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史的当代意义

2018-01-17陈钰茜

报刊荟萃(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权利义务近代史民族复兴

摘 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拥有较为惨痛的记忆,也具有不屈不挠的奮斗精神。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进行简述的同时,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探讨其意义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简要分析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原因、现象与影响;通过优化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了信息资料来多元化的认知历史结构;并借助多种材料的比较与总结,感受中国近代史中的经济复杂性与多元性。通过这类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并及时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近代史;民族复兴;权利义务;舆论监督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较为艰辛,而且过程较为曲折。在这一进程中,许多仁人志士投入到民族拯救与经济复兴的活动中,为后人打开了通往胜利的一扇门。因而,探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当前中国经济、文化进程的发展,极具重要意义。近代历史经济与地理常见的著作都在关注人类活动及其空间属性,与此同时还在不断关注近代这一联结今古的特殊时期。若缺乏近代这一特定时间,那么与传统的经济地理没有多大区别。

一、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近代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变化,也展现出了更多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多以本国视野进行探究,特别是在中国近代经济思维与全球经济思维方面进行的。而在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思想与西方经济思想有了一些较大的交锋,互有胜负,但很少将这些论述放到国际视野来观察、研究。笔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在经济思想方面,更应该从国际视野方面来探讨。在历史进程方面,中国经济思想的形态主要包括两种,即农耕文明与农耕经济思想文明。前者最大的特点在于起源是由多中心组成,并根据这些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形成。例如,四大文明一般是发源于大河形成的流域文明,这些农耕文明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沟通条件不具备,使得人们之间的交互往来较少。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黄河流域文明与尼罗河流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较少。因而,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是由多中心形成,具体将物质文明也包含进去。

伴随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得文明形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工商业经济思想文明,最大特征是呈现单中心的发展趋势。它首先在一个特定、具备完善条件的地方发生近代文明,然后推动这个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张。由欧洲大陆起源,然后向欧洲、美洲、亚洲等地,最后遍及全世界。这个文明区别于农耕文明,处于单中心状态,相互之间是可以交流的。因而,中国工商业文明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向周边发展的过程,并且随时处于相互学习、借鉴的阶段。经济思想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需要对中国近代史的工业文明的经济思想进行探讨,并以全球视角去分析,这样才有实际的作用与意义。

二、中国近代史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在中国过去的一段时间,地理环境的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经济条件。笔者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为例,在有关经济地理的篇幅中,专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只有14页。近代历史关于经济地理的著作一度缺乏,而一些冠以“近代历史经济地理”的著作,也仅仅是对近代经济空间的一些简单论述。在书中作者表示,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不仅需要古代的部分,也需要将近代的一些内容添加进来,才可以更加凸显内容的丰富。在近代,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图在空间、人类、时间等活动方面,需要架设一座桥。

鉴于中国近代历史的经济形势的变迁,是基于全球化视角下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在具体实际研究分析中,还应以国内外进出口贸易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推动经济变迁下的空间、时间属性,以及区域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之前,交通线是全国各地形成连接的最重要的渠道。在各地区,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是连接是通往行政中心的城市道路,重要性次于通往首都的道路。而在近代,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再加上各国贸易往来频繁,以及工业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使得沿海城市与全国区域物流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中国新式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也都以港口城市为起点,与城市中心道路相连接。目前,首都、各省会的中小交通体系,也都转化为省会中心的新格局。

在进一步来说,中国近代是经济深度卷入全球化的新时期,以此塑造了与传统经济地理不一样的新局面。约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经济历史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以先进的生产力在沿海地区得以形成,随后再以自身的发展形势向周边扩展,并与国外贸易的发展,驱动自身开始向腹地开始发展。因此,沿海沿江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随后辐射其他地区。该特点可以用“港口-腹地”表示,空间演进方式“由东向西”概括。因而,这种力量框架与独特的为切入点,成为该理论的主要关注点。由此可以发现,该关注点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近代经济的动向、差异与成因,以及沿海与内陆的关系,对这些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港口—腹地”空间模式,已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整个社会人文层面,可谓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关键。

三、结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较大,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积累产生负面的思想。进而让更多人士专注于商业,而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因素导致,也多数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导致。通过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与借鉴意义可以发现,国家在补齐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短板之后,还应加大对民间生活改善的力度,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只有对民生的改善,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才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总结中国近代史经济地理的变化机制与进程,总结出本文所要体现的一些观点:东中西地区经济差距难以改变,沿海沿江地区联系已经更加紧密,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基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知,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城市或区域的经济规划,必须建立在摸清近代和现代状况,弄清规律,以此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纪宁.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及其争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65-67.

[2]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0-50.

[3]尹媛萍.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书写[J].史学史研究,2016(1):6-10.

[4]兰彩英.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3).

作者简介:

陈钰茜,女,陕西蒲城人,现就职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权利义务近代史民族复兴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非银行网络支付业务法律关系分析
微信购物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辨析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
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1899~19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