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县朱鹮生态区禽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1-19陈琳王占宏何玉洁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养禽洋县病防治

陈琳 王占宏 何玉洁

(陕西省洋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723300)

洋县是珍禽朱鹮的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生态环境良好。近些年,随着洋县家禽业快速发展,出现了禽病发病频繁、病原抗药性增强等问题,给养禽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认真分析洋县朱鹮生态区禽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求禽病防治工作的应对措施,控制禽病,既是洋县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保护朱鹮野生种群健康正常繁殖的需要。

1 禽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标准化水平不高,禽病防治存在隐患

据2016年统计,存栏在10000只以上,采用标准化饲养的只有7户,栏存鸡260896只,占全县禽总栏存599328只的43.5%。存栏在5000~9999只,采用标准化饲养有8户,栏存鸡73202只、占全县禽总栏存的12.2%。其余的小规模家禽养殖户和散养户存栏265230只,占全县禽总栏存的44.3%。小规模养禽场场址多在城市、村庄等周边,养禽场的 “三废”与城市、村庄里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 “三废”交叉污染,相互影响,形成公害,严重影响环境和禽病防控,加之标准化程度低,防疫设施简陋、技术水平低,极易引起疾病发生。

1.2 饲料质量和饮水卫生管理不够

病从口入,饲料和饮水是养禽的物质基础,洋县小规模家禽养殖场和散养户因条件所限,在饮水管理和饲料原料来源、加工、运输及保存过程等环节缺少有效监管,导致饮水和饲料被污染,常引起家禽疾病。

1.3 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

饲养管理中重视免疫,轻视检疫、隔离及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对家禽粪便、病死禽及污物不能按无害化处理程序处理,禽舍及养禽器具不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禽舍缺少必要防护,野禽、野鸟时而进入禽舍,加之不法商贩倒买倒卖病死畜禽肉,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和疫病防控制难度。

1.4 防疫意识不强,重治疗轻预防

有些养殖场 (户)对疾病防治缺乏科学的认知,防疫意识不强,不防疫或盲目免疫、随意增减免疫次数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免疫质量不高或免疫失败,导致禽病不断发生。

1.5 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

不对症用药、超量用药和违禁用药等现象较多,特别是滥用抗生素,造成致病菌抗药性增强。

1.6 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细菌性疾病难以有效控制

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疾病发病增加。

2 防治对策

2.1 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疾病综合预防意识

根据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特点及洋县养禽场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讲授禽场选址、规划、管理、防疫、消毒和标准化等知识,通过技术培训,更新理念,逐步提高养禽业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意识。

2.2 推行标准化养殖,减少疾病发生机率

标准化养殖在场址选择、规划布局、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科学、详细的规定,以期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生产过程档案化。标准化养殖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出入场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大门口及禽舍门口有消毒设施,满足动物防疫监督与疫病监测工作的要求,便于动物防疫、疫病监测和消毒等工作开展,有齐备的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便于开展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净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有完备的防疫、检疫、消毒等程序制度,可有效的预防疾病。

2.3 加强兽医卫生监督

全面强化日常监督工作,加强饲养环节的监督,全面开展对强制免疫、免疫档案建立、标识加施及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和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管;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坚决落实活禽市场防疫监督的各项规定,严查违法行为,净化市场。

2.4 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健全洋县现有的兽医防疫体系和兽医疫病诊断、检验和监测控制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其规范运行。认真开展禽病疫情测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疫情,按规定逐级上报;做好流行病学、接触者和发病原因、流行特点等追踪调查;做好病料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送检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准确掌握疫情动态,提早做出预测预判。

猜你喜欢

养禽洋县病防治
大美洋县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去洋县,邂逅“东方宝石”朱鹮
虚拟仿真技术在养禽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玫瑰基地里种草养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