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2018-01-17王爱忠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正义公平

王爱忠

【课标要求】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2.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3.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考点梳理】

1.什么是公平?

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2.为什么说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1)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2)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①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②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增加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更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什么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5.什么是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什么?

(1)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2)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正义?

(1)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

(3)正义则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

(4)正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社会必然土崩瓦解。

【中考预测】

公平正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关表述或新近发生的相关事例考查公平和正义的内涵、维护公平对于社会的作用、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制度的正义性和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正义、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

【真题解析】

例1.(2017·湖北黄石)2017年,承载过太多青春和梦想、见证过太多欢笑与泪水的高考走到恢复40周年的历史节点。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广大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

A积极维护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

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C满足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

D为公民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解析】高考制度的恢复,为公民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D项正确。A、B项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例2.(2017·内蒙古赤峰)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B有了这样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关爱

C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D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解析】我国建立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公平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这样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关爱;另外,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可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A、B、D项的说法均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正义的制度是为每个公民制定的。故选C。

例3.(2017·青海西宁)现在找工作比较难,但社会给我们创造的机会很多,不少单位公开招聘,应聘者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这说明( )

A参与竞争是获得劳动权利的唯一途径

B应聘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严峻

【解析】题干表述了社会为公民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的机会,只要个人能力强,就可以有用武之地,可见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获得劳动权利的途径有很多,不是唯一的;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D项表述错误,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故选C。endprint

【高效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近10年间基尼系数一直在0.4至0.5之间徘徊,表明贫富差距较大。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仇富心态”,认为“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有差距就是不公。上述观点( )

A.反映了崇尚公平,反对不公的公平意识

B.说明我国公民维护公平,伸张正义

C.没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含义

D.说明任何社会都存在不公平现象

2.截至2016年底,全国30个省市均已出台各自的户籍改革方案,且全部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对这一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消除身份歧视

B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C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D消除了城乡差别

3.《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 )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②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④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下列体现正义感的是( )

A不患寡而患不均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均贫富,等贵贱D人生而平等

5.浙江萧山网友2017年10月4日在网上问政平台投诉称:自己所在私企不按国家规定放假且不发加班工资。萧山人社局回复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立案,将按规定程序查处。你认为该网友的行为( )

①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正确认识到网络的双面性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6.下列有关十九大报告内容的表述,体现社会公平的有( )

①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②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③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④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7.国家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考试作弊行为,惩处方法以前是取消成绩或禁考,现在甚至有了入刑的相关规定。这警示广大学生( )

①替考行为是一种一般的违法行为 ②要维护社会公平,坚决抵制替考行为 ③替考是侵害其他考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④要诚实守信,不做违法违规等非正义行为的事情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之所以说公平这么重要是因为( )

①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②体现了人们对权利的尊重③能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④这个社会需要绝对的公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9材料一:2017年5月21日18时50分左右,在济南工业南路与奥体中路交叉口西南角,一名中年男子在拳打脚踢一名中年女子后,拿出短刀不断捅刺该女子。周围路过群众目睹男子的疯狂行为,不敢靠近。骑着摩托车路过此地的杨震和其朋友苏超,看到男子行凶后,立即下车上前阻止。行凶男子行为极尽疯狂,挥舞手中短刀威胁上前救助的杨震等人。杨震及时拨打了110和120,并协助舜华路派出所民警制止了这起恶性伤人事件。

材料二:杨震、苏超2人一身正气,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救助受害人,弘扬了正气,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递正能量,9月21日,济南高新区举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为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杨震、苏超以及“5.21”协警人员代表颁发证书和奖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材料一为例说明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材料二中济南高新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和社会各界对此事的高度赞誉说明了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参考答案

一、1.C 2.D 3.D 4.B 5.A 6.A 7.C 8.A

二、9.(1)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杨震、苏超见义勇为,并拨打110和120,协助舜华路派出所民警制止恶性伤人事件,这些都是正义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嫌疑人的暴力恐怖行为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是非正義行为。

(2)①正义行为,会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②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和规则,没有人可以例外。

(3)①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②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人给予声源和救助。③对我们未成年人来说,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④要明辨什么是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行为。⑤在行为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伸张正义。⑥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正义公平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道德愤怒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