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消化道梭菌感染诊治

2018-01-18汪德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魏氏梭痢疾毒血症

汪德军

(安徽省宁国市畜牧兽医局242300)

梭菌是自然界常见菌,羊主要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可引发急性胃肠炎,能造成羊只大批死亡,危害很大。下面就羊梭菌性消化道感染为话题和大家交流。

1 梭菌简介

梭菌主要是指魏氏梭菌,又叫产气荚膜杆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空气、土壤、树木、垃圾、河沟中都有存在。动物消化道中也有,只是数量较少,且以条件致病菌的形式存在。本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两端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大小约为0.7~1.0μm×5~8μm, 单在或呈短链状排列。可形成芽孢,芽孢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耐高温、干燥、酸碱和消毒剂,培养需要厌氧环境,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都能生长,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蔗糖和淀粉等都有水解作用,产酸产气,可液化明胶,靛基质呈阴性。

2 梭菌感染的危害

梭菌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梭菌能发酵碳水化合物并产生大量气体,对于羊来讲,如果消化道中产生的气体过多,以致于无法通过嗳气形式排出会形成胃肠臌气,甚至引发急腹症威胁生命安全。二是梭菌能产生多种强烈的外毒素和酶,如致死性毒素、坏死毒素、溶血素和肠毒素等,这些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肠壁细胞,造成黏膜脱落,对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料肉比上升,造成经济损失,毒害还能被吸收入血导致全身症状,如体温上升、组织水肿、采食量下降,最终影响生长发育。另外,魏氏梭菌可形成芽孢,对环境抵抗力大大增强,普通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很难将其杀灭,可长时间存在于羊场内,对羊群形成长期威胁。

3 临床疾病及诊治

梭菌感染羊消化道后可引发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及羔羊痢疾等。

3.1 羊快疫

羊快疫主要由腐败梭菌感染所致,以第四胃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绵羊最易感,发病年龄多集中在6~18个月,病原主要经口感染。感染羊发病突然,发病前看不出明显症状,发病后死亡快,病程非常短,体温或上升或正常,大多在发病当日死亡,病死率90%以上。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皱胃,以出血性炎症变化为主,胃底部及幽门附近的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血斑,表面出现坏死。病死羊如果不及时处理,尸体将迅速腐败。

3.2 肠毒血症

肠毒血症以绵羊发病为主,为D型魏氏梭菌感染引发,本菌在繁殖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肠毒素,对肠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本病季节性明显,春末夏初和秋季是每年高发期,主要诱因是羊进食过量的蔬菜根叶或谷类食物,最早2月龄可发病,采食量越大发病越快,症状表现也越严重。发病特点和羊快疫一样,表现急,发病前无症状表现,发病时可表现昏迷、抽搐、磨牙、流口水等,很快死亡。

3.3 羊黑疫

羊黑疫又叫传染性坏死性肝炎,山羊和绵羊都可发生,具有高度致死性,病原为B型诺维氏梭菌,全世界都有分布,成年羊感染为主。每年夏季肝片吸虫流行时,本病可合并发生。低洼潮湿牧区、死水沟、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感染率特别高。感染羊发病急,死亡快,绝大多数羊在48h之内死亡、剖检可见皮下静脉充血,皮肤呈黑紫色,胸部皮下水肿,肝脏充血肿胀,表面分布实质性的坏死灶。

3.4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为羔羊感染B型魏氏梭菌引发,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伤口感染,诱因是母羊奶水质量差,无法对羔羊消化道提供保护,另外,冬季羔羊受冻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本病主要威胁一周龄以内的羔羊,尤其是 2~3d的羔羊。症状表现持续拉稀,粪便恶臭,严重者拉血,最后因脱水而死。

梭菌消化道感染大多发病急,治疗时间很短或基本无治疗时间,故本病以预防为主。舍饲羊群饲喂要规律,定时定量,不多喂,发现有积食的羊只及时治疗,羊群多晒太阳,每周运动2~3次。放牧羊群尽量避免在阴暗潮湿的草区放牧,尽量让羊群饮用流动的活水,每年定期进行疫苗免疫。病羊如果有治疗时间可尝试口服四环素类、磺胺类、地美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魏氏梭痢疾毒血症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泄泻与痢疾鉴别源流探析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