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牦牛巴氏杆菌病诊疗体会

2018-01-18措毛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杀性氏杆菌琼脂

措毛

(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 811599)

1 牛巴氏杆菌简述

牛巴氏杆菌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俗称锁喉风,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兼具热性和急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大多存在于健康牛的消化道及呼吸道上。一般情况下,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寄生虫、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饥饿、受寒等因素诱发。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受到污染的饮水等会对健康牛造成影响。青海地区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变化较大,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生情况较多。除此之外,病牛的喷嚏、咳嗽等会通过飞沫感染呼吸道。牛巴氏杆菌会对牧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青海地区牦牛养殖量非常大,为了促进本地区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牧民经济利益,必须对牛巴氏杆菌进行有效防治。

2 牛巴氏杆菌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症状

大部分牧民牦牛养殖都属于粗放式管理。牛群长时间在山上放养,由于人员不足,一般没有专人看管,同时,由于养殖专业知识缺乏,大部分牧民没有进行管理,也没有注射疫苗。一旦一头牛出现异常,整个牛群就会出现多例拉稀、咽喉肿胀及舌根肿胀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牛急性死亡。

牛巴氏杆菌发病临场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牛行动摇摆、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肌肉抖动、耳尖发冷、不吃草、不反刍、体温超过40℃等,另外还有脉搏加快、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排泄出来的粪便被黏液包裹,不注意对其进行分辨的话,会误认为是半截肠管。部分病牛粪便为散发恶臭的黄绿色稀粪,出现咽喉肿胀及流涎等症状,一般会在24h内死亡[1]。

3 剖检变化

死亡的病牛膘情属于中等,体表有较多牛皮蝇寄生,腹部出现鼓胀,并且有皮下出血等症状。延后、胸前及颈部都出现炎性水肿。将水肿部位切开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另外肺气管内部有较多数量的泡沫,外膜点状、刷状出血、心包膜增厚、腹水增多、回肠、真胃黏膜、十二指肠出血,肾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变化、胆囊无肿大现象,血液凝固不良。

4 细菌培养

采集的肝组织及心血等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麦康琼脂以及普通肉汤培养基之上,温度控制在37℃,时间为24h。可以观察到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有2~3mm的半透明露珠样与血不相溶的小菌落。普通肉汤培养基上会出现轻度浑浊,将培养物取出涂片,通过革兰氏染色镜可以看见肝组织以及心血病料染色镜检相同的两极浓染、两端钝圆的短菌杆。通过细菌培养分析,可将以上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确证为牦牛巴氏杆菌病。

5 防治措施及体会

病牛与健康牛必须隔开饲养,如果病牛死亡,需要将病牛尸体进行挖坑深埋。病牛生活的圈舍及日常活动场所都需要用0.1%的强力消毒灵进行消毒,周期为7d。除此之外,也可将生石灰洒在圈舍及活动场所的通道路面进行消毒[2]。

病牛治疗可以用青霉素800~1200万IU,链霉素400~500万IU,颈静脉注射500ml生理盐水等。或者是1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40~60ml进行静脉注射,若为首次使用,则用量需要加倍,使用周期为3~4d。整个牛群都需要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菌活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牛体重在100kg以上的疫苗用量为6ml,牛体重在100kg以下的疫苗用量为4ml。

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不仅有内部原因,还有外部原因。其中牛内源性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分布在牦牛消化道及呼吸道中。当牛自身具备较强抵抗力时,该病原不会对牛造成太大影响,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牛群受到惊吓、激烈运动之后,产生过激反应会造成抵抗力下降,从而产生内源感染。

牦牛长期放牧在野外,与人的接触非常少,一般情况下也不让人接近,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对其进行治疗时,最好选用效用较长的试剂。若是牦牛的病情严重,可以用10%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如果牛群中有超过20%的牛都有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整个牛群都需要治疗[3]。

6 结语

为了对牦牛巴氏杆菌病进行良好的治疗及预防,需要对饲养管理进行加强,最好有专人看管放牧牛群。另外防疫注射的工作也必须完成,一旦发现又发病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将对牛群的影响降到最小。

猜你喜欢

杀性氏杆菌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探析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