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策略

2018-01-19宋志新张明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评教指标体系问卷

韩 荣, 马 玲, 宋志新, 张明军

(新疆医科大学, 乌鲁木齐 830011)

一直以来,学生评教都是高校管理者了解教学状况、查找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日常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1]。学生评教开始于1920年代的哈佛大学,大概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开始兴盛[2]。1980年开始,学生评教在我国陆续开展并逐步推行,如今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价的常规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评教的形式、手段、内容及指标体系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学管理者对学生评教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全面的认识,对评教形式、内容和手段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3]。笔者在2016年4-12月对所在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对学生评教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对评教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收集相关材料和召开座谈会(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教师和学生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发放学生问卷1 200份,教师问卷200份,在全校22个专业的不同年级展开调查研究。回收学生调查有效问卷1 178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1 170份。其中男生522人,女生648人,一年级学生189人,二年级学生284人,三年级学生227人,四年级学生312人,五年级学生158人。回收教师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2%,有效问卷184份。其中男教师83人,女教师111人,高级职称83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20人,未定职19人。以上学生和教师的构成符合我校师生的构成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统计学处理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师生对开展学生评教必要性的认识针对“开展学生评教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表示非常必要和必要的教师占84.04%,学生占50.34%,认为无所谓的教师占3.19%,学生占5.21%,认为没必要的教师占12.77%,学生占44.44%,师生在对开展学生评教必要性的认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643,P<0.001)(表1)。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评教有较高的认同,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评教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而学生则对学生评教的认同度不高。

通过座谈会和材料分析,传统的学生评教由学校层面发起以期末评教(终结性评教)为主,由教务处、质量控制中心或者督导办直接负责,缺乏专业的评价知识和经验。学生在教学管理系统查看期末成绩或选课前被动参与,这一模式直接造成了学生不真实回答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4]。

2.2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满意程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在评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对现有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否满意?”这一问题,对目前使用的指标体系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教师占61.89%,学生占49.94%,表示无所谓的教师占7.78%,学生占21.03%,表示不满意的教师占30.33%,学生占29.03%,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75,P<0.001)(表2)。从结果可以看出,现行的评教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座谈会和材料分析,医学院校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隐性课程等;根据课程类别又分为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和实习等。传统的学生评教一般都是教务管理系统的模块之一,评教指标体系固定、针对性差,不能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类别进行修改。只用一套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评价不同课程类型的授课教师,使得评价结果不能更好地体现课程的特点,很难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可。学生使用同一份评教指标给不同课程性质和课程类别的教师打分时,也感觉到无从下手。

表1 师生对开展学生评教必要性的认识

表2 师生对现有学生评教体系的满意度

2.3师生对学生评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传统的学生评教一般都在学期末开展,针对“您对学生评教时间安排是否满意?”这一问题,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教师占52.13%,学生占44.87%,认为不满意的教师占39.36%,学生占42.05%,认为无所谓的教师占8.51%,学生占13.08%,师生对学生评教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5,P=0.048)(表3)。可见,传统的学生评教时间对近半数师生来说是不满意的。针对“是否有必要开展随堂评价?”这一问题,表示非常必要和必要的教师占72.87%,学生占68.38%,师生对开展随堂评价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10,P<0.001)(表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随堂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青睐。

通过座谈会和材料分析,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一门课程常常有多位教师授课,致使学生到期末无法记住每一位教师从而客观评价真实情况。据调查,仅有47.86%的学生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打分,17.01%的学生对有印象的教师按照真实情况打分,其他教师随意打分;35.13%的学生只为查成绩或选课而随意应付学生评教。传统的学生评教反馈信息都是在学期结束后反馈给教师,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却不能及时发现,也就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这对当前学期上课的学生来说是无法从中受益的。这一原因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于这种延时性的结果,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表3 师生对学生评教时间安排的满意度

表4 师生对开展随堂评价的态度

2.4教师对评教结果的看法针对教师我们提出“您认为学生评教结果对自身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67.21%的教师认为学生评教对自身有意义,24.59%的教师认为没有意义,8.20%的教师认为不知道是否有意义。而提及“您是否在乎学生评教的成绩及排名?”这一问题时,74.59%的教师表示非常在乎和在乎,22.95%的教师表示不太在乎,2.05%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可见,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结果是重视的。

通过座谈会和材料分析,学生评教结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高校将学生评教结果用于人事的决策,或者与教师晋职挂钩,或者决定院系的考核结果,或者影响学校对院系的拨款和评优[5]。传统的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对评教数据的充分研究和分析基础上的,多数只是根据简单的排名和分数来决定,很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质疑——学生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如何显示学生评教的公平与公正?我校的学生评教结果以综合成绩在学院绩效考核中得以运用,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学生评教的改革研究策略

3.1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对于地方医学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我们更需要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实现教学行为的即时调整[6]。因此,将传统的学生评教改为学期末进行的终结评价和贯穿整个学期的过程评价两个部分,这将更加符合医学高等教育规律。终结性评价主要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为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过程性评价则承担起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的责任,便于教师及时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当前学期上课的学生从中受益,学生有了充分的评价动机,也将倾向于主动和真实的评价。

3.2提高教师及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动性传统的评教只能由校级(教务处、督导办等)发起,教师和学生均是被动参与。这一模式直接造成了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认同评价结果。传统的学生评教模式不仅不能增强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管控,反而容易激起学生和教师对于评教的抵触心理。而新理念中的随堂评价(即时评价)功能完全由教师自己掌控,可以主动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寻求自我改进与提升。

3.3能够自定义的指标体系新理念的评价系统可以自定义问卷内容、调查时间和人群,以此保证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课程类型和自身需求对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甚至是调查问卷的题型、打分模式、权重都可自定义。高校也可以自定义调查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不同的课程类型也可以设置不同的调查起止时间。同时,医学院校也可以根据院系、专业或教学班来自定义需要调查的人群。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认可度。

3.4多终端的支持传统的学生评教一般都是在固定的时间点组织学生在校园网内统一答题,这与现今以移动设备完成工作为主流的现状并不相符。新概念的评价系统除可以通过电脑端进行调查、评价和查询结果外,还开发了移动端的App,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者IPAD等移动端完成评价和查询结果。这种评价场景更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评教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性。

总之,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7],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达成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客观、高效、及时的学生评教,能使教师产生公平感、信任感和成就感,能够激发教师勤奋工作、认真教学的热情,使学生从中受益。

[1] 王秋歌.国外高校教学评教组织建构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23-126.

[2] 詹劼.高校学生评教体系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3] 徐萌萌.赵志红.我国高校学生评教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802(18):45-47.

[4] 石秀英.许法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56(8):33-35.

[5] 李金枝.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4-12.

[6] 刘哲.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5:179-180.

[7] 李冲,刘世丽.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特色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3,10:75-76.

猜你喜欢

评教指标体系问卷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问卷网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