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2018-01-18杨曙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音乐

杨曙李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每当我感到困惑和无奈的时候,我就会手捧一本书,寻一安静处,体会另一个世界的酸甜苦辣、荣辱沉浮。最近读了贾平凹先生的《浮躁》,颇有感触,今天与大家分享。

小说《浮躁》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小说通过对州河上小小的静虛村、两岔镇的人们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变革下,关系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重重矛盾。主人公金狗,让我印象深刻。金狗有着小人物的悲剧和无奈,面对田家势力他忍耐、顺从,但内心中总有一股子劲,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聪明、坚韧、重情重义,有血有肉让人难以忘怀。当然金狗是贾平凹先生笔下虚构式的“英雄人物”,但却向我们传达着很多重要的信息:真诚、勇敢、不屈是多么的可贵。小说中田、巩两家财丰权强,是当地的干部世家,在其位,却不谋其政,高喊着改革的口号,却没干几件对得起老百姓的事,当这股风刮到两岔镇,一时间人们茫然无措,“浮躁”之气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蔓延。我很喜欢书的名字,这名字正是作者想说的,也是我最初想看的原因。

从小说中走出,我们反观当下社会,物欲横流,利欲熏心,“浮躁”之气盛行。人们疯狂地追逐自己想要的一切,不择手段,没有底线。就连最纯洁的大学校园里,有的教授为了评上职称,也会挖空心思,手段尽使。刚刚热映的《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会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除了满足了老百姓的好奇心,也恰恰揭露了当下官场、商场中官商勾结的腐败。小说中赵立春、高育良、祁同伟、高小琴等,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了法律的范围,令人发指,让人作呕。这些“老虎”“苍蝇”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也唤起了很多党员干部对人民的“名”与“义”的考量。

我经常会想,在如此浮躁的现实社会中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呢?面对当下的“浮躁”,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留给自己一方净土。那么,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呢?

一、以书为友

下班回家我们躺在床上,翻阅着手机上毫无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给朋友圈盲目地点赞,与其如此浪费时间,不如以书为友。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我们沿着大师的足迹,踏着书的阶梯,一步步上升,与天空的距离越来越近。夜未央时,站一角书我对语的空间,痴迷于文字的组合而生出万种风情。待黄粱饭熟,东方大白,方知书香如梦而来,不禁抚书而笑。

二、以音乐为伴

在忙碌的生活中,还可以借助音乐放松情绪,缓解压力。崔健说:“生命中有了音乐,你的灵魂将不再孤独和寂寞。”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一曲悠扬的曲调,如潺潺的清泉,缓缓地流到你的心里,温暖着你的身体,滋润着你的灵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充满正能量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贾平凹小说音乐
捉鱼摸鳖的人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贾平凹的手
倾斜(小说)
月迹
音乐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音乐
有关老师的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