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及其影响研究

2018-01-19肖倩

考试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由于媒体多任务行为会造成“分心”现象,因此研究者认为它可能会在认知控制、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功能三个方面给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但总体来说,媒体多任务行为对这三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很小。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利用媒体多任务行为增强大学生的认知控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社会情感功能。

关键词:媒体多任务;大学生;认知控制;学业表现;社会情感功能

一、 媒体多任务行为的概念及其测量

随着移动媒体技术的兴起,青少年可以获得的媒体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媒体的持续可用性导致了媒体多任务行为(media multitasking behavior)的不断增加。媒体多任务行为指同时进行多种活动,或在多个活动之间进行转换,且其中至少有一项活动涉及媒体使用。由于媒体既包括传统的信息媒体,如书本、报纸等,也包括移动媒体工具,如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因此,根据媒体多任务行为中所使用的不同媒体种类,可将媒体多任务行为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媒体行为与非媒体行为结合(如,一边吃饭一边打电话),二是媒体行为与媒体行为结合(如,一边上网一边发短信),三是媒体工具本身平台上的多种任务行为(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即时聊天)。

媒体多任务行为的测量以MMI(Media Multitasking Index)来衡量,用媒体使用问卷(Media Use Questionnaire,MUQ)也叫做媒体多任务指数问卷(Media Multitasking Index Questionnaire,MMIQ)来测量。该问卷分为媒体使用情况(每周分别花费在12种媒体上的时间)和媒体多任务情况(当使用某种媒体的时候使用其他媒体的频率)两部分。问卷将主流媒体工具(电视、电脑、手机等)分成12类,再分别请被试估算出自己每周使用某种首要媒体的时间以及在使用此媒体时使用其他某一种媒体的频率,并用“绝大部分时间”(赋值为1)、“有时候”(赋值为0.67)、“很少时间”(赋值为0.33)、“从来不”(赋值为0)来表示。最后用加权平均数对结果进行量化,具体公式如下:

MMI=∑12i=1mi×hihtotal

其中mi即使用第i个媒体的同时使用其他媒体的个数,hi为使用该种媒体所用的周时间(i=1~12)(单位为小时),htotal是使用所有媒体的时间之和,即一周花费在媒体上的总时间。MMI表明在某一特定的小时,同时进行的媒体活动数量。

二、 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是使用媒体进行多任务操作的重要群体,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由媒体多任务行为带来的“分心”现象,如大学生本来打开电脑准备查资料,结果却被有趣的视频吸引而忘记自己要干什么。目前,关于媒体多任务行为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1)大学生的认知控制能力(如能够注意维持稳定并有效地在任务之间进行转换);(2)学业成绩(如主观学习效果及课程成绩);(3)社会情感功能(如抑郁和焦虑)。现有研究的主要假设是,当大学生经常从事媒体多任务行为,他们就会变得习惯于在各种活动之间进行转换,最终失去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能力。因此,媒体多任务行为会导致大学生调节思想和行为的认知控制能力不足,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媒体多任务行为会干扰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功能。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缺乏一致性和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梳理了现有研究结论,整合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三、 媒体多任务行为与认知控制

由于认知资源有限,个体很难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目前研究者关于媒体多任务行为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媒体多任务行为对认知控制存在消极影响,因为经常从事媒体多任务行为会使得他们更容易从当前的主要任务中分心,即“分散注意说”。另一种观点认为,经常在任务之间进行转换会提高他们的任务转换和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即“训练注意说”。

综合目前的研究发现,媒体多任务行为与认知控制是呈负相关的,与“分散注意说”的观点一致。那些经常从事媒体多任务行为的人可能会失去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能力。那些在媒体多任务上得分较高者在滤去无关信息、忽略记忆中的无关信息、任务转换三种认知任务中的操作表现均显著差于那些得分较低者,这说明媒体多任务高分者的注意力可能更加涣散,无法适时分配认知资源。如果长期处于多种媒体刺激下,会使得青少年的大脑一直处于激活状态,这对个体的注意力也有相当的损害。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媒体多任务行为与一些认知控制过程无关,如研究未发现媒体多任务行为与任务转换和工作记忆能力间存在关系。

四、 媒体多任务行为与学業表现

多数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行为与学业表现(具体表现在学术成果、学习态度和行为以及主观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呈负相关。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都证实了这一消极影响。

为什么学生不能专心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进行媒体活动,而是在学习任务与其他媒体活动之间频繁地转换?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两种:(1)媒体多任务行为会取代原本应该花在学业活动上的时间;(2)在学习活动中使用媒体限制了本应用于学习活动的信息处理能力。此外,有研究者发现,任务难度影响学习者的媒体多任务行为,如果当前任务过于困难,被试会更多地转换到其他任务。不过目前的研究还未证实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机制,因此还不能说哪种解释最有效。

五、 媒体多任务行为与社会情感功能

相对来说,关于媒体多任务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情感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但这些少量研究仍旧表明,媒体多任务行为与社会情感功能呈负相关。虽然媒体的多元性和便捷性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开展沟通与交流,但是这种沟通方式反而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Time杂志在2006年对青少年媒体多任务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认为家庭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媒体工具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剥夺了青少年与家人的互动和交往时间,沉浸在媒体任务中的个体往往无法同时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此外,经常进行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大学生幸福感水平较低,甚至会有睡眠问题。如,在控制了个人特质和媒体使用总量之后,媒体多任务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仍然呈正相关。endprint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造成这种消极影响的潜在机制和理论基础,但媒体多任务行为可能通过减弱认知控制、打断和取代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社会情感功能产生干扰作用。

六、 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通过整合现有研究發现,媒体多任务行为对认知控制、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功能确实存在消极影响,但这种消极影响的程度很小。如,有研究发现在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下,学习者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会对与学习无关的媒体多任务行为有影响。具体来说,在困难任务下,元认知水平越高,学生会更少地进行与学习无关的媒体多任务行为;在简单任务下,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不会影响与学习无关的媒体多任务行为。

可见,不能绝对地说媒体多任务行为会对大学生的认知控制、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功能造成了消极影响,也不能单纯地关注大学生是否进行了媒体多任务行为,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使用媒体做了什么,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媒体多任务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如何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当前的学习任务中,并合理地进行任务转换,避免媒体多任务行为对大学生的认知、学习等造成消极影响。

总之,开展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研究有助于建立系统的媒体使用形式体系,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体使用现状制定适宜的使用策略,将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晨,孔繁昌,周宗奎.从一心一意到三心二意:青少年的媒体多任务行为[J].心理科学,2014,37(5).

[2]范宜平,龚少英,王义玮,王祯.学习情境下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的质性研究[J].心理学进展,2016,6(8):914-922.

[3]范宜平,龚少英,王义玮,王祯.学习任务、学习者元认知对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进展,2017,7(7):895-902.

[4]苑新群.大学生媒体多任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5]王义玮.学习情境下大学生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6]杨晓辉,朱莉琪.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操作与个性及不良情绪[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277-282.

作者简介:肖倩,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