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曲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1-18

甘肃农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舟曲楹联生态旅游

(甘肃省舟曲县东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舟曲 746300)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上游,地处长江上游腹心地带,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地区,这里民族风情独特,自然景观绮丽多彩,素有“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美誉。近年来,舟曲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从打造旅游“三张名片”、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强化旅游宣传营销三个方面入手,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其产业体系已经形成。2017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6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9亿元。

一、舟曲县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一)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舟曲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这里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气候温暖半湿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素有“陇上小江南”美称。境内“一江两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嘉陵江,然后汇入长江。近年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入实施长江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普遍增强,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0.31万hm2,森林覆盖率34.25%,境内植被保护良好,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珍稀动物经常出入活动,花椒、核桃、柿子、黑木耳、羊肚菌等地方特产初具规模,享有盛誉。

(二)农业资源丰富多样

舟曲县农作物种类繁多,栽培作物约400多种,尤其是油菜花和荞麦花是旅游观光农业的一大亮点。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美化城乡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在全县各个景区景点、新老城区、公路沿线等地域科学规划种植草本和木本观赏花卉,并以此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开花结果”,全力打造“花开舟曲”品牌。早春四月,舟曲盛开大片的油菜花,黄色的花海景色绝佳,与白龙江遥相辉映,这里的油菜花沿山地梯田分层,层次感丰富,让游客在早春时节感受到花海的壮美。当地进入最佳赏花期,不少的城市休闲人士纷纷前来踏青赏花,游客们漫步在被油菜田包围的山间小道上,或赏花摄影,或放风筝,或野营对战,感受春色气息,连片的油菜花令人心旷神怡,驻足忘返。

(三)人文景观丰富多美

1.泉城舟曲。舟曲县城素有“泉城舟曲”之美誉,尤其以泉水甚多而名扬陇上。虽然历经汶川“5.12”大地震和舟曲“8.8”特大泥石流等严重灾害,经过重建的舟曲,如今县城依然泉水叮咚,出水的泉就有十几个,泉水依旧清澈见底。

2.泥石流纪念馆。2010年8月7日22时许,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mm,持续40min,继而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舟曲抢险救援纪念馆成立于2011年6月,展览馆利用高科技水平还原当时抢险救灾的真实场景。年接待观众2.5万人次。2011年12月被中宣部特批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人间仙境——拉尕山。拉尕山位于白龙江上游立节镇境内,海拔2 000m左右,距离省道S313线18km处。山间云雾缭绕,通往山顶的公路弯弯曲曲,像一条条巨龙在山间盘旋。山顶开阔平坦,林草广茂,不时有藏式居屋点缀其中,自然景观独特。

4.沙滩森林公园。沙滩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甘南州十大香巴拉旅游王牌第一,南与九寨沟相连,总面积3万hm2。主要有六大景区,主要景点有人命池、天龙八部笑谈峰、沙滩麦积石、一线天、神女懒卧泉、青松三抱、桦柏抱山、原始冷杉等二十多个。

5.翠峰山。翠峰山,位于舟曲县城北5km处,海拔1 850m。其山势高雄伟,巍峨挺拔,山清水秀,东北南三面陡峭如剑,只有山的西面有一条崎岖小道可通往峰顶,巨松古柏参天,翠云寺掩映其间。翠云寺,明清时又俗称仙寺、翠峰寺。

6.大峡沟森林公园。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舟曲县白龙江南岸,属舟曲县九二三林场天然林保护区,总面积为4 070hm2。公园内主峰海拔1 824~3 278m,气候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据初步调查,该区有高等植物102种190属,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完好的动物、植物生态群落,园区内地形地貌优美,是度假游玩、盛夏避暑胜地。

7.楹联文化街。舟曲县是一个坐落于甘肃南部群山峻岭中的小城,白龙江穿城而过,素有“藏乡江南”“不二扬州”的美誉。舟曲书画、楹联创作经久不衰,自明代就开始举办的“元宵松棚楹联灯会”,将楹联、诗词、书法、灯艺与祭祖、社火、庙会等民俗活动融为一体,文化底蕴博大精深。2015年6月,舟曲县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县”。西街、西关街也成为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

(四)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在近6 000余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舟曲县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多地舞”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楹联灯会”、“巴寨朝水节”、摆陈舞等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文化享誉全国。舟曲多元的民族文化浓郁,正月社火、“正月十九迎婆婆”、博峪采花节、天干吉祥节、东山转灯节、坪定跑马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品类繁多,异彩纷呈。地方特色小吃洋芋搅团、擀汤面、酿皮、杂面疙瘩、灌灌酒、青稞土酒、蜂糖酒等醇香可口,回味悠长,令人食之难忘。

二、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不完善,投资融资机制缺乏

舟曲县地处山区,山高路陡,生活、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舟曲县通往各景区的主要干道路窄崎岖,存在较大程度的交通安全隐患。目前,舟曲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十分落后,旅游产业开发经营以政府主导、旅游部门引导为主,多元化市场参与的经营方式尚未形成,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与机制还未建立和健全,缺乏资本经营理念和市场。

(二)旅游产品创新不足,自然资源开发不够

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和良好的机遇中,舟曲县的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一些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特色生态旅游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缺少。舟曲县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地挖掘与整合,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开发,自然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挖掘有限,缺乏以高山、原生态和古朴等独具特色旅游度假主题风格的提炼[1]。

(三)生态环境遭到污染,资源保护压力增大

发展生态旅游可带动地方餐饮服务业和土特产商品市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在景区中也出现部分不文明游客,随意露营、吸烟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较为普遍,垃圾清理极为困难,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一部分景区群众非法进行偷猎或盗挖盗采,以满足外来游客对山珍野味与山野菜等农林特产的需求,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压力增加。

(四)经营理念不够先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目前,县内旅游相关产业的经营理念较为保守,经营者重自身创收、重价格、重开发,轻主体服务跟进、缺特色、轻保护,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服务品质让游客望而却步。受区域经济条件限制,管理人员和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上存在差距。生态旅游资源规范化设计、开发、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

三、舟曲县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一)建立投资融资体制

充分依托中央、省、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省、州搭建的各类有利平台,结合《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台《舟曲县旅游发展十年规划》,争取政策支持和各项资金资助。重点实施拉尕山、翠峰山、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等大景区建设项目,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景点。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契机,合理选定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长期的资助培育,使这些乡村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旅游地。要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融资机制,采用多元化、多渠道方式筹措生态旅游资金。鼓励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民俗文化、体育赛事、户外休闲等系列节会活动,借助国内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提升舟曲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动景区联动发展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改善舟曲通往各景区和山后区、上河区方向的道路,提升旅游道路通行能力,改变交通瓶颈状况。把拉尕山、翠峰山、沙滩、大峡沟等成熟的旅游景区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同周边的旅游景区联动发展,吸引游客,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建立与武都万象洞、迭部腊子口、宕昌官鹅沟、四川九寨沟等周边县市的旅游合作新机制,共同开发旅游市场,研究探讨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产品系列,使舟曲县的生态旅游产业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三)创新绿色旅游产品

舟曲县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还处于农业观光型阶段,游客参与程度低,内容较为单调。舟曲县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开发和提升森林公园、度假村、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族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乡村旅游项目。倡导“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休闲体验旅游。如在舟曲当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吃洋芋搅团、擀汤面、炒剪饼、杂面疙瘩、灌灌酒、青稞土酒、蜂糖酒筹产品,通过生态旅游宣传推介,使其走向市场,既可促进景区居民的收益增加,又可实现这一文化的传承[2]。白龙江河川区油菜花、柿子黄,半高山区荞麦花、玉米黄,在盛产季节举办赏花游、采摘游,并推出特色民俗表演活动,吸引各方宾客纷至沓来。

(四)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旅游景区对游客文明行为在进行教育、宣传引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新建绿色环保式的公厕、摆放垃圾箱、设置休闲座椅和餐桌等,并在景区广播中反复播放景区文明公约,保持景区良好的旅游秩序。当发现游客乱扔垃圾、攀爬危险岩石、哄撵动物等不文明行为时,工作人员要主动劝阻,讲解文明旅游知识,热心解答游客疑问。加强旅游区域内各种设施建设,以促进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

(五)实施人才资源开发

树立以可持续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舟曲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旅游行业职工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文化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对导游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评选,实行佩证上岗,文明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开招聘生态旅游资源设计、开发、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县直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赋予一定分值,采取按季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旅游人才的选拔、培养、表彰、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使优秀的旅游人才脱颖而出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生态旅游产业逐步走向辉煌,实现舟曲县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舟曲楹联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上河降魔记》所见《格萨尔》在舟曲境内的流传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孔府的年节楹联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再造河山建家园——赞舟曲抗灾斗争
英雄舟曲的史诗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