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癌药物的春天还远吗

2018-01-17栾兆琳

大众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抗癌药淋巴瘤新药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到现在为止,除了手术,癌症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药物控制。癌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拥有活下去的希望。因此,抗癌药物的销售一直保持着水涨船高的稳定态势。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可以看到,抗癌药物神一般地存在于肿瘤患者的余生当中。

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50余种,利用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获得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约有800多种,其中属于小分子的化学抗癌药物400种。这些抗癌新药将是人类未来20年~50年与癌症抗争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当前人类抗癌药物的最高水准。

最为常见的抗癌药物有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药、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由于基因重组技术于1973年的发明,带来了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的蓬勃发展,蛋白质抗癌药物的发展也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而进入了新的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181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达960万例,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中国都占到1/4左右。

中国庞大的癌症群体的治疗需求一直没能得到满足,抗癌药在中国的可及性和昂贵的费用这两大“拦路虎”使得很多癌症患者在求生的道路上只能“望药兴叹”。为此,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优先审评、简化进口药审批流程、药价谈判等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

2018,抗癌药物可及性的突破之年

今年可称为中国的免疫治疗元年。6月15日,国家食药监局(CFDA)宣布,O药(PD-1抗癌药Opdivo,中文名欧狄沃,俗称O药)成为我国批准注册的首个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紧接着,7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俗称K药的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在中国大陆上市。

获批在中国上市的O药即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此次在中国上市的O药的适应证为: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K药即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此次在中国上市的适应证是: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它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的针对这个患者群体的免疫治疗药物。

从全球范围内获批的适应证数量来看,K药是目前用于治疗晚期瘤种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它已在80多个国家获批使用,覆盖了9个瘤种的超过12个适应证,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宫颈癌、胃癌、B细胞淋巴瘤等。

免疫治療药物的上市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对很多患者来说,这意味着生的希望大大提高。

此外,今年的5月31号,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代ALK抑制剂赞可达(塞瑞替尼胶囊)也成功获批,在中国上市。塞瑞替尼适用于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失败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非小细胞肺癌。

中国肿瘤领域的原研创新药今年也有进展。今年的5月9日,正大天晴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福可维)获批。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在美国,2018年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达20余种,既有新药的上市也有原来药物扩大适应证上的使用,药物种类涉及内分泌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和生物制药及化学药物等几大门类。

其中不少新药对患者来说都是“重磅”的。如FDA批准了杨森公司的ZYTIGA,ZYTIGA可联合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转移高危性去势敏感型前列腺癌(CSPC)患者。这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阻止三个部位(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肿瘤)产生激素的前列腺癌药物。阿斯利康的Imfinzi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病情稳定的三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是首个批准用于此疾病以减少癌症进展风险的疗法。Imfinzi靶向PD-1/PD-L1通路,激活T细胞,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攻击。诺华公司作为BRAF V600E/K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疗法的Tafinlar(dabrafenib)与Mekinist(trametinib)的组合也被批准,FDA曾向这款组合疗法颁发了突破性疗法认定和优先审评资格。礼来公司的Verzenio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Verzenio(abemaciclib)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作为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疗法。安进公司的Blincyto扩大适应证的申请被批准,可用于治疗罹患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在缓解期依旧有微小残留病灶的儿童和成人患者。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重磅联合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加Yervoy(ipilimumab)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成为首款用于初治的中高危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联合免疫疗法。默沙东公司的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被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值得一提的是,Keytruda也是首个获批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抗PD-1药物。艾伯维公司和基因泰克公司的重磅药物Venclexta(venetoclax)与Rituxan(rituximab)联合使用,可治疗经治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小细胞性淋巴瘤患者。Rituxan则是一款针对CD20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这些药物的上市和应用使得全人类在抗癌之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我国肿瘤患者的福音:零关税+进医保

抗癌药物获批上市,使肿瘤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得药物,但并不能让患者摆脱困境。因为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的家庭来说,高昂的药品价格才是他们最无法解决的问题。

治疗癌症的费用到底要多少呢?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中,有这样一个表格:(此处表格1)

在降低抗癌药价格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

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也就是说,癌症患者常用的进口化疗药、靶向药、生物制药等全都涵盖在内。

关税降了之后呢,抗癌药的价格患者就能承受了吗?显然,关税只占药品价格的很小一部分,去掉关税,一般家庭还是很难负担。据媒体报道,零关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长期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乳腺癌、淋巴瘤患者无疑是最为兴奋的,他们正在使用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市面上目前都没有可替代的国产药,只能完全依赖进口。这两项药是进入第一批降税清单的药物。

但5%的免税政策,对于那些挣扎在生存和贫困里的患者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今年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

这17种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抗癌药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系统肿瘤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17种药物详细信息如下(此处表格2):

阿扎胞苷等17种抗癌药名单

我国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医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17种谈判抗癌药品中有10种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

患非小细胞肺癌的戴大爷需要使用的主要药物是一种口服靶向药物。这种药物在中国上市不久,对于治疗戴大爷的病症,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很贵,要全自费,费用一个月需要约5万元。戴大爷很幸运,这种药物在17中纳入医保的药物目录之列。戴大爷购买这个药,负担将大大减轻,每个月大约是1.5万元。

2018年,我国在抗癌药物上几个大的举措,给相当一部分腫瘤患者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可能。

国际抗癌新药研发态势如雨后春笋

随着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癌症有望逐渐成为一种可控的疾病。时至今日,有三分之二的癌症患者已成为5年存活者。现在,抗癌药物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各大药企也加大投入研发。

除了对抗癌药实施降价,纳入医保,我国还对加快抗癌药上市做出了一系列措施。CFDA公布的48种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药名单中有12种药为肿瘤领域相关的药品。这意味着这12种药中还没有进行申报或正在我国开展临床试验,经申请人研究认为不存在人种差异的,均可提交或补交境外取得的全部研究资料和不存在人种差异的支持性材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请,将按照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加快审评审批。可以预见,我国的患者将会以相对可以承受的价格被更多、更有效的抗癌新药所惠及。

纵观国际范围,以诺华为例,据媒体报道,诺华今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研发与投资者更新会议上,展示了其行业领先的研发管线资产,并且承诺在2019年~2022年,将提交不少于60个重要的新药监管申请,涵盖其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平台。诺华称,目前在美国、欧盟、日本已有26个潜在的重磅新药项目,这些项目已经通过了临床开发中的概念验证阶段,其中就包括若干抗癌药物。如抗体药物ofatumumab已获批治疗血液系统肿瘤。该药具有更快速的B细胞耗竭作用并保留免疫力的潜在有利安全特性,同时具有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给药的便利性。此外,诺华已推出了淋巴瘤和白血病CAR-T细胞疗法Kymriah。

在医药投资领域,药物“十年磨一剑”的状态是常态,但从诺华一家“管中窥豹”可以预见,国际上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发积极性有增无减。这种形式也影响到中国。国内各大制药行业纷纷敏锐地聚焦于抗癌新药的研发与仿制。如据媒体报道,苏州开拓药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抗乳腺癌和抗前列腺癌药物已经真正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顺利的话患者在2019年就能使用到效果好价格低的国产抗癌药物。另据媒体报道,扬州一家药企研发的抗癌新药ACC010可抑制所有固体肿瘤生长,计划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申报,2019年进入临床实验,2020年上市。

抗癌药物在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量会更加巨大,各种抗癌药物的种类和针对性也会向着有利于患者的方向不断发展。如果我国对于进口抗癌药物和研发抗癌药物的态度始终保持积极,加之国内药企开发期日渐进入“爆棚期”,辅以医保政策的惠及,相信抗癌药物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编辑 栾兆琳)

猜你喜欢

抗癌药淋巴瘤新药
新药让青蛙断腿重生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医保抗癌药“消失”,亟须对症下药
境外抗癌新药审批提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714个抗癌药药品降价
淋巴瘤为什么不叫“癌”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无误解无伤害关于淋巴瘤,我们只要正解!
谨防渗漏注射抗癌药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