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展”60年

2018-01-18李馨

大众摄影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展摄影

李馨

2017年9月、10月、11月,在經过24位评委两个阶段的紧张评选以及5位鉴定专家的严谨鉴定后,最终379件入选作品脱颖而出,至此,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国展”)评选工作圆满完成,入选作品于11月15日-19日在2017丽水摄影节暨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期间展出。

212065 幅投稿,这个又一次刷新了国展投稿纪录的数字,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不设奖金,取消等级奖,对每位投稿人投稿数量进行严格设限……尽管如此,依然挡不住摄影人对这个创办于1957年的“国字号”大展的热情——在国展中获奖所得到的荣誉感,是再丰厚的物质奖励也不能带来的。

60年来,从国展中诞生了多少记录时代脉搏的经典佳作,从国展中走出多少影响深远的业界名家,从国展中衍生出多少全国性的摄影大展,从国展中生发出多少引人关注的摄影现象……尽管多年来有些话题不免老生常谈,尽管每次评选都会留有诸多遗憾,但却丝毫不减国人对其的关注。

60年来,参展作品的类型从纸质照片时代,过渡到多媒体时代;作品分类从各类型同台竞技,经历了按题材分类再到按照功能属性分类;评选方式也从“白手套”“拉洋片”时代,过渡到显示器、电子图时代……从历年来国展发展变化的这些细节就能看出,主办方中国摄影家协会一直在不断做出改变,力图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力争推动摄影事业进步。

时代的步伐快速向前,无论是“国展”自身,还是“国展”参与者,都是遇到了好时代,但是,走过60年的“国字号”大展,家大业大,承载太多,众口难调。如同每次评选一样,第26届国展评选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为此,中国摄影家协会于11月8日特别组织第26届国展工作座谈会,诚邀各界专家建言献策,为国展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智慧。

60年一甲子,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摄影大展,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仍然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思。更重要的是,不必沉浸于过往的辉煌,在与时俱进中转换思路,以一个年轻的身姿,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数量与质量

1957年首届国展在京展出后,时任展览秘书的杨子颐曾撰文:“这一次参加的人数,有804人,作品有3309张……3000多张作品,是个庞大的数字”,当年影展的组织者、参与者也许很难想象,3000余幅对于当年已算“庞大”,而60年后参选作品数量则是当年的70倍之多。

在继第12届(1982年)突破万幅,22届(2007年)突破10万幅之后,本届国展创下的21万幅新高,无疑是数量上的又一个高原。当下,社会各行各业举办的影展、影赛浩如烟海,日渐丰厚的奖金常常是影响投稿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自始至终没有设过物质奖励却能吸引如此众多来稿的展览,恐怕只有国展。但是,具有风格、感染力、分量感的作品缺乏,让这座数量累积出的高原上缺少了一些“高峰”的出现。其实,这也是近些年国展评选中评委们多次提到的遗憾。

在经济、器材、信息、文化氛围整体的浸润下,全民摄影时代的门槛变低、整体摄影水准有了较高的提升,但“创新力弱、个人风格突出的作品不多”也同时成为国展评选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实获奖作品成为“风向标”,引发大量模仿和跟风的现象一直存在。“和尚喇嘛多、吹唢呐的多、战士喝水多、农民抽烟多、沙漠驼铃多、傣乡风情多……”以及“惠安女风、西藏风、霞浦风、元阳梯田风……”,历届国展所总结出的“几多”现象带来大量精美却同质化的作品,成了让评委们头疼的“热点”。因此,近些年每届国展评选结束后,评委、媒体都会发声,倡导多拍个性作品。

本届国展第一阶段评选全部采用网上评选系统进行电子化评审,所有评委连续5天不分昼夜地盯在屏幕前,把21万幅作品一幅不落地看过一遍。疲累过后让评委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进入第二阶段评选时,大家发现大量跟风、价值取向不明确的照片,已经成为分母,被评委们屏蔽于第一阶段。同时,本届评委坦言,在遵循着“技术过硬、思想性强”的前提下,面对“不成熟的创新”与“成熟的模仿”,自己通常会更多倾向于前者。

业余与专业

无论是创办初始,还是之后60年的发展历程,“专业性”“权威性”一直是国展主办方力求做到的目标,也是业界投以极大希望的关注点。单从参与人群来看 ,国展创办初期,国内有条件从事摄影的人员少之又少,因此能参与到国展中的也多是新闻机构以及各地方单位的一些职业摄影师。最初几届国展的入选者中就有不少是当时新华社、民族画报、辽宁画报等专业媒体的摄影师:石少华、齐观山、孟昭瑞、杜修贤……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后来被载入中国摄影史册的大师级人物。

进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国内掀起了对于文艺的狂热追求,摄影界也呈现了蓬勃之势,众多摄影名家、摄影团体、摄影思潮也伴随而来。在这样火热的氛围下,“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国展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职业摄影人积极参与,业余摄影人的数量也多了起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当年国展的参与者、获奖者,现在有不少已经是国展、金像奖的评委。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大潮席卷全国,人民生活的重心有所转移,同时,人们获得成功、获得认可的途径也逐渐增多,一些富有经验与实力的创作骨干渐渐退出了国展的舞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专业壁垒被打破,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主办的影展影赛为全国的摄影人提供了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而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大展中也有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等定位更为明晰的评选起到了“分流”作用,国展的参与人群渐渐向更多的普通爱好者倾斜。

因此,在近几届国展评选中,“缺少专业摄影人投稿” 成了评委们常提的话题。其“专业”二字除了指代职业摄影师、知名摄影家外,更多的还是指摄影水准的专业化程度。所以,“建立评委推荐机制以保证业内最优秀的作品能够参展,以此提高国展专业性”成为很多评委的建议。

看来,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是将“专业性”做到极致,还是在兼顾专业的同时又带动庞大的、充满热情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一起互动,或者就干脆做成一个业余爱好者参与的大party……站在60年的这个新起点上,国展也许应该将这个时代发展带来的话题逐渐厘清、明晰。

混合与分类

关于摄影分类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摄影界就专门探讨过,但也只是穿插在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异同与划分中进行。90年代后期,由于数码技术的兴盛,拍摄手段的演进等新情况的出现,使得本不清晰的摄影分类更加模糊。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来稿,为了使参赛作品尽量在同等的要求和规则下进行比较,第20届国展(2002年)对多年来模糊不清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改进,明确了艺术、纪录、商业三个大类。2004年第7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还以20届国展分类改革为议题,进行研讨,提出完善作品分类评价体系的任务。

分类方法的改进尽管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投稿人厘清了思路。但是,相比如何拍摄、如何获奖而言,如何为摄影作品分类,在一些摄影人看来却是小事一桩。“在艺术类里缺乏竞争力的作品,投到商业类试一试也许能碰个奖项”,“纪录类对作品真实性考评严格,那就投到艺术类去”……这些因为对分类释义理解不清,或者带着投机心理投稿等原因造成的错投、误投、重复投稿在近些年国展中频频出现,导致一些本来优秀的作品因为“入错行”而丧失了入选机会。

“多出作品、多出人才”一直是国展的目标,从第13届开始,就肯定了“发现人才、保护尖子、允许冒尖”的原则,尽管本届国展在投稿时限定了每人提交作品的数量(不得超过8件),但对于个人入选作品的种类和数量不予限制。因此,国展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一位作者选送的作品全部获奖的案例,比如第13届,辽宁尚共社入选的4幅作品全部获奖,第14届,解放军的武治义入选4幅有3幅获得金银铜奖。这种鼓励意在推动摄影人尝试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创作体验,但本届国展的评选中,却有作者用了“巧心思”,将自己同一题材、同一拍摄手法但画面略有不同的作品分别投送到不同门类,以提高获奖率。其实,在国展的历史上,不乏为了能多获奖而采取化名、假名的方式参展,有人甚至在作品入选后提出要更改姓名……莞尔之后细想,除了对自己作品信心不足之外,这大概也能说明“国展”在摄影人心中的分量吧。

选手与评委

每一届国展,都是一场选手与评委不曾谋面的“暗战”。在本届国展艺术类评选中,评委们突然发现,竟然有投稿人将自己在前几届国展中获奖的黑白作品改换成彩色后再次投稿;新媒体类的评选过程中,两件非常成熟的作品引起了评委的关注,经过认真回看,却发现这两件作品与著名电影导演的作品以及一部20世纪80年代荣获国际大奖的作品高度相似,经过评委讨论最终没能进入第二阶段评选……

这些由选手们挖下的一个个“坑”,无疑是对评委们最严苛的考验。如此重任之下,评委们坦言有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讨论”环节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评选的各个阶段,每一类别的评委都会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开会,对当前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进入网络时代、全民摄影时代,各种分享平台、终端的兴起,让每一个关注摄影的人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丰富的信息,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变得容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行评选,无疑对评委的眼光、水平、知识丰富度有了更高要求。除了做好政治性、专业性、艺术性把关外,做到“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宽度,有技术精度,有评选态度”,“不辜负参选者、不辜负关注者、不辜负组织者”成为本届评委严格遵守的原则。endprint

从入选到落选,本届国展有37件作品的作者,几天之内体验到了悲喜两重天。抹去一些多余元素、移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这些数字时代的“举手之劳”在不少摄影爱好者看来,无不是为了追求画面完美而做的一些锦上添花,但就是这些“无意的违规”,却触碰了纪录类最基本的原则——真实性。

10月31日-11月6日,按照惯例,第26届国展所有入选作品进行为期7天的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国展组委会委托5位数字技术专家刘宽新、肖雁群、李涛、冯严、王建华组成鉴定专家组,对拟入选的168件纪录类作品进行真实性等方面的鉴定,最终37件作品与入选失之交臂。

11月8日,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包括本届国展评委、鉴定专家、参展作者在内的各界专家,就“纪录类作品被取消入选资格”等国展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专家们对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大展中避免此类问题出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专家们认为,如何宣传、引导摄影人正确理解纪实摄影的根本,理解国展的评选规则,维护国展的专业性,是我们在评选、鉴定之外更需要做的功课。

其实,第23届-25届国展都有因违反纪实真实性原则、违反著作权相关规定等原因而被取消入选资格的案例。本届37件纪录类作品落选,再一次对所有想要参与国展的摄影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真的了解国展了吗?

鉴定方式——背靠背鉴定,面对面会商

每位专家独立鉴定不受其他专家干扰,但同时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充分讨论,防止因个人偏差而造成疏漏。

每一幅接受鉴定的作品都保证经过5位专家鉴定,只要有一位专家提出疑义,就会进行全体讨论,且必须全票通过后,才能决定一件作品的去留。

鉴定方法——三个文件同时比对

参展作品电子文件、纸质照片、原始图“三合一”互相验证比对,甄别鉴定作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鉴定原则——严格甄别,善意留真

对于涉嫌违规的作品,鉴定专家们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充分体谅到参展摄影人的不易,通过多方求证、反复调取证明材料的方式,挽救了许多作品。

例如,在鉴定过程中,岳恒冰的作品《阅兵脸》因提供的“原始图”有PS修改记录而险些被取消入选资格,组委会及鉴定专家先后两次调取原始图,在耐心细致讲解后投稿作者最终提供了合格的原始图,才避免了该作品落选的遗珠之憾。在本次鉴定工作中,和《阅兵脸》有着相似经历的作品不在少数,最终经过鉴定专家反复的研究、取证,被幸运挽救。

发现问题

座谈会上,鉴定专家组表示,除了个别摄影人存在对原始文件进行修改外,绝大多数被取消入选资格的原因都是因为对纪录类摄影的理解存在偏差、日常拍摄习惯不严谨等原因造成。 据了解,在调取原始图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很多作者甚至还不明白什么是原始图,不断把经过后期处理的文件提交给鉴定组。因此我们邀请鉴定专家冯严用一张直观的图片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原始图。

国内照片鉴定起步很早,2007年我就参加了‘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的鉴定工作。在这之前,我提出了两个关于照片鉴定的学术观点——鉴定照片时,作者必须提供原始图;真假照片的核心标准是看其是否移动像素。这两个学术观点被广泛运用到国内、国际的新闻机构和比赛中鉴别真假新闻纪实照片。

中国作为摄影大国,需要建立起世界领先的鉴定规则和方法。2013年5月,为了维护新闻纪实类照片的真实性原则,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制定了《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行业规范》。在第26届国展拟入选作品的鉴定中我们编写了《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摄影作品鉴定规程》,这一文本的面世,是国展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国摄影家协会理应为国内各行各业摄影赛事的举办制定出权威、专业的行业规则,普及相关知识,做好有关服务。

我个人也是摄影师,知道入选国展意味着什么。鉴定专家不是拿一把死尺子卡人,而是要做有思想、能思考,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各种因素,做出最正确的决定的人。不能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和怕承担风险而简单地取消涉嫌违规照片的入选资格。甄别违规作品是我们维护整个摄影界根本利益的职责,但我们也要坚决“保真”,尽力挽救作品,帮助作者甄别、提供合格的原始图,善待作者、爱护作者,温暖人心、化解矛盾,使鉴定工作成为增强国展向心力的积极举措。

——刘宽新(摄影家、数码影像专家、第26届国展鉴定专家)

鉴定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因为拍攝习惯给作者带来的困惑,比如有些作者习惯高速连拍,却忽视了一点——连拍产生的系列作品常常只有零点零几秒的时差,呈现在画面上的动作、表情也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变化,不经过仔细比对很难发现差别。同时,因为在日常拍摄中疏于做好图片管理,所以在调取原始图的过程中,有些作者就把参展文件的原始图和连拍系列中其他原始图搞混发来了。尽管这差别非常细微,但却逃不过鉴定专家的眼睛,所以当专家要求作者提供正确的原始图时,作者自己都懵了。无法正确提供原始图,这就有可能因为原始图不合格丧失了入围资格,那才是真心令人惋惜。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原始图的管理工作。另外,我们发现很多作者由于对新的图像处理软件不熟悉,导致在不知情下“中招”的情况也很多见。PS软件不断升级,很多新功能都是自动智能的,比如通过扭曲自动校正水平、空白区域智能填充等,这些很“方便”的功能对于纪录类作品却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endprint

——李涛(数码影像专家、第26届国展鉴定专家)

第26届国展现场速记:

1、为何采用网络化投稿?

进入数字时代,通过电脑、手机、网络等终端来展示、分享摄影作品已经成为常态,但对于一个专业的摄影师而言,除了前期拍摄之外,后期的调整与输出同样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最终作品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介质来呈现,体现着一个摄影师的综合水准。因此,国展一直以来都是要求纸质作品投稿。第25届(2015年)要求参选者投送纸质作品的同时也要通过网上提交电子版的作品,在初评时只对电子版作品进行评选。出于环保考虑,本届(2017年)初评则全部采用电子投稿,进入终评的作品再向作者调取纸质照片进行评选。投稿方式的便捷,大概也是促使本届投稿量突破20万幅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评委是如何产生的?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届国展首次采取从评委专家库中抽签产生评委的办法。中国文联机关纪委全程监督,由中国文联机关纪委和国内联络部相关同志进行抽签,由4台摄像机全程记录抽签过程;在评委抽签产生后,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评审工作。评审工作进行期间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评审纪律:评委在评审开始前要统一簽署《承诺书》;评委的手机在评选过程中统一集中封存;中国文联纪委、国内联络部以及摄影界、法律界人士担任的监审、观察员全程监督评审过程。

3、为何设立评委会推荐作品?

根据党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要求,自第26届国展起不再设立等级奖项。同时,为彰显引领性,本届国展经中国文联相关部门同意后,从379件入选作品中又选出了21件评委会推荐作品。另外,本届国展举办方将对组织投稿者在创作、参展和入选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团体(10名)颁发“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组织工作证书”;对支持本届展览成功举办做出贡献的单位(1名)颁发“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特别贡献证书”。

历史上的国展:

第1届(1957年):从3月开始筹备,到12月1日在北京美术展览馆展出。当时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展览部通过直接给摄影人邮寄参展表的方式,征集到804人的3309幅作品。这个新中国摄影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展览,共接待了28370位观众,不仅引起业界专家、社会各界爱好者关注、点评,还有外国专家特别撰文评述。同时,展览应各界要求延长展期。

第7届(1963年):前6届国展多以“入选”表示。第3届时设有优秀奖(8名)、鼓励奖(16名),第7届设有最佳奖(5幅)、优秀奖(10幅)、荣誉奖(19幅)。再次对国展设奖,则是到了第12届(1982年),对作品进行了属性上的分类(彩色、黑白),并且以金、银、铜奖进行了分级并一直沿用。

第10届(1977年):“文革”期间,国展受到影响,从1973年开始,国展改由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办公室主办,至1977年举办过5次,只有1977年的展览被列为第1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第14届(1986年):设立优秀组织工作奖,以表彰在国展中作品入选率、获奖率高的分会。

第15届(1988年):人体摄影题材作品《太阳与人》获得彩色组金牌,作者易水生将翻拍来的人体与太阳进行叠加拍摄。这幅作品在当时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赞成者认为其摆脱了简单拍摄人体线条的方式,意在表达生命等哲理隐喻,探索精神可贵。反对者则认为其构成元素不是自己所拍,侵犯了著作权。

第16届(1990年):第一次在评选中实行了初评、终评两个步骤,分类征稿设奖。

第18届(1997年):奖项设置分为6大类:社会生活与社会风貌类,科教文体军事类,风光(花卉、动物类),人像(婚纱)类,广告(静物)类,特技镜、暗房类,并且第一次采用评委分组评选的方法。

第20届(2002年):分类方法的改进是最大变化,根据内在属性和用途为标准分类,分为纪录类、艺术类、商业类。

第22届(2007年):首次启用了通过全国征集评选得来的展览标识;首次为青年摄影人设立专门奖项;首次于金、银、铜奖项之外设立评委推荐奖;首次将评选结果上网公示,扩大监督范围和反馈渠道。

第23届(2010年):首次采用条码扫描录入参展信息,参展作品被贴上条码,通过扫描可以在电脑上看到该作品的作者、所属地区、所属分类等全部信息。 评选过程首次设立监审。

第24届(2013年):对作者来稿总量做出限制,每位作者共限投10件作品;增设多媒体类别;设立观察员,评选过程首次采用网络视频播出,将评选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第25届(2015年):首设邀请展,经过中国摄影家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近年国内的摄影精品组成邀请展,与当届全国影展作品同步展出。

国展声音:

在采访中,我们接触到了摄影各界对国展的关注者,通过他们的声音,我们看到走过60年的国展,承载着诸多回忆,寄托了众多希望——

罗江华(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巡视员、第26届国展监审)

纵观摄影界两个国家级的评选——中国摄影金像奖和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而国展已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盛会。国展走过六十芳华,到本届国展拥有21万余张的摄影作品体量,创下历届国展收件新高。但评委总体感觉缺乏出类拔萃的作品,同时,评选形式多年来也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的核心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的国展是不是可以放下身段,变成摄影爱好者狂欢的节日。评选是否可以打破以往的分类方式,增设生活类、突发事件类、航拍类,手机类、胶片类、后期制作类等等,将那些最新的摄影元素纳入进来,让广大影友也像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大众评委一样,现场按表决器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而摄协则负责切实做好文艺评奖导向组织服务工作。艺术要回归人民,回馈影友,优质的文化资源应该多向基层、向群众倾斜。六十年,是个很好的节点,也是深化文艺评奖机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不断开拓创新,国展才能有更大的生命力。endprint

原瑞伦(中国铁路摄影家协会主席 第26届国展观察员)

20世纪70年代初我开始学习摄影,那时只能通过《中国摄影》等杂志和观看国展入选作品来学习,也从来不敢想自己的作品能在国展中入选。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展投稿的广度、深度、品位、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我有幸成为第25届国展的评委、第26届国展的观察员。在这两次与国展的近距离接触中,我看到来稿的人群以爱好者居多,职业摄影师和名家较少。从来稿质量来看,本届要高于上一届,特别是纪录类反映自然状态下人文社会生活的作品明显增多,成为表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实写照。做评委,关注的是参展作品,而作为观察员,却同时关注着整个评选过程是否合乎规范,本届国展评选的公开、透明、严谨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评委的每一票、每一轮都要经过纪委、总监审、观察员、评委的确认签字。而评委们的辛苦也是有目共睹,从早上9点开始评选,经常持续到夜间一两点,不漏看每一幅作品,不放弃每一次讨论,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让所有关注国展的人感到放心。

李锦健( 18岁 广告摄影专业 第26届国展商业类入选 )

因为身邊有好几位前辈都曾经在国展中入选,所以我很早就听说过国展。我是做广告摄影的,参加摄影大展的级别越高,对自身价值的提高就越有帮助,能在国展中入选,对我以后从业也很有帮助。这次,我准备了纪录类、艺术类、商业类三大类投稿,但认真研究了征稿启事并浏览过前几届获奖作品和各类投稿获奖比例后,感觉纪录类的竞争太大,所以我就把作品全部放到了我的特长——商业类和艺术类。得知入选,很惊喜、很意外、很开心,感觉自己的作品又有了进步。

梁达明(著名摄影家 第14届国展入选)

我父亲梁枫参加了1957年第一届国展,作品《古寺凝寒》入选。记得他和我说过,那个年代正是国家建设时期,年轻人都意气风发,拍风光一定都要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当时参加国展并且入选是很激动的事儿。而我参加过第14届国展,也有一幅作品入选。参加国展是一件很神圣、很专业的事情,投稿极为慎重,总要精挑细选很久,而不断翻看国展作品集也是学习摄影的一种重要途径。现在,我手里还存有第1-25届国展的所有作品集。个人感觉从12届到14届期间的作品是最贴近生活的,能感觉到那时候摄影人都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到生活中去拍摄,不像现在技术进步了,大家在创作时的幻想和想象会更多些。同时,时代的发展也要求评委对拍摄本身精通,对时事、大政方针以及摄影界的发展动态有很深的了解。

石广智(著名摄影家 第19-22届国展入选)

我第一次参加国展是第19届(1999年),那是我刚拿起相机的第一年,当时朋友觉得我“花非花”系列作品中的《金色年华》很像梵高的画,就主动帮我投了国展。没过多久,他就欣喜若狂地告诉我得了铜奖。那时,我才明白国展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之后,我明确了走创新之路的创作方法,继续参加了第19-22届国展并且都有获奖。从那时起,大家知道了福州有个获奖专业户石广智。2007年我第三次获得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后,有影友打电话问我会拿什么作品参加当年的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我说:“从今之后我不再参加任何比赛了。”没想到对方兴奋地大叫:“谢谢你石老师,我代表广大影友感谢你不再参加影赛!”这番话引发了我的思考——确实,我不能总是忙于参赛,而应该让自己的心静一静、多创作点作品了。

2017纪录类

第2 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国展一直提倡“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当下”。 本届国展评委们提到:国展除了要提高艺术水准外,还要成为记录国家命运和发展的大展,而本届参选作品中对“大事件”的反映不够。原因多是因为普通摄影人通常无法出现在事件第一现场,而能够拍到大事件的媒体记者更多是参与荷赛、华赛等新闻类评选。所以,评委们建议征稿期的宣传多倾向于一些专业人群,拉动他们关注参与,而普通爱好者则应该多记录身边,以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折射出时代大发展。

上一届国展中,有一幅获得艺术类金奖的作品叫《纵横沙海》。在本届纪录类第一阶段的评选中,我看到了好几幅与之雷同的照片:牧民还是那个牧民、骆驼还是那匹骆驼、狗还是那只狗……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享受摄影的乐趣,任何拍摄方式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摄影对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但是,广场舞不适合在国家大剧院跳,一味模仿的照片也不应该在“国展”这个平台上展示。我并不排斥优秀的民俗风情作品,这不仅仅是题材问题,而是希望摄影人用真情实感独具慧眼地记录当下,记录时代发展进程折射在普通人身上的变化,让每一届评出的纪录类作品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感。

国展可以借鉴,但不能别人拍什么,你也拍什么;别人拍的,你恰恰应该不拍,或者用不同的方法拍。两年前我们鼓励的一些题材如“二胎”、“电商进村”等,本届再次大量出现,但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意义和分量就完全不同了。即便是老题材,也应该思考如何找到新的切入点,拍出新意,而且完成度要高于以往的作品才更有可能受到评委青睐。

另外,部分纪录类作品因不符合征稿启事规定被取消入选资格。我想说,其实大多数投稿人除了对纪录、艺术的释义没有充分理解外,“让照片更好看、更完美些”是他们对纪录类作品进行修改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生活本身就不完美,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求照片完美?你有没有把画面上那一颗石子、一根电线杆抹去,其实并不能最终决定照片能否入选。希望这些摄影师继续认真关注、真实记录我们的生活。——评委 刘宇

《老工业转型的日子》(组照选登) 纪录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潘永强(山东省)

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已有60年历史,山东省第一炉铁水和第一根球墨铸铁管就诞生在这里。 这家“老企业”因污染排放问题全面停产并着手搬迁,数千名工人生活也随之改变。重工业曾是中国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城市的扩容和群众日益强烈的环保呼声,加上国家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持续推出治霾措施,这些企业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评委会推荐语:在节能减排,企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一个有60年辉煌历史的老企业全面停产搬迁。这位作者用镜头捕捉工业发展的瞬间影像,记录老工业的锐变、升级的历史进程,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深入挖掘身边发生的故事。尤其是作者用相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工人兄弟对即将改变的工作、生活的期待及内心世界的反应。这组照片画面呈现朴素、真实,编排自然流畅,从拍摄的难度上足见这位作者扎实的基本功、熟练地造型能力和深邃的思想修养。

《沙场点兵》 纪录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范显海(解放军)

2017年7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

评委会推荐语: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突出野战化、实战化,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沙场点兵》摄取的是受阅部队接受检阅后,迅速向检阅台对面集结的场景。画面中,沙场战尘飞扬,官兵动若风发,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以视觉元素烘托军事行动严整威武的气氛,使受阅官兵甲胄在身、使命在胸的昂扬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呼之欲出,无论在主题内涵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充分体现出军事摄影阳刚向上的美学风范和独有的表现力。

《溫暖的小手》 纪录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向文祥(江苏省)

2016年1月,江苏省扬州市,风雪中坐在电动车后面的小孩为母亲遮挡风雪。

评委会推荐语:爱的温度可以传递,他待你的方式,就是你待他的方式。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瞬间常常不期而遇,一旦捕捉下来,就有可能散发出动人的光彩。摄影需要运气,但是不能指望运气。当然要看到才能拍到,很多时候,只有想到才能看到。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81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纪录类·入选作品 苏巧将(浙江省)

2016年6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国际机场,81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大陆56人、台湾25人)乘坐中国民航包机被我公安机关从柬埔寨、老挝押解回国。涉及中国大陆10多个省区市的150余起跨境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

《低头族》 纪录类·入选作品 潘登(福建省)

2016年9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会议休息间隙,与会者们纷纷拿起手机。中国是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2016年在用手机号码数量达到13亿,一半以上使用者为智能手机用户。

《首位歼-10女飞行员的一生》(组照选登) 纪录类·评委会推荐作品余红春(解放军)

2016年11月12日,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一次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享年30岁。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2009年毕业,是中国空军首批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12年成为中国首位驾驶歼-10的女飞行员。在中国,仅有4名女飞行员有资质驾驶该机种。

评委会推荐语:女飞行员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群体,牺牲的女飞行员余旭更是牵动国人的心。这组人物专题出自多年的积累,虽然影像并不完美,但摄影师显然对余旭比较熟悉,有机会记录了她戎装映衬下的稚嫩,日常生活里的俏皮,训练中的专注,她短暂生命的荣光,也记录了她的牺牲带给亲人战友的哀痛。这组专题的价值在于它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呈现了一个年轻生命的多角度、多侧面,带给读者比较丰满的人物形象,并将读者带入为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深深惋惜的共情。这就是评委们从同题材作品中选择了它的原因。虽然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余旭,但是每个人身边其实都有“故事里的人”,只要用心发现,耐心记录,有价值的好照片未必在远方。

《乡村瑜伽》(组照选登) 纪录类·入选作品 赵占南(河北省)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玉狗梁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193户457人中,贫困人口达85户254人。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了100多位留守老人和妇女。扶贫必扶志,2016年2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卢文震开始带领村民练习瑜伽,给乡村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坟场》 纪录类·入选作品 吴朝福(四川省)

2015年6月28日,四川省建筑工地旁的废旧汽车堆放点。

《“胖妞”参军入伍》 纪录类·入选作品 刘畅(解放军)

2016年6月16日,被网友们称为“胖妞”的运-20大型运输机接受入伍洗礼,正式入列空军部队。运-20飞机是空军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装备,是中国自主研制的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谓“国之重器”。

《潮间弃物》 (组照选登)

纪录类·入选作品 杨同玉(山东省)

组照摄于山东省青岛市。人类社会的进步不能建筑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上,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是本组照片的核心。

《盲人摸“象”“棋”乐无穷》 (组照选登) 纪录类·入选作品孙畅(福建省)

由福建省残联、福建省盲人协会主办的2016年闽台两岸盲人象棋邀请赛在厦门举行。20名盲人棋手参加比赛,其中有来自台湾的4名选手,厦门3名,省内其他城市13名。这是闽台两岸盲人象棋的首次对决。

2017艺术类

第2 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艺术类大概是国展分类中最能体现摄影师个人风格和创新理念的一类,“内容是否感人?形式是否创新?作品未来的价值如何体现?如何走向摄影市场?”是本届艺术类评委在评选中考虑的几大要素。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也更鼓励通过纯粹艺术语言来表达的作品。其实,在第20届国展对作品分类的改革中,已在艺术类中涵盖了纯摄影和实验摄影两类,但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沿袭、关注人群有一大部分是摄影爱好者等原因,艺术类常常被演绎成了“沙龙类”,好看、赏心悦目,也成了很多投稿人对艺术类的理解,所以投稿中也以传统现实题材、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流,好看的同时总让人认为“创新力度不够,感觉温温吞吞”。因此,历届国展评委都在呼吁多鼓励观念探索创新以及对摄影本体语言的挖掘,创造既能概括现实又有个性的形象,形式感独特、技艺出众的作品。

我曾经做过23届、24届国展的评委,再看这届艺术类的作品,拍摄题材种类较比以前丰富多了,整体图片传递出的感觉更从容了。以前,艺术类的投稿中有大量的“糖水”片,这其实是大众对“艺术”的误读,而这一届国展,这一类作品以及那种俗美、做作、为了所谓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少了。但稍感遗憾的是,小情趣、柔美的东西多了些,整体还是缺乏力量感的。其实,即便是艺术类作品,也可以关注大题材——有重量感的内容。艺术类的作品应该要具有当代性、批判性,我们不要把批判理解为对抗,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发出呐喊、呼吁、关注等等。

这届艺术类的组照整体水平要强于单幅。这说明图像用来表达艺术观点虽然很直觀,但是也有缺憾——仅仅通过一个画面很难表达完整的观点,所以需要通过重复、积累、“系列感”来体现。当然,一组作品尽管通过不同的场域来展示,但是每幅作品中需要有固定的符号贯穿。——评委 姚璐

《猛虎出击》(组照选登)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赵云(解放军)

评委会推荐语:充盈着视觉张力、艺术活力和生命伟力的军事摄影作品,一定是来自基层官兵的火热生活。《猛虎出击》艺术、纪实兼具,继承、创新共融,是一组彰显变革中人民军队主旋律的时代佳作。作者运用慢速闪光后帘同步追随技法,采用动静、虚实、明暗的对比表现手法,抓取部队野外生存训练中战士生动鲜活的片断,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创作思想,塑造出在习主席政治强军、科技兴军、从严治军方略下,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型人民军队,塑造出勇猛顽强、机智果敢、血性斗志和使命担当的新型当代军人形象。

《向佛的脚步》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颜劲松(浙江省)

评委会推荐语:《向佛的脚步》表现的是普通的藏族百姓熙熙攘攘的生活画面。这幅作品引人驻足,希望看一看里面的人的生活,他们的表情。高原雪域的题材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我们见到了太多的固定样式的拍摄,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甚至出现屏蔽的情绪了。而这幅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平和而不刻意,似乎让心灵又回到了这块神秘的地方。当然,作者是以采集拼接集锦方式创作的,如果再将里面的人物细化和精细调整,更能锦上添花。

《红旗渠畔修渠人》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秦加福(河南省)

评委会推荐语:河南林州的红旗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1962年,勤劳智慧的林州人民就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年,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出1500百多公里的红旗渠。半个世纪以来,红旗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红旗渠畔修渠人》这幅作品试图用上千幅当年红旗渠修建者及其后人的集体肖像,构筑一座纪念红旗渠精神的历史丰碑。格式化的众多修渠人群像聚集在红旗渠周围,具有非常肃穆的仪式感,而酷似二维码的像素化当代影像语言,也更加有力地向世界传递了我们的红旗渠精神,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创意摄影作品!endprint

《烟树潮影》(组照选登)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张洪林(浙江省)

评委会推荐语:全民摄影时代,曾经的题材优势似乎已被挖掘殆尽。其实不然,大千世界的万种风情,永远期待“发现的眼睛”。《烟树潮影》便是落潮时圆球股窗蟹与潮痕共绘的奇景,借潮起潮落之周期,呈现一场又一场海、沙、蟹同谋的“行为艺术”,昭示着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的造化。精心探寻并摄取的画面,宛若宋代山水画作之形态,温润地传递着古朴、精致、沉静之美,给人以独特、新颖、超然的视觉体验——影像从心,心若不再喧嚣,一沙一叶便是世界。

《山水诗行》(组照选登)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叶文龙(浙江省)

评委会推荐语:这组黑白山水赋,画面简洁、凝重,虚与实、静与动,兼备相宜,充满张力,俨然是一部深谙谢赫六法的山水之诗,一部完整的马勒第三交响之乐(音乐史上的乐章之最一一描写大自然的圣歌)。从“气蕴生动”到拥有“整个世界”,可以看到作者从早期实验性影像《后天》的蜕变中脱颖而出。在当下“风光不再”的山水摄影中注入了新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日渐成熟的叶氏风格的镜头语境中,亦可读出,何为“一山一世界,一水一追寻”的精神所在。

《生灵间的对话》(组照选登)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杨旭东(河南省)

评委会推荐语:这是一组风格独特的“鸟片”,描绘一群八哥和一棵古树有趣的故事。富有韵律的枝杈,犹如音符的八哥上下翻飞,虚实相间,在宣纸般灰白色天空衬托下,一幅水墨的“枯木逢春图”就这样凸显在我们面前。拍什么,怎么拍,拍了干嘛是摄影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摄影师巧妙运用东方画意的结构寻找不同的情境,守住一颗树,观察一群鸟,去倾听、思考并记录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鸟与自然生态的故事自然就生动和精彩了。水墨丹青的影像表达出诗情画意的意境,这样的影像易得观者喜爱,收藏上墙赏心悦目,摄影人拍摄的价值也自然得到体现。生活就是与其他事物共处,对话!我们喜欢这种对话!

《同床异梦》 艺术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卢正华(江苏省)

评委会推荐语:这幅图片是当下社会常见的生活场景,本该相拥而眠的夫妻却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蓝色的影调让画面少了温情,灯光投射形成的爱心充满了讽刺意味。电子科技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已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受到挑战。摄影师敏锐地关注到这一社会问题,以影像的方式直接揭露出来,同时,也向读者提出问题:在社交媒体日益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如何杜绝过度依赖?这幅图片影像与表达俱佳,当属难得的好作品。

2017商业类

第2 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本届国展商业类入选作品内容丰富,包括公益类、广告类、大学生创意类等,涵盖面很广,同时具有时代特点,能反映出时代发展和思考。从入选作品中,能看出行业内新的变化和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行为日益活跃,商业摄影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整个摄影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第20届国展,商业类首次作为独立大类引入国展,与艺术、纪录并列。但之后的商业类评选中,大家发现,同样是因为关注、参与人群的原因,一些没有真正进入過商业流通领域的、纯“创意类”的作品被摄影人当作商业作品投稿,有些投稿人则把诸如“苗寨少女”这样的普通人像作品当作商业作品进行投稿。因此,评委们建议通过必要的商业摄影理论研究,来明晰商业摄影的内涵和外延,给摄影人以恰当的引导,不错过那些有时代印迹、摄影师个性又满足商业需求的作品。

真正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需要几个要素:创意大气、形式独特、制作精湛、市场认可。这次评选中,确实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摄影作品,从创意到执行到效果都堪称完美。但这些作品中,有不少能看出是出自4A广告公司的创意,而纯粹靠摄影师自己的实力完成创意和执行,并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另外,还有不少作品是属于个人创作习作,不是商业行为,也就是说他不是纯粹的商业摄影作品,没有进入市场。创意确实很新颖,只是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后期的完成品质方面较粗糙,这个现象较普遍。当然这需要摄影师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不管怎样,这样实验性的作品我们也要多鼓励。同时,我也注意到一种现象。有些明显应该属于艺术类的作品,比如人文类的人像、静物、甚至还有风光片等等,都投到了商业类。如果非商业摄影作品却在商业类评选中频繁入选甚至获奖,这对真正的商业摄影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会严重打击他们投稿国展的积极性。在本届评选之前,商业类组长召集所有评委们研究讨论并达成一致,要尽量杜绝以上这些现象。希望能把商业类的竞争环境培育好,让更多的优秀商业摄影师能参与以后的国展,这才能真正代表国展的水平。——评委 胡国庆endprint

评委会推荐语: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商业摄影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组很有拍摄难度的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以天空为影棚,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拍摄。这组作品的出现是我们跟世界职业摄影接轨的一个信号,完全打破了传统商业摄影局限在影棚里的模式。国际商业摄影行业很发达,并且不断有新的空间、新的机会出现,这也给传统的商业摄影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好好思考如何走出有限的、传统的生存空间,用摄影的方式与国际接轨,而这些,我们在这组作品中看到了。

《7天连锁酒店形象广告》(组照选登) 商业类·评委会推荐作品唐小平(广东省)

评委会推荐语:这组作品通过不同的睡眠姿态,表达出年轻人无拘无束、多样化的状态,正好契合了连锁酒店以年轻群体及保持年轻心态的人群为核心消费群及“不是家胜似家”的独特理念。 在拍摄手法上,根据不同角色的特征,精心设计光线、构图、人物动作及道具的摆放。整组作品风格统一,每一张又各有不同。没有艺术表现力的商业摄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市场导向的商业摄影是没有意义的。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要有好的创意,并透过优秀摄影师之手付诸实现。

《健康随烟而灭》 商业类·评委会推荐作品 李锦健(广东省)

评委会推荐语:画面中,香烟组成了人类肺部的形状,而其中部分已被点燃,渐成灰烬。这寓意着吸烟就是在消耗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将像香烟燃尽一样随之消失。这是一张能够引人思考的以吸烟危害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照片。作者用巧妙含蓄的比喻手法阐明道理,给人警示,从而引起共鸣。照片展示出作者在创意上和用影像表达思想方面的能力。照片构图处理得恰到好处,将燃烧的“肺”置于烟雾缭绕的暗部背景下,使其更加突出,体现了一种简洁的力量。

《小宝贝的奇幻旅程》(组照选登) 商业类·评委会推荐作品朱智辉(江苏省)

评委会推荐语:《小宝贝奇幻旅程》构思巧妙,趣味横生,幽默风趣,给予了能够看到这组照片的宝贝妈妈们联想与期盼,从而使宝贝妈妈成为了儿童肖像摄影的替在客户,近一步刺激了为自己的宝贝拍一组儿童照片的欲望,或达到非拍不可的冲动。好的商业人像作品必须主题明确、立意清晰、视觉突出、简洁明快。

《精灵》 (组照选登)商业类·评委会推荐作品朱汉举(江苏省)

评委会推荐语:商业摄影是以艺术的语言实现商业价值的应用性摄影。而商业品牌的打造,借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其实就是一个“神话”的制造过程。《精灵》利用象征月夜的蓝色及特殊的荧光效果,将现实维度的时尚人像转换成为了超现实维度的夜之精灵,从而将影像从现实的世界,引入到了一个“神话”世界,让图像借助符号升华为特定的象征。这一语言转换的过程,就是一个视觉符号的编码过程,商业摄影的价值即通过这一过程得以实现。无论在影像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在视觉语言的转换关系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2017多媒体类

第2 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自24届国展(2013年)设立多媒体类别以来,经过三届的积累和磨炼,评委们认为本届作品无论是题材的多样性、主题思想性,还是表现技法的多维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上,都较前两届有了新的深挖与拓展。

多媒体类的作品,是一个融媒体的概念,因此评委在评选过程中不仅要求入选作品中流动影像达到最高水平,平面影像也要达到最高标准,同时要符合多媒体影像的传播形式和特点,当然也要和纪录片、微电影等区分开。本届投稿作品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优秀的作品达到了专业水准,而另一些作品则在完成度上没有达标,比如不少作品中存在错别字,还有些作品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规定等。

本届多媒体落选的作品中有不少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从头到尾都采用一个景别的镜头,缺乏视觉语言的丰富变化等。多媒体影像是图像、视频、声音、文字等互补互动的作品。构建多媒体故事要讲究画面的剪辑方式,要有主轴——时间轴,完全按照故事线性的时间顺序展开;要有空间轴——围绕主轴而展示的截面影像,是故事重点;要有副轴——增加故事的内涵和厚度。同时,多媒体的影像语言要比摄影、电影、电视的视觉语言丰富,需要具有以下三种特性——聚合性:既有如电影、电视等的时空流动性的连续聚合,也有照片等时空静止的分离聚合;互动性:把传统的、分离的类比媒介之间的影像进行互相转移;非线性:打破了一种媒介的运行顺序,可以横跨多个媒介进行统合编辑,对独特媒介进行分立编辑,合成出一种全新的视听结构。——评委 韩丛耀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展摄影
浅析书法临摹与创作
“国展”评委
2017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在国展举办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