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味畲药雷毒柴治疗顽固性面瘫1例

2018-01-18俞坤强朱慧梅周敏亚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额纹口角面瘫

俞坤强 朱慧梅 周敏亚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笔者曾在临床运用畲药雷毒柴治疗顽固性面瘫一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患者,女,76岁。2016年12月5日就诊。20天前因劳累晨起时出现右眼不能完全闭合,迎风流泪,饮水时水从左侧口角溢出,左侧额纹消失,左侧耳后乳突区疼痛,夜间因疼痛不适,入睡困难,经外院治疗后,耳部疼痛较前有所缓解,但面部其余症状改善不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可见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时露出白色巩膜,左眼畏光、畏风,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歪向右侧,伸舌右偏,不能鼓腮、吹口哨,饮水从左侧口角溢出,面部感觉大致正常。左侧耳后乳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5分。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为18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系统评级为Ⅴ级。舌红、苔黄,脉稍弦,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采用针刺治疗,治以祛风散寒、通络除痹。取穴为攒竹、太阳、鼻根、四白、精明、上关、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口和髎、夹承浆、风池、合谷等穴,头面部诸穴均取患侧,合谷穴取对侧,地仓透颊车,并采用电针,取疏密波,每次持续电针20min,1次/天,1周5次,同时予地塞米松抗炎,维生素B1、甲钴胺营养神经等治疗,连续治疗3周。患侧额纹出现,但仍较健侧弱,左眼闭合能力稍有改善,耳后疼痛减轻,VAS评分为3分,余症状好转不明显,患者自动出院。出院1周后患者再次就诊我院,继续予针刺治疗,并加用补益气血的足三里等穴,同时予温针灸,2周后患者耳后疼痛消失,额纹较前明显,眼睑闭合较前改善,余症状较入院时改善不显,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为25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系统评级为IV级,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患者服用单味畲药雷毒柴3剂,每剂用雷毒柴约60mg温水煎服,早晚各1次,未服用其他药物。药后感症状缓解明显,来我院复诊,见左侧额纹明显恢复,较右侧未见明显差异,左侧眼睑闭合稍不完全,左侧鼻唇沟变深,口角不歪,伸舌不偏,鼓腮无漏气,面部表情肌运动自如,此时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为36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系统评级为I级。随访8个月,症状无复发。

按: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之为“口癖”“口眼㖞斜”等,主因劳累过度,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而致气血瘀阻,筋肉失于约束,产生闭目不能、口角歪斜等症。本例患者病程久,在我科两次住院期间,给予针刺及相关药物治疗,初期缓解了耳后疼痛的症状,改善了面部部分症状,然而其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较差。雷毒柴是丽水地区畲族群众的常用药,畲族民间认为其有祛风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肿痛等疾病。目前关于畲药雷毒柴的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畲药雷毒柴属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称卫矛,又名鬼箭羽。中药鬼箭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性寒,味苦、辛,归肝、脾经,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的功效,因此可以祛风通络除痹,从而治疗周围性面瘫。且现代药理学认为其富含黄酮类、强心苷类、甾体类、三萜类等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而黄酮、甾体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本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服用畲药雷毒柴3剂之后,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雷毒柴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相关。

猜你喜欢

额纹口角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深夜的病房
两代人的不同
白色的海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额纹除皱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额部皮肤油脂分泌的影响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