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热区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1-19徐文果张晓梅张磊陈娟段雪甜岩所

中国稻米 2018年2期
关键词:德宏州养鱼稻田

徐文果 张晓梅 张磊 陈娟 段雪甜 岩所*

(1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市678400;2德宏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芒市678400;第一作者:wenguonote@163.com;*通讯作者:ynrlaisuo@163.com)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1]。稻田养鱼通过生物结构改变促进功能提升,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用,发挥稻田的最大功能,实现稻与鱼的耦合、生物与环境的耦合[2]。有研究表明,养鱼稻田的水溶性高于一般稻田,养鱼使水稻分蘖率提高、成穗数多,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3];同时,稻田养鱼明显降低了水稻虫害的发生[4],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病害也有抑制作用[5]。中国稻鱼文化内涵深厚、特点鲜明,截止目前,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相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6]。德宏州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热量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稻田养鱼见效快、引用效果好、适宜区域广,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稻田养鱼必须立足于自然环境,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切实实现水稻与鱼类及其他水产品的和谐共生。

1 产业发展现状

德宏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云南省唯一粮食净调出州(市),全州水稻种植面积约6.30万hm2,稻田养鱼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根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德宏州稻田养鱼面积达0.92万hm2,产量4 650 t,产值1.39亿元,“以鱼养稻,以稻养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初见雏形。鱼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或宴请亲戚朋友之用,或作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部分产品进入市场销售。饲养方式主要有平板式养殖、鱼沟养殖、鱼窝养殖等,一般不进行人工投喂,饲养周期2~3个月,产量因鱼品种及投放鱼苗大小各异。由于稻鱼工程跟不上,技术措施不到位,生产规模小,组织化与标准化程度低,上市时间与水稻收割时间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9-10月,水稻收割结束,稻田鱼也就卖光吃光。稻田鱼季节性强,价格波动大,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未能发挥产业优势。

2 有利条件

2.1 自然条件优越

德宏州属南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800~1 300 m,年均气温18.4℃~20.3℃,年降雨量1 436~1 709 mm,年日照时数2 281~2 453 h。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美称,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7.1%,境内主要有怒江、伊洛瓦底江两大水系,水资源丰富[7]。德宏州稻田鱼品种繁多,有鲤鱼、罗非鱼、白鱼、沙鳅鱼、鳝鱼、挑手鱼(学名青鲶鱼)、马宗鱼(学名乌鱼)、荷包鱼(学名鲫鱼)等,生产上常见的品种主要是鲤鱼、罗非鱼、挑手鱼、荷包鱼等,品种分布因地域、土质而异,价格因品种而异。德宏州鱼种站是滇西地区水产养殖业的供应中心,建有标准化苗种培育池塘15 hm2,每年可生产各种常规、名优鱼苗鱼种5~7亿尾,鱼苗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较强。

2.2 群众基础扎实

德宏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人口密度小,生活节奏慢,“种粮、打鱼、过节”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稻田鱼收获的季节也是当地群众狂欢的季节,友邻村寨之间会相互邀请到本村“赶摆”(当地的一种传统民俗),亲朋好友也会相互邀约聚会,渐渐地稻田鱼成了大家联络感情的一种媒介。当地群众称稻田鱼为“稻花鱼”、“谷花鱼”、“谷颗鱼”等等,意思是“吃稻花长大的鱼”或是“生长在稻丛中的鱼”。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德宏州稻田养鱼的发展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养殖模式由平板式粗放养殖模式,逐步发展到宽厢深沟模式、窄垄深沟模式以及沟塘结合模式;稻田鱼喂养方式由依靠稻田中天然饲料发展到结合人工投喂饲料;种苗来源由最初的依靠来自沟渠的野生鱼苗,逐渐发展到主动投放鱼苗。稻田养鱼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施农药,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有利于联络邻里感情,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2.3 扶贫攻坚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云南省滇西热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云南省提出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稻田养鱼作为投入低、见效快、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产业,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产业扶持资金和扶贫项目逐渐向稻田养鱼产业倾斜,德宏州稻田养鱼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州、县农业部门充分利用云南省科技增粮项目资金扶持基础较好的贫困乡镇发展稻田养鱼,通过建设规范化养殖示范区,加强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农民技术水平,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德宏分公司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营销网络资源,连续2年投入扶持资金,帮助盈江县昔马乡、太平镇等贫困乡镇销售稻田鱼,销售价达39.3元/kg,取得较好效果。

3 加快推进滇西热区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思路

3.1 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热点,也是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鱼模式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它以健康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2]。从德宏州鱼产品市场行情来看,池塘鲤鱼3~4元/kg,稻田鲤鱼9~10元/kg,稻田鱼价格是池塘鱼的2~3倍,进一步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已经不再敏感,健康消费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健康食品自然成为生产者的主攻方向。

3.2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要做好区域发展规划。由于生态稻田鱼品质好、单产低、价格高,目标市场是城市高端消费市场。因此,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养殖区域的交通条件以及辐射范围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发展,避免鱼多坑农。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根据不同海拔区域制定品种规划,优先推广优势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适销对路品种、地方特色品种,丰富品种花色,提高质量和单产,提高经济效益。

3.3 打造生态绿色品牌

稻田养鱼顾名思义就是种稻养鱼,既产稻又产鱼,既要卖稻又要卖鱼,其“卖点”在于鱼与稻具有共生互生的特质,鱼在稻田繁殖生长就是生态鱼,田水清澈有鱼有虾就是生态稻米。在品牌打造和推广上要让消费者看到鱼塘周边就是金灿灿的稻穗或绿油油的秧苗、谷茬,稻田里就是悠闲自得的鱼虾,要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才会不惜高价消费。因此,要充分利用滇西热区云雾缭绕、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做足生态文章,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打造生态鱼、生态米品牌,有效提高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3.4 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一是大力推广科学种养模式,对群众基础好、水源条件好、交通便利的稻田尽可能成片发展,加快推进集约高效示范区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二是坚持样板驱动,鼓励和支持群众基础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稻鱼工程建设,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区,着力打造高产典型、高效典型,提高稻田养鱼标准化水平。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思路。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稻田养鱼的产业化水平。四是坚持“互联网+”发展思维,将稻、鱼产品及相关附属产品打包上网销售,做到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互推,突破营销瓶颈。五是结合乡村旅游一并谋划。“清水稻田,鱼群游弋”的田园风光对远离自然的都市人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在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同时,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最大限度挖掘稻田养鱼的内在附加价值,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5 强化技术措施

一是科学调控鱼产品上市时间。一方面,可采取“早稻+晚稻”、“中稻+再生稻”、“早稻+冬季农业”的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有效延长稻、鱼共生时间,从而延长供货周期。另一方面,可采取“水稻+农田休耕”的生产模式,具体做法是稻谷收割后进一步加宽加深鱼沟,增加稻田鱼活动空间,加强天然饵料投喂量,采取轮捕轮放、捕大留小、捕公留母等方式,实现鱼产品梯次上市,循环发展,周年供货。二是坚持绿色生态种养。在水稻品种搭配上应选择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常规稻或杂交稻组合,通过安装杀虫灯、田间插黄板等物理防治措施,减轻水稻病虫危害及病害传播。在鱼饲料使用上,坚持投喂天然饲料,如玉米、油饼、稻糠、田螺等。三是严格控制鱼苗投放量。根据当地稻田生物产量,确定鱼苗投放量,以鲤鱼为例,每667 m2投放鱼苗8~10 kg,每尾200~500 g为宜。

4 结语

稻田养鱼是建立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田的基础上,通过节本增效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8]。稻田养鱼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优化了生态系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推动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滇西热区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空间巨大,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坚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坚持“互联网+”发展思维,强化技术措施,提高稻田养鱼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步伐。

[1] 曾芸,王思明.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以贵州稻田养鱼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9-83.

[2] 黄璜,刘小燕,戴振炎,等.湖南省稻田养鱼生产与农业供给侧改革[J].作物研究,2016,30(6):656-660.

[3] 刘元生,孟庆红,何腾兵,等.稻田生态养鱼水质动态与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3(5):5-6.

[4] 彭廷柏,肖庆元.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69-174.

[5] 徐振宝,郭永庆,薄月玲,等.稻田养鱼技术研究[J].北方水稻,2011,41(4):50-56.

[6] 庞乾林.稻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97-210.

[7] 田启云.德宏年鉴2014[Z].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5:85-173.

[8] 张丹,闵庆文,孙业红,等.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现状、机遇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87-990.

猜你喜欢

德宏州养鱼稻田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稻田摸鱼记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鱼经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