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2018-01-19唐亚芳杨岸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川芎嗪药理作用川芎

唐亚芳 杨岸新

川芎, 从生物学生长规律来看, 它属于栽培植物, 多产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即比较适宜生存在气候温和的环境下。从草本植物的收录情况来看, 川芎的草本和医学应用价值, 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古人所发掘[1]。它作为一种中药植物, 常用于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具体来看, 川芎辛温香燥, 走而不守, 其既可以行散, 同时也可上行巅顶。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 川芎味辛, 微苦, 归于肝、胆、心包经。简单来理解, 头痛、风湿痹痛、闭经痛经和月经不调等, 均可用之来活血化瘀通气 。下面结合作者个人的一些认知, 简要谈论和归纳川芎的临床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

1 中药川芎中的化学成分

关于中药川芎的认知和药理研究, 理应当以一种现代科学的视角综合看待, 与现代医学临床实际联系在一起。具体来看, 在化学成分的构成上, 川芎内包含了苯酞类、有机酸类、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就目前相关领域针对中药川芎的医学研究中, 已经明确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生物碱, 这也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川芎化学成分的构成中, 挥发油占到了1%, 对于该化学成分的提取, 一般多选择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 再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来提取。近期国内外很多权威实验研究已经表明, 通过逐层分析分离后可检测出川芎内挥发油多达60种成分, 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当属苯酞类化合物[2]。除了挥发油之外, 生物碱的有效成分也比较丰富, 包括川芎嗪、黑麦碱、三甲胺、尿嘧啶等,不过以上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比较低。再者就是多糖的成分, 多糖在整个川芎中占5.7%, 对于该成分分子的提取,一般多选择水提醇沉法。实际上待柱层纯化之后所获取的多糖 , 也是中成药加工的基础[3]。

2 中药川芎的临床药理作用机制

2.1 中药川芎的药理作用 关于中药川芎的临床药理作用,一种比较典型的病例治疗, 即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控制性治疗, 应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川芎可通过此减少内部丙二醛的含量, 继而有效提升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此外, 联合其他中药使用, 譬如水蛭素和丹参等, 还可起到控制内皮细胞(VECs) 的作用, 继而实现对内部其他小分子物质的透过能力, 以此来达成控制血流流动速度、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

川芎最大的药理作用就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其在中药组方中称作“血中气药”。除了心脑血管类疾病外, 包括血栓、疼痛、高粘血症等相关疾病, 效果均比较突出[4]。根据现阶段国内外临床的相关研究基本可以明确, 中药川芎待研究和控制应用的疾病方向为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等方面。

2.2 中药川芎的临床应用 ①川芎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应用, 前文已经阐明过了, 川芎属于一种活血止痛类药物, 其最能够直观体现出来的功效就是活血止痛和抗血栓[5,6]。生物碱中的川芎嗪化学成分, 可起到穿透血脑屏障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患者, 保护效果良好。在临床中, 川芎注射液能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液循环, 使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情况大幅减轻, 以此来达到缩小心肌缺血范围的目的[7,8]。②其具有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对单核细胞在内皮的粘附效果非常强。譬如, 临床中川芎类药液可以很好的抑制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③川芎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的神经系统保护和水平改善作用。在界内众所周知, 川芎对神经系统所起到的药理机制, 即镇静、镇痛。因为川芎性温善于疏通, 它本身就是临床治疗头痛的主要药材。在治疗中, 通常都是以水煎剂来进行, 以此来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到抑制效果, 即一种镇静、催眠的功效[9,10]。④水提取物川芎嗪还具有拮抗钙离子的作用机制, 它可以再次起到舒张血管、改善患者缺氧的状态。通过减轻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 最终达到和实现对机体微循环的改善。将川芎与半夏白术等中药联合使用, 对于血管性头痛的治疗和抑制效果极佳[11,12]。⑤川芎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所具备的呼吸系统保护作用, 其主要成分之一的川芎嗪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性疾病中, 可以纠正机体的心力衰竭症状, 以此来让患者的换气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和控制[13,14]。川芎嗪可抑制白细胞介素-4与白细胞介素-13的水平, 特别是对于支气管和哮喘气道炎症等机体的临床治疗, 效果更好[15,16]。此外,川芎嗪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比较强, 它配合其他中药物联合使用下, 自身所固有的一种功效就是提高机体血氧分压水平。如此以来, 很好的降低了CO2水平。

3 讨论

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专题的一番探讨分析, 对于中药川芎的化学有效成分以及临床应用下的药理作用等, 基本可以明确。正如上部分重点介绍探讨的3个临床疾病引入方面,包括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带来的效果无疑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对心肌的保护;②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③对血管细胞系统的作用;④对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⑤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保护;⑥对人体抗血小板聚集和骨髓造血的作用机制[17-19]。临床应用和疾病治疗中, 包括对患有严重肝脏肾功能的患者、对存有记忆障碍能力的患者、对肿瘤患者等, 在中药配伍中均适用。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 可以起到比较强的保护作用。

[1]张焕, 王一涛, 严灿,等.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2):293-295.

[2]蒲忠慧, 蒙春旺, 周彦希,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材,2016, 39(11):2529-2531.

[3]李喆, 焦艳, 王磊,等.川芎水提物对缺氧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医学报, 2016, 31(10):1546-1548.

[4]冯群, 迟雪洁, 张亚囡,等.基于物质基础和抗脑缺血作用的芎䓖汤加味方提取工艺研究.中国药物警戒, 2014(11):641-644.

[5]刘旭, 程艳芹, 崔晓博,等.中药川芎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谱效学研究.中国药业, 2016, 25(15):9-12.

[6]朱尧, 刘溦溦, 顾宁,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其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7):1701-1704.

[7]迟雪洁, 孙蓉.川芎基于功效物质基础的抗脑缺血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6):355-357.

[8]周时.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15, 34(5):157.

[9]曲培向.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3):78-79.

[10]金玉青, 洪远林, 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与临床, 2013, 4(3):44-48.

[11]靳春斌.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17, 33(16):8.

[12]刘珮, 王辉, 王静,等.川芎功用古今考究.亚太传统医药,2017, 13(10):55-58.

[13]姜宇懋, 王丹巧.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16, 18(10):1364-1370.

[14]徐育新.川芎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 33(3):36-37.

[15]张喜锋, 李煜国.中药川芎的鉴定与临床安全用药疗效评价.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12):34-35.

[16]徐余松.中药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效果分析.中国处方药, 2017, 15(8):98-99.

[17]桑勤.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00093.

[18]李娟, 吴永胜, 邱时秀.川芎的研究进展.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 38(4):71-72.

[19]罗宝生.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对比.中国处方药,2016, 14(5):20-22.

猜你喜欢

川芎嗪药理作用川芎
川芎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