,也体现他想要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可见他的诚实又迂腐的性格,如何让学生理解他的心理,了解他的性格,这里可以进行词语比较,可以让学生试着做几个与排意思相近的动作,如“拿”、“扔”、“甩”等,再让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个“排”字换成其它字好吗?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人物。同样文中后面的“摸”字,也可以进行比较提问让学生理解人物。

除了以上两种,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和节奏进行相应的提问,采用其它各种提问方式,使提问起到实效,激发学生思考,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问”是很重要的。可见精彩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大脑的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还需我们不断去实践、探索和完善!

猜你喜欢

设计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BUBA台灯设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种设计叫而专
写字大课堂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